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向黑衣僧人询问自保之计,希望能得到一条出路。
然而,黑衣僧人给朱棣指出的路只有四个字——起兵靖难。
“起兵靖难?”
明朝群臣看到这一幕,面面相觑。
这不是**吗?
朱棣看到这一幕,也吓得立刻跪在地上,惊慌失措地说:“父皇,儿臣……”
没想到,朱元璋并未第一时间责怪朱棣,反而显得很平静:“继续看。”
他很好奇,就凭朱棣手下的这点人,起兵靖难?
那岂不是飞蛾扑火?
朱棣这才松了口气,看向金榜画面,眼神也变得十分凝重。
画面中的他,已经走投无路,只能孤注一掷!
对于这位身着黑衣的和尚,难道他就是谋圣榜上的第七位人物?
就在这时,金色榜单的画面突然变化起来!
【谋圣榜第七!】
【姚广孝!】
【所属王朝:明!】
……
姚广孝!
大明朝的大臣们脸色齐变。
眼前这位谋圣榜第七的人就是他吗?
看起来,他似乎还是燕王朱棣的谋士!
而且,他还是一位佛教僧侣!
在金色榜单的画面中,尽管姚广孝极力劝说,朱棣仍然犹豫不决,毕竟他只有几千兵马,而朱允炆却掌握着百万大军。
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了!
但是,黑衣和尚坚决劝说朱棣起兵,并宣称天命在朱棣这边!
朱棣这才下定决心,决定奋力一搏!
他秘密拉拢官员,招募勇士,密谋起兵!
而黑衣和尚姚广孝,在燕王府的后院操练兵马,修炼地宫,铸造武器!
很快,朱棣被指控谋反,朱允炆下令逮捕他。
朱棣借此机会起兵,以清除君主身边的奸佞为由,正式发动靖难之役!
朱允炆派老将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讨朱棣!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不禁摇头,“耿炳文,进攻不足,防守有余,老四要赢,难于登天啊!”
然而,大明王朝名将众多,为何现在建文朝廷只剩下耿炳文一人?
其他人呢?
朱元璋心中疑惑,但也没多想。耿炳文经验丰富,虽不及徐达、蓝玉那样的顶级将领,但对付朱棣应该绰绰有余。
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他看不起的老四,竟然在真定府大败耿炳文!
听说耿炳文战败,朱允炆心急如焚,竟在前线更换了统帅,让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担任朝廷大军的主帅!
并且给他增加了五十万士兵!
“李景隆?李文忠的儿子?”
朱元璋愣住了,“这小子行吗?”
任命一个毫无战场经验的年轻人,去指挥五十万大军!
这个决定有多不可靠?
不过,就算这小子再无能,那五十万明朝军队也是实实在在的,兵力是老四的十几倍!
再说,李景隆怎么说也应该遗传了他父亲的一些能力吧?
结果,朱元璋再次失算了!
李景隆带领五十万大军**由姚广孝守卫的北平,却围城三个月,也无法攻破城池。
尽管李景隆无能,但他手下的明朝军队都是朝廷的精锐。都督瞿能率领敢死队成功突破了北平城墙!
破城就在眼前!
不料,李景隆担心瞿能抢了他的功劳,竟下令撤军,错过了攻城的良机!
而李景隆的愚蠢行为,也给朱棣足够的时间回师,与城内的姚广孝内外夹击李景隆!
李景隆大败!
他的大军一溃千里,他自己也连夜逃跑!
“废物!”
“蠢货!”
朱元璋愤怒了,对李景隆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然而朱允炆坚信,李景隆失败的原因在于权力不足,于是赐予他黄钺弓矢,让他率领六十万大军,再次对抗朱棣!
“大明王朝真的没有可用的将领了吗?”
朱元璋极为无语,朱允炆竟然如此重用这个废物李景隆。经过如此惨败,朱允炆难道还看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