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仿若一头狂怒的巨兽,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横冲直撞,肆意卷起漫天黄沙,天地间一片昏黄混沌。
城楼上,李世瑞身姿笔挺,宛如一座坚毅的雕塑。他的衣袍在狂风中烈烈作响,猎猎飞扬,却丝毫未能撼动他分毫。
他目光如炬,穿透层层风沙,紧锁着远处那连绵不绝、仿若黑色潮水般的北狄大营,浓眉紧紧拧在一起,似能夹死一只苍蝇,满脸尽是凝重之色。
“斥候来报,北狄可汗亲率10万大军,距此不过百里。”魏北辰声音低沉沙哑,仿佛被砂纸打磨过一般,在呼啸的风声中艰难地传至李世瑞耳中。
李世瑞是第一次直观战争,内心激荡不已。
就在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号角声,仿若来自九幽地狱的恶鬼咆哮,在这空旷的天地间回荡不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北狄大营中金旗招展,在狂风中肆意翻卷,宛如一条条舞动的金色蟒蛇。紧接着,一队骑兵如离弦之箭,朝着城墙方向疾驰而来。马蹄声如雷,踏破黄沙,滚滚而来,似要将这天地踏碎。
“来了!”魏北辰下意识地握紧手中佩剑,剑身与剑鞘摩擦,发出清脆的“锵锵”声。
李世瑞却神色镇定,他举起手中瞭望筒,仔细观察着那队骑兵的动向。
只见这队骑兵虽来势汹汹,但队形松散,毫无章法,马匹也都没有披挂厚重的铠甲,在沙地上肆意奔跑,扬起大片尘土。李思睿心中瞬间了然,这些骑兵显然是来探虚实的,并非真正的进攻力量。
果然,那队骑兵在距离城墙百丈处,突然整齐地转向。试图挑衅城墙上的守军。然而,城墙上的守军们在魏北辰的严令下,如同一座座沉默的雕像,不为所动,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见此情形,那队骑兵自觉无趣,又疾驰着返回了北狄大营。
北狄将军骑在一匹高大健硕的黑色战马上,威风凛凛地立于阵中。他身披厚重的铠甲,那铠甲在黯淡的日光下闪烁着冰冷且肃杀的寒光,仿佛无数双阴冷的眼睛。
将军那浓密的胡须随着呼吸微微颤动,一双铜铃般的眼睛满是傲慢与不屑,正死死盯着北疆防线。
“哼!这魏家军,不过如此!”北狄将军猛地一勒缰绳,战马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随后重重落下。他扯着嗓子大声叫嚷,声音尖锐又高亢,在狂风的助力下,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直直刺向北疆防线,“胆小如鼠,龟缩在城墙后,不敢露头!”
这话一出,北狄军队瞬间爆发出一阵肆无忌惮的狂笑。
士兵们相互推搡,脸上满是嘲讽,有的甚至笑弯了腰,手指着北疆防线,嘴里嘟囔着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
他们的笑声在空旷战场上回荡,无情地刺痛着北疆守军的心。
北疆边防线上,士兵们紧紧握着手中长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胸膛剧烈起伏,恨不得立刻冲下城墙,与嚣张的北狄人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军纪如山,他们只能强忍着怒火,双脚如钉在地上,坚守岗位。
魏北辰静静伫立在城墙上。他身着黑色披风,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
他面容冷峻,眼神深邃平静,恰似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不见丝毫波澜。
面对北狄将军的挑衅和敌军嘲笑,他不为所动,只是静静地凝视着远方敌军。
“放箭!”随着魏北辰一声令下,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站在烽火台上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伸手拿起身旁最新设计的三角槽箭簇。
这些箭簇在黯淡光线下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每一支都制作精良。
三角形箭头尖锐无比,仿佛能轻易穿透任何铠甲,箭杆上刻着精细纹路,那是工匠们精心设计,旨在让箭簇飞行更稳定,杀伤力更强。
士兵们熟练地将箭簇搭在弓弦上,眼神坚定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弓箭和远方敌人。他们深吸一口气,同时松开弓弦。
刹那间,无数支箭簇如同一道黑色的汹涌瀑布,向着北狄军队倾泻而去。
箭簇在空气中呼啸而过,发出尖锐声响,仿佛是死神的低语。它们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弧线,带着无尽力量和杀气,直奔北狄军队。
就在箭雨即将降临之际,北狄将军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意识到这箭雨的威力绝非寻常,连忙挥舞双手,大声嘶吼:“快!竖起挡箭牌!快!”声音因焦急而变得沙哑。
北狄士兵迅速将手中的巨大挡箭牌竖起,这些挡箭牌由厚实的木板制成,表面还镶嵌着一层金属,看起来坚不可摧。层层叠叠的挡箭牌瞬间在北狄军队前方竖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密不透风。
然而,他们低估了魏家军新型箭簇的威力。
箭簇如密雨般射向那些挡箭牌,发出密集的撞击声。
一开始,部分箭簇被挡箭牌弹开,在金属表面擦出一道道火花。
但更多的箭簇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直接刺穿了挡箭牌。那尖锐的三角槽箭头轻易地撕开木板和金属,如同热刀划开黄油。
穿透挡箭牌的箭簇势头未减,继续向前飞去,刺中了挡箭牌后面的敌人。
北狄士兵们发出阵阵惨叫,有的被射中喉咙,鲜血如喷泉般涌出,瞬间染红了黄沙;有的被射中胸膛,强大的冲击力将他们整个人向后击飞,重重摔在地上;还有的被射中腿部,痛苦地在地上翻滚,发出凄惨叫声。
原本整齐的北狄军队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相互践踏,场面一片狼藉。
北狄将军见状,脸色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他怒吼着,挥舞手中长刀,试图组织士兵们进行反击:“都给我稳住!不许后退!反击!反击!”然而,他的声音在混乱战场上显得如此微弱,根本无法阻止士兵们的恐慌。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箭雨吓破了胆,哪里还听得进他的指挥,只顾着四处奔逃,寻找安全之地。
“这是什么鬼东西!”北狄将军咬牙切齿地说道,“魏家军,你们等着,我定要让你们付出惨痛代价!”说罢,他狠狠地一勒缰绳,转身朝着后方逃去。在他的带领下,北狄军队如同一群受惊的鸟兽,纷纷逃离战场。
战场上,只剩下一片死寂。北疆士兵们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去的北狄军队,心中充满胜利的喜悦。他们挥舞着手中武器,大声欢呼,声音响彻云霄。
魏北辰看着这一幕,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北疆的危机远未解除,但至少,他们用行动向北狄人证明了,魏家军绝不是胆小怯战之辈,他们有勇气、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家园。
在这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中,新型的三角槽箭簇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它不仅给予了北狄军队沉重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鼓舞了北疆守军的士气。
北疆的这一仗,犹如一剂强效的强心针,瞬间注入陈朝的肌体,带来了极大的振奋与希望。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京城迅速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着北疆的战事。
与此同时,京城的皇宫之内,皇帝端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审视着下方的朝臣。
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压抑,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着。
一封来自北疆的信报,正静静地摆放在御案之上,这封信报,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朝臣们截然不同的观点与激烈的争论。
一些主战派的大臣,情绪激昂,义愤填膺。
他们纷纷出列,言辞恳切地向皇帝进谏,力主继续挥师北伐,乘胜追击,彻底击败北狄,以绝后患。
其中一位年轻的大臣,满脸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双手抱拳,高声说道:“陛下,北疆一战,我军士气大振,将士们皆奋勇争先,锐不可当。如今北狄新败,士气低落,正是我军一举荡平他们的绝佳时机。若此时不乘胜追击,待北狄缓过神来,卷土重来,我朝必将再次陷入战火之中,百姓又将饱受战乱之苦。恳请陛下下令,继续攻打北狄,扬我朝之军威,保我朝之太平!”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之上回荡,引得一些大臣纷纷点头赞同。
然而,另一部分大臣则持观望态度。
他们神色忧虑,眉头紧锁,认为此时贸然继续进攻,风险极大。一位年长的大臣,微微躬身,语气沉稳却又带着一丝担忧:“陛下,北疆之战虽胜,但我军亦有损耗。且北狄之地,广袤无垠,地形复杂,若深入其腹地,后勤补给恐难以为继。再者,北狄虽遭此败,但其根基未损,实力犹存。若我军贸然进攻,陷入持久战,恐对我朝不利。依老臣之见,不如先观察一段时间,待局势明朗,再做定夺。”他的话,也引起了不少大臣的共鸣,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皇帝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目光深邃而平静,让人难以捉摸其心中所想。他微微眯起眼睛,扫视着下方的朝臣,良久,都未发一言。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就在这一片静默之中,徐国公缓缓从朝臣之列中走出。
他身着一袭华丽的朝服,步履沉稳,每一步都踏出不疾不徐的节奏。只见他走到大殿中央,撩起衣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