首页 > 衍生同人 > 重生在嫁人前[八零] 青山春雨

63. 送锦旗

小说:

重生在嫁人前[八零]

作者:

青山春雨

分类:

衍生同人

“你说我让她们付租金、付利润分成有错吗?”林语晨气不过,见到张茉莉就把赵晓琳乱怼的事说给她听。

张茉莉叹了声:“女人,有时候就是盲目。比方我妈,我爸劝了好几天都还在生气,说我乱填志愿毁一生。又说我当武打演员就是唱戏的武生、丑角……哎,我只能躲了。”

“我说得是赵晓琳的事。”

“我说我家的事,不都是女人的事吗?”

林语晨瞪眼:“这怎么能是女人的事呢?若赵有归没有回灵江市,赵晓琳就不会一意孤行留在灵省读大学。若不是他,我又怎么会平白无故受这份气?”

张茉莉吸嗦着西瓜,哼哼唧唧:“你是在迁怒。这和赵有归有什么关系?赵晓琳自己做的选择,人生是她过,像我一样,我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不过,照你这么说,说人长短应该是李伶俐吧?”

“我猜是她。赵晓琳还把还回来的钱又借给李伶俐。你说她……傻不傻?”

“赌气,你们都在赌气。”张茉莉啃两口瓜,抹了抹嘴,“其实,同学间要利润分成确实说不过去,但是,她们不懂,这是一种维护对方尊严的方式。我爸说了,该算清楚的时候就要一清二楚,这样彼此才好做人。

我要利润分成,也是我爸教的。人性经不起考验。若是一直平白无故借钱给别人,次数一多,比方李伶俐吧,你看赵晓琳以后吃不吃亏。”

“也许这姑娘会说吃亏是福。”

张茉莉摇头,撇嘴说:“她又不笨。应该是脸皮薄,没好意思拒绝。不过,她喜欢赵有归?我还真没听说过这事。她个书呆子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你知道吗?”林语晨反问。

“嗐,我在帮你说话,你反过来质问我?什么意思啊!我不知道喜欢啊?喜欢不就是……不就是小人书里写的痴男怨女爱得死去活来,非得闹点矛盾,生点病,隔段时间再破镜重圆吗?比方你和赵晓琳!”

林语晨噎了好大口:“你少看点小人书吧。”转手把桌上问张茉莉借的小人书塞进抽屉。

张茉莉瞧着直接喷笑:“你就装吧!虚伪!”

“哎。等淳于芳卖掉味精,这茬就算过去了。”林语晨又问,“你和淳于芳合作的事怎么样?”

“资料搞下来,异地办事,那边还得处理点事情。不过,有我小婶在,你就放心吧。对了,我小婶也入股了。”

张茉莉嬉笑说,“你的这个想法提得真是时候。我小婶也在心痒痒,想赚点钱以后环游世界。正好送去淳于芳这股东风。将来淳于芳起势,说不定真像你说得一样,掌握灵江市未来十年的经济。厉害!高瞻远瞩!”

林语晨轻笑,琢磨说:“你们家这么搞,淳于芳不等于给你张家打工?”

张茉莉轻哼:“淳于芳也给你留两股。她不亏的话,你这辈子不愁吃喝。大师兄不说二师兄,没有点子、启动资金,她一个人想起来,不得多等四五六年?”

又翘起二郎腿,“你听说过港股市场吗?”

“……”林语晨没想到张茉莉的胃口这么大。从一开始出钱分利,到见机投资淳于芳,再到现在提出股市……竖起大拇指:“你哥是真被你比下去。”

“我爸说了,做生意最踏实是搞实业。虽然累、劳心,但是人活得有滋味。另一条路就是投资,以钱赚钱,往老得讲,借钱拿息啊,各行投资啊等,来钱快,但是,风险大。我不爱干实业,那有机会就投资。腰包有钱了,才能做我喜欢的事,对吧?”

“清醒!”林语晨佩服得不要不要。若前世张家没有灭门案,灵省该是张家的天下吧。

张家做事也是有情有义。茉莉、李丽珍都要投资淳于芳,却没有想着直接把公司改成自家人持有,或聘用淳于芳的方式,说明张家做事谨慎且有分寸。

“你提港股市场是什么意思?”

“我不是要演戏吗?迟早都要去那边。我婶说了,可以帮我借名开户,自己先稍许投资着,等学两年去那边不会没根没基。”张茉莉挑眉,凑近说,“我知道你的点子正,目光看得远。这有好事当然得带上你一份。但是,丑话说前头,这风险比投资淳于芳还高,全看命。”

“什么命啊。经济效益好、没坏账烂账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能差到哪里去?人家的年报仔细看,连小字注释都别放过。企业若在内地发展,街头巷尾看看人家的产品卖得好不好,若有大钱,直接上门访谈老板……资料第一手,行情不就来了吗?”

张茉莉听得一愣一愣,恍然说:“难怪我小婶让我通知你一声。她看人真是没看错。”

林语晨送她斜眼,一句话总结:“你调查再清楚,幕后超盘手想要买空抛售,在哪都会被割韭菜。”

前世,楚邵跌得最惨的风头就在期货市场。

林语晨想要帮他填补窟窿,不仅要借助外力,还得搞明白期货、股票的买卖。后来,她听朋友的建议,在合适的时机把楚邵买入的份额以亏损最小的情况卖出。

如今张茉莉提起这事,倒是个隐姓埋名赚钱的好方法。而机会不在港地,而是一年半后开盘的沪市!

林语晨思量着:“我想亲自拜访师娘李丽珍,一来谢她帮忙选中现在的专业,顺利被大学录取。二来关于淳于芳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来就是你说的港地开户的事。”

张茉莉举起手掌。林语晨含笑拍上去。

“啪”得一声好不响亮,两人异口同声:“合作愉快。”“最佳拍档!”

三天后,淳于芳接到货运到站的通知,来找林语晨。林语晨通知张茉莉,三人一起坐车前往灵江市。

这次,三人小团伙还是在坊河街摆摊,二十七箱味精,以4角一包的价格销售一空。余下一箱,淳于芳送给赵晓鹤五包、赵有归五包、林语晨五包、张茉莉家五包,以及茉莉小婶五包,余下都拿回家孝敬大伯家和爸妈。

尽管只是区区四角一包的味精,却显出淳于芳会做人做事的风格。

她不仅按承诺给张茉莉两成利,还试图给林语晨两成利。但是林语晨没要,却收到一双帆布鞋。

淳于芳:“当时,我买的时候就想给你也买一双。不过,那时候茉莉给你买东西,我又给你买,感觉像是故意讨好你。这次本就是你带着我才赚到钱。如今,你不收利润,总该收下这双鞋吧。我按你的尺码买的鞋子,比我小一码。”

“你这样说我还能拒绝吗?谢谢你,芳芳。”林语晨收下黑白色帆布鞋,笑说,“进大学,我也跑得快了。”

两人笑作一团。

张茉莉出面请李丽珍,林语晨出钱上灵江酒楼,带上淳于芳。

淳于芳也顺势搭上李丽珍的人脉,给她未来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帮助。

林语晨是借着谢师宴的名头,但是张校长是明白人,谢绝了她。

张校长对李丽珍说:若真是谢师宴倒也罢了,若是你们谈合作的事,那就是丽珍自己的事,我不方便参与这场饭局。

李丽珍笑话他:“一辈子谨小慎微,也就做个校长了。若不是我不好出面,又怎么会趁风口投资个大学生。”

灵江酒楼的包厢里,四个女人坐一张小圆桌,彼此互相认识一番。

李丽珍环顾三个大学生:张茉莉是自家人,最可信。侄女为人直爽大气,却不喜欢理事,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作为小婶,当然要拉一下自己人。

林语晨长得漂亮,难得是有一颗配得上这份美的头脑。并且,她只想潜伏而不是高调,属于闷声发大财的类型。

这就有几分像李丽珍自己,也是李丽珍想要提拔林语晨的原因。

与两人不同得是淳于芳,长得周正不说,甚至有点“小帅气”,而且初生牛犊不怕虎,既有她这年纪的果敢纯真,也是颇有时运的人。

做生意,运气很重要。淳于芳现在就是一把一点就燃的火焰,烧得好,可以用很长时间。

“来,我们干杯,祝我们芳芳同学事业顺利。”李丽珍举起杯子,“也祝大家学业有成。”

张茉莉顺势跟上。林语晨也看向淳于芳。淳于芳有点脸红,举起杯子说:“谢谢大家,我也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一起赚钱,一起致富,干杯!”

“干杯!”四个年龄不等,性格各异的女人达成合作。

这餐饭诞生灵省未来最有钱、最有名、最风流、最神秘的四个女人。

散席后,张茉莉和李丽珍走了。

淳于芳把装味精的袋子递给林语晨,轻声说:“这是送给赵警官。我知道他现在是局长,不能乱收东西。但这是我的感谢。大伯的事,还有我,甚至蓝姐姐在天有灵,都会欣慰吧。

只是,若我就这样送去,他应该不会收。所以,拜托你帮忙送给他。拜托……”

林语晨接过塑料袋,笑说:“你不如送他一面锦旗,就写:人民好公仆!他一定会很喜欢。”

“这样会不会太夸张?”淳于芳眨眼,还真动起送锦旗的心思,“你想逗他别拉上我。我感激他,可不敢得罪他。”

“……不都这样吗?他是警察,帮老百姓做事,你感激他,送他一面锦旗,就送市局里去。”林语晨还记着赵晓琳骂人的话,不都是赵有归带来的麻烦。

她就想让他尴尬到社死。

“不然,我帮你做锦旗,咱们一起送?”

“你……来真呀?”淳于芳扬眉,狠了狠心,“你别后悔。我来出锦旗的钱,可是找谁做呢?”

两人对一眼,整齐说:“华丽衣料店,何方明!”

何方明已经回家好几天,听说摊位试点的事,为此介绍亲戚去深地进货,得不少好名声。

这日,他正好在店里画冬季的服装款式图,见到林语晨和淳于芳,先惊后喜:“林大学生……淳于……”

“淳于芳!”淳于芳大方地笑说,一点不介意何方明没有记下自己的名字。因为,她知道在未来何方明、乃至灵江市都会记得自己。

“何叔,你叫我林语晨就好。别客气。我们来拜托你帮点小忙。”林语晨把来意说出。

何方明拍胸脯:“这是多高兴的事,放心。我保证给你做最好的锦旗。你们要送哪里啊?”

林语晨:“市局。”

何方明瞬间想起张茉莉那句:咱们在市局有人。

“哦哦,这样啊,放心吧。明天……明天上午来取,怎么样?”

“正好。我们也想明天送完旗子就回老家。”淳于芳点头。

何方明记下她们的要求,又问署名的单位、名字等。一听说署名是“晨芳(国际)贸易、淳于芳”,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样,还细细打量淳于芳一番。

随后,他客气地笑说两句,准备去店后的作坊寻红布、黄色的流苏、布料。

林语晨好奇他现在的规模,问了声:“何叔,方便我们去参观吗?”

“可以。”何方明想起火车上提防她的事,尴尬笑说,“林同学、淳于同学,你们别介意。这年头寻到点做生意的门道不容易。吃这口饭就得多加小心”

“我们明白。”林语晨知道他是想起火车上的事,环顾店里的服装,岔开话题,“现在挂得是入秋的衣服呢。”

“对,我们都是早一季节上货。现在,后面几台缝纫机已经在赶做入冬的呢大衣里料。”何方明请两人穿过店铺后的小门,过了一座小院子进一处门庭。

搭棚造起的平房里放着三台缝纫机,一张裁床,几名妇女在穿针引线缝制呢大衣。

“呢大衣原来是手工缝制啊?我一直以为是缝纫机踩出来呢。”淳于芳好奇说。

“呢布面料厚,缝纫机过不去。而且踩出来线脚不密。春夏秋装的薄款可以用缝纫机,但是冬装的呢大衣不行,里料还是会用缝纫机。你看这边,我从那边带回一批真丝面料,可以用缝纫机。大冬天啊,城里女性也能穿上漂亮裙子。”

淳于芳想象真丝裙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