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得一枝春(科举)》全本免费阅读 ggd8.cc
“出来吃包子咧!”一大嗓门吼得赵惟明回神,赵蓁蓁欢呼一声就蹦出去了。赵惟明微微一笑,原主母亲以前是个明艳直爽型美人,这半年生活所迫,愣是嗓子亮得惊人。
“阿娘真好!蓁蓁最爱阿娘啦!”拿到自己最爱的肉包子,赵蓁蓁迅速亲一口自己娘,然后就开始像花蝴蝶一样围着上下飞舞。
赵惟明接过包子谢过原主娘,发现自己和妹妹的是肉包子,原主娘拿着菜包子,自然就掰下一半来,别别扭扭开口:“阿娘,你也吃这个。”
赵丫丫正埋头猛塞呢,听到这话自然推拒,但碍不过自己一双儿女期盼的眼,撕了各自小一半包子就吃起来。
事儿忙吃的快,赵丫丫用手抹抹嘴上的油,借着这个抬头打量起赵惟明,觉得这小孩儿有点怪怪的,但又说不出来哪里怪,明明一如既往的懂事。
但她时间安排紧密,虽然一上午就把豆腐卖完了,下午还得去城南采买灯笼桃符等一应物品,毕竟还有三天就过年了,这一点怪异很快就被她自己压下。
赵丫丫下午锁好房门出去了,赵惟明哄完妹妹睡觉后,继续到书房琢磨读书的事儿。
读书在这个时代属于一种职业规划,必须要考虑好这条路的前途以及方法。
前途方面,读书科举,能一路考到举人进士自然是好的,可那很难。自己天资一般,苦读能上个末流985。可这古代科举才是真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当举人进士甚至做官,天赋努力资源运气等缺一不可。赵惟明不敢做梦太过。
举人进士难,自己凭借着现代人的灵魂努努力,还是能够一够秀才的。说不定运气一好还能考个举人呢。
不过不能一直读,她不是古代人,没有考不上就一直考的心态。赵惟明大概计划了下,这镇上姑娘大概十七八结婚,再怎么样自己也要在二十二岁左右有份工作。考上童生秀才能开私塾教书,再不济也得努力当个账房先生,让原主娘有个依靠,也让原主妹妹能有底气。
同样,有了好老师才能事半功倍。身为平民教育资源匮乏,她必须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挑一个最好的。
原主去年开蒙,跟着镇上一个老童生。平心而论,这位夫子人挺不错,但教得不怎么样。原主作为一个普通乖小孩儿,也只能是跟着按部就班读。
赵惟明在记忆力搜刮了一圈,最终锁定了隔壁何家镇的赵秀才。
赵秀才也是从他们隔壁村出来的,勉强算的上个远房亲戚,算得上当地年轻有为的读书人。三十不到便考取了秀才,开了个私塾教书,价格公道,口碑也不错,教出来的孩子令他镇上的小孩儿都羡慕不已。
他在何家镇开的私塾,离这儿也不远:何家镇挨着玛瑙镇,说是镇,但县衙也坐落在那儿,自然更加繁华。每日都有两镇之间往来的牛车驴车,尽管过去要半个时辰左右,但在这古代也算交通方便了。
也就原主这样的小孩儿觉得路远,加上玩伴们都在这里,自然也就选择在李童生这里乖乖念书。至于谁教得好谁教的不好,不在八岁小朋友的考虑范围内。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对人生规划没有明确认识,她这个成年人却没办法混日子,要读书便应当全力以赴。赵惟明决定等开年后,就转到隔壁县赵秀才那里念书,争取完成自己考上秀才的目标。
赵惟明清点了下书房东西,四书五经皆有,开蒙读物也就《杂字》《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还有一本感觉是仿的《太公家教》写的《严公家教》。
便宜爹姓严,据说祖上出过前朝的大官,这本《严公家教》也被当成宝贝似的传下来,里面多数是些这位“严公”的诗作,还有些流行谚语。
原主也算是个爱看书的小孩,看得出来这些蒙学书都被他反复翻过读过,继承了他一些记忆的赵惟明倒是捡了个便宜。
不过原主爱看书的理由也挺好笑:他妹妹赵蓁蓁自小由他带着长大,小男孩儿装大人,经常拿着哥哥的身份教育妹妹。又经常被古灵精怪妹妹问了个哑口无言,只好趁没事儿的时候咬牙恶补,企图从书里得到一个万能答案,小小年纪可给妹妹灌输了不少大道理。
不过,要去赵秀才去念书,先得征得原主娘同意。
这个他倒是有信心:赵秀才学费确实要高一些,但原主娘本身也想把真正的赵惟明送过去,何况他也大概清楚赵家家境,支撑她去赵秀才那里读书应当不成问题。真的难的,应该是怎么让赵秀才同意。
赵秀才那里收的学生大半都是家里有心想走科举这条路的,想来收学生条件应该苛刻些。只学过普通开蒙读物的赵惟明不足以打动他。
虽说二人同宗,按之前原主娘的说法,说不定能直接入学,但若可以堂堂正正完成的事情何必走后门?何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