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霸王! 杨氏良家子

第269章 请平交州疏

小说:

霸王!

作者:

杨氏良家子

分类:

悬疑推理

《孙子兵法》一本书,自古以来无数军事家、政治家研究了一遍一遍,从字里行间读出来的都是“慎战”两个字。

三军一举,兴师动众,就意味着劳民伤财,损耗无数。

这是因为,中原基本上把能占的菁华、富庶土地给占完了,四夷能占的都是穷山恶水之地,比如塞北荒漠,南方樟林。

要么是气候苦寒,要么多蚊虫疫病。

所以中原进攻他们得不偿失,反正中原手中有丝绸、瓷器等财富利器,保持和平就能把钱给赚回来。

哪需要兴师动众,去征讨一群苦哈哈?

但中原五千年,也并不是每个朝代对外作战都没有收益。

其中最显著的当属是大唐初期了,唐军初期作战,往往几千人就能带回来大量的奴婢、牛马,收其数万。

所以有唐一代,有最多的胡姬、新罗婢、菩萨蛮和昆仑奴等等。

职业府兵因为对外征战而收益极多,收获了大量的财富,民间亦因此而迅速繁华起来。贞观之治的文治武功,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功劳。

而大唐也正是因为如此,成为灭国最多的朝代。因为他灭国,真的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收益。不论是财富、男女,都被带回中原,各种奴隶盛极一时。

孙策无疑是传统的政治家,他一直不太愿意兴师动众去殖民、掠夺域外小国,如果域外小国愿意臣服和贡奉,他绝对乐的建立朝贡秩序,不会出兵将其覆灭。

这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江东农业发达,给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江东的澄锦、白瓷、丝绸、造船、陶器、篾器、玉器以及珍珠、玉石等都冠绝于当世。

有这些收割利器,江东只要铸币,就能用铜钱从域外换回来大量的金银玳瑁,美女武士,名刀骏马。

一个域外小国,甚至一个胡酋部落,要数年产出的牛羊和皮革,才能从孙策手里换走几十匹澄锦,几百套瓷器,或者几千匹普通的绢帛,从而改善他们的部落生存条件,让族内的孩子有鞋可穿,让一户家庭不至于一条裤子传承三代人,哥哥穿完了,弟弟穿,弟弟穿完了再给妹妹穿。

不要觉得这种情况很震惊,事实上哪怕天朝刚立国那一会儿,几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那还是工业化已经如火如荼绽放在这片土地上的时代,百姓初步解决了温饱。

而在当代,别说温饱了,百姓能有件衣服御寒,有一双鞋子可以穿上几年,不至于春夏秋冬都光着脚到处乱跑,那就是天子恩德,泽被天下了。

尤其那些深山里面的胡虏蛮夷,光着脚走路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孙策手里的工业产出,完全是收割他们的利器,哪需要兴师动众的去征讨他们?

但吕蒙这次对武陵蛮的战争,让他看到了一个新的气象。

毕竟中原不愿意战争,可不意味着其他异族不愿意到中原劫掠一场。

所以如果能在反击战中,犁庭扫穴,获得大量的财富,那对江东统治稳固,长治久安方面都是有极大裨益的。

吕蒙便向孙策介绍道:“如将军所言,如今荆南府库的确物资满积。除了从武陵蛮部落所收牛、羊等畜牧万余,最重要的便是各大族向军中市买战俘。”

“其中壮男十缗,壮女六缗,耕牛两缗,精于医术、冶炼、锻造等技艺的匠人四十缗。”

“荆南府库因此而充盈,得钱十六万缗。”

汉代耕牛常价在1800钱、2000钱之间,就算是最贵的时候也没有超过15000钱。

而壮男直接价格就在十缗,这已经是10000钱了!

说是哄抢,绝不为过。

十六万缗的收入,就算是对建康府库也能极大的充实一部份。

孙策问道:“卿以为此乃常态,还是荒年偶然?”

吕蒙立即回道:“我以为此将成为今后常态,设江南开水田一亩,风调雨顺,亩产可高达十余石,可值钱三百余。只需三十亩良田所产,一年就能得钱万余,可值一壮男之费。即便减去税赋和消耗,两年亦可盈利。”

“据我所知,如今荆扬之地皆地广人稀,一户有田数十亩乃寻常之事。而大户人家良田数百,司空见惯。”

“我以为大户缺佃农、客户将长期如此。”

孙策微微颔首,的确是如吕蒙所言。

态势他可能看不清,但这个数字孙策是有非常清晰的对比的。

按均田制,一户人家壮男、壮女还能分一百二十多亩良田呢。

封建士大夫所向往的就是一夫携五口而治田百亩的田园牧歌生活。

在均田制下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不立田制,田亩数量和每年新辟的荒田,都必然远超均田。

因而只要有充足的异族奴隶,江南的这些大豪族、大地主势必源源不断的开辟新田。

这让孙策不由得就想到了米帝的南北战争。

米帝南方也是地广人稀,所以大庄园主需要海量的奴隶开辟种植园。

如今的江南亦是如此,地势广袤,气候温和,就算有一些樟林,那也不是遍地都是。

大汉能在中原养六千万人,自己不要求那么多,在整个长江以南,从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养三千万人总不过分吧?

毕竟在大汉这四个州的人口就已经一千八百二十九万了,算上隐户必然超过两千万人。

自己大力开发江南,尤其全力开发苏湖一带的鱼米之乡,增长一千万人口并非难事。

哪怕再不济,人口恢复汉室时的两千万,也是不难的。

如今江东治下人口才堪堪五六百万,这意味着在各地都有大量的荒田可以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口恢复生产。

江东的这些豪族,甚至家里只有几百亩地的小地主和军功贵族,都将长期的需求军队征服蛮族。

孙策对吕蒙问道:“那卿此次出征消耗多少?”

吕蒙立即意气风发的说道:“此次臣出兵,只消耗粮草约万余石。此皆赖军队骁勇善战,不然岂季冬之月,天地严凝,臣可赍孤军十月之粮,入绝域重阻之地,横跳千里,连鼓数军,讨而复擒,归而复袭,一日三捷,震天声而凯旋?”

只消耗万余石粮草!

那即便算上其他车马、箭矢和牛马死伤,此战消耗也不过就数千缗,绝不会达到万缗。

毕竟军报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吕蒙此战没有征发徭役,仅三千余士卒带锱车千余辆,赍十月之粮,深入绝境,转战两千余里,然后终一战破敌。

这个收益足足有几十倍!

孙策当即大喜,说道:“善!善!卿果然不愧为孤之大将,有卿独辑甲兵,日讨军实,终当拔不臣之疆,斩贼虏之首,以悬建康!”

“卿所献美女,孤就赏赐给卿!再迁汝为讨逆将军,封安亭侯!孤意将此捷告谕建康,与卿同庆!”

大捷在当下并不稀奇,毕竟孙策打下这么大的疆域就是无数大胜的结果。

但像吕蒙这种,以寡击众,深入绝地,大破敌军,又收益近百倍的大捷,可谓是当世所罕有了。

建康百姓在热烈欢庆的氛围中,无不倾慕吕蒙之奇才,设使天下的每一场大胜都是如此,所消耗者少,而所收获者重,则何忧天下苦于兵役,穷兵黩武?

而在建康城中的文武豪杰,也纷纷受此战激励,上书给孙策言事。

有人盛赞此战之大捷,有人则因此而请建康继续发兵,以收四方之财。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上书的《上疏请选交州刺史》。

诸葛亮言:“昔帝舜南巡,卒於苍梧。秦置桂林、南海、象郡,然则四国之内属也,有自来矣。”

“赵佗起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官之南是也。汉武帝诛吕嘉,开九郡,设交趾刺史以镇监之。”

“其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chóng))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椎结徒跣,贯头左衽。长吏之设,虽有若无。”

“自斯以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