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第二人格[规则怪谈] 织朱

15.温暖的家(15)

小说:

第二人格[规则怪谈]

作者:

织朱

分类:

现代言情

规则一第4条——家的卫生需要成员共同维护,妈妈负责标记垃圾,你负责清理垃圾,爸爸负责倒垃圾。

规则一第5条——爸爸记性不好,如果他忘记倒垃圾,你需要提醒他。

她原以为,这两条规则代表的是家务活的分工,但这些天下来的事实证明,她一开始就想错了。

首先是规则冲突。

规则五第1条——你什么家务都可以不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你什么家务都可以不做。

这一点和妈妈的态度是完全吻合的,将其视为正确,就可以得出,我不清理垃圾也可以。

那和规则一第4条就冲突了。

其次是第一天晚上,自己说让爸爸去倒垃圾时,妈妈那讶异的一眼,和第二个早上妈妈和堆积垃圾不扔的女邻居争吵时,对爸爸喊出的那句“你还给人扔垃圾,你自己家的垃圾又扔过几回”。

这两次的表现足可证明,爸爸不倒垃圾也是可以的。

接着是在厨房发现的那张规则。

规则二第1条——冰箱里没有饼干,如果你看到了饼干,请立刻装入垃圾袋不要被任何人发现。

还有王阿姨的暗示——你可千万盯着他点,可别让他又吃上那见了鬼的饼干。那饼干吃着吃着,家就吃散了。

以及找上门来的“姑姑”和爸爸为了“姑姑”避开家人做各种小动作的行为。

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规则一提到的垃圾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垃圾,而是指代了什么。

最后回到规则一4这条规则。

妈妈负责标记垃圾,“我”负责清理垃圾。

一个标记,一个清理。

问题来了,妈妈什么时候标记了垃圾,而“我”又什么时候清理了垃圾呢?

事实上,清理工作明明都是妈妈在做,而“我”严格说起来,只是给垃圾袋扎了个口然后放到玄关。

除非……

规则二第1条规则的重点不在于“不要被任何人发现”这一段,而在于“请立刻装入垃圾袋,不要被任何人发现”。

重点在前半句,饼干是唯一一样被明确要求装入垃圾袋中的东西。

所以,饼干就是妈妈标记的垃圾。

把它从冰箱里清理出去,装进垃圾袋的“我”就确确实实成为了垃圾的清理人。

而这个垃圾,也确确实实只有把垃圾带进来的爸爸才能“倒”出去。

也就是,不能让爸爸吃“饼干”。

当然,这个“饼干”也不是锦冠藏在房间里的实物饼干,她藏起来的只能说是证物,而真正不能吃的“饼干”……

锦冠提笔,落在规则五第2条——你没有姑姑,如果有人自称是你姑姑,请不要跟她说话,并告诉爸爸。

红色的笔将“姑姑”二字单独圈出。

大门关上没多久,又被人从外面打开,沉重的脚步声进入客厅,停留在了沙发上。

锦冠看一眼时间,距离他出去,不过五分钟而已。

回来得这么快,证明她的计划目前还算顺利。

晚上十一点。

锦冠熄灯上床。

晚上十二点。

她咽下含在嘴里的辣椒,借由这阵清明,又往嘴里倒了更多的辣椒。

“……我们签过协议的,谁出轨谁净身出户,我怎么敢出轨,你要是再这样疑神疑鬼,日子真没法过了!”

“你真把我当傻子是不是,我是在给你机会,是为了这个家!”

“你要是有证据你就拿证据说话,不然别血口喷人!神经病!”

一阵压低的争吵声过后,爸爸甩上了卧室门。

锦冠立即下床,端上桌角那杯没有动过的水,悄无声息打开房门。

没有门板墙壁的阻隔,妈妈的哭声越发清晰,困意如同海浪拍打在锦冠身上。

若非她口中还含着大口辣椒,根本都走不到客厅,更别提还端着一杯水了。

客厅很昏暗,只开了一盏沙发旁的台灯。

小小一团光缩在捂脸哭泣的妈妈旁边,将她膝盖上日以继夜织成的围巾染上温暖又落寞的黄色光晕。

锦冠走到她身边,拿下她的手,让她握住水杯。

在妈妈僵硬的视线中,带着她的手来到嘴边,喂她喝下浓度极高很多盐粒无法溶解的盐水。

随着盐水灌下,妈妈半明半暗的脸上开始出现愕然,窘迫以及惊慌的神色,哭声停止。

锦冠浑身一松,在对方开口前抬起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她在妈妈耳边道:“不能被爸爸发现我现在还没有睡觉,妈妈先不要说话。”

规则一第6条——妈妈是最爱孩子的人,你可以对她提出要求,她都会满足你。

妈妈抿紧了嘴唇。

锦冠的手却环过妈妈的肩膀,在她后背轻轻拍了拍。

“我听到你们吵架了,妈妈。”

这几天,锦冠除了分析规则,补写作业,还在不断地剖析着“我”。

规则一第1条——家是避风的港湾而非禁锢的囚笼,请牢记这一点。

这一条规则看起来很空,很概念性,但仔细想来,它完整地贯穿了整个家庭关系,也让锦冠开始在意同为家庭成员的“我”对这个家的态度。

一开始在草稿纸中找到那两条“我”留下的信息,再加上规则上强调妈妈的严厉管控和爸爸的大方宽松,让锦冠以为“我”对妈妈的态度是抵触和排斥的,对爸爸则相对喜欢。

可实际并非如此。

妈妈的卧室床头放的合照是一家三口,另外还挂了和爸爸的婚纱照,而“我”的床头摆放的合照,却只是“我”和妈妈两个人。

那张和同学传递的纸条表露出来的也并不是腻烦妈妈的意思,试想如果“我”真的不在乎,为什么还是带着妈妈做的早饭去了学校?

即便口味上真的吃腻了,“我”也只是偷偷地给同学吃了,而不是直接拒绝妈妈或者丢掉。

“我”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对,但“我”也有在体谅妈妈的感受,认可妈妈的付出。

妈妈虽然管得严爱唠叨,说话也不好听,但她记得“我”的喜好,会满足“我”的要求,为“我”做到她能做到的一切。

她爱护“我”,保护“我”,培养“我”,甚至她比看起来和气的爸爸更尊重“我”。

爸爸的言行在弱化“我”,而妈妈的要求却在强化“我”。

只放妈妈和自己合照在床头的“我”看得很清楚。

“我”深知——

这个家是避风的港湾,而非禁锢的囚笼。

妈妈推推大半夜不睡的孩子,道:“夫妻吵架很正常的,你快回去睡觉。”

果然。

妈妈并不愿意主动揭开这层遮羞布,她没有下定决心。

本来这样下去也挺好的,锦冠作为玩家等到明天五点二十分就会离开,这个家里的破事不会再与她有什么关联。

前提是,没有出现那位邀请她去居委会的大妈。

最开始,锦冠以为对方出现的目的只是为了诱使自己说王阿姨的坏话,可越想越发现那几句话都不简单。

这个小区在评选B市最美小区称号,而最美小区评选除了小区风气,更事关家庭和睦程度,这个是家庭本身的和睦,跟是否有人挑拨无关。

“我”所在的家庭毫无疑问是不和睦的,而这一点……301不扔垃圾的女孩和303的王阿姨都一清二楚。

“举报邻居也是可以的,都是为了进步,为了咱小区的和谐与荣誉。”

居委会的话言犹在耳。

301和303都可以举报这个家,让居委会上门做工作。

而这个小区消除不和睦的办法简单粗暴,就是把不和谐因子赶走一了百了。

赶走。

锦冠不确定已经被暗示多次却“装聋作哑”的自己,会不会被划分到爸爸那边,她不能去赌诡异的是非观会倾向于自己。

她必须做出行动,力保自己属于“和谐”,让居委会无法对自己采取措施。

“妈妈。”锦冠看着无数次选择妥协的妈妈,轻声道,“明天下午回家一趟吧。”

同时,她也不能贸然地去揭露一切,万一妈妈忍气吞声的理由是还有感情,还是选择原谅,她会不会成为挑拨离间破坏家庭和谐的角色?

就算没有这个万一,自己的揭露激发了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谁又能预料这俩人当场爆发,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危机。

会不会大打出手,打架算不算破坏小区风气,如果这两个人都因此被赶出去,独自一人在家的自己下场如何……

锦冠垂眸,拍拍妈妈的背。

所以,她不能再给妈妈原谅的机会,也不能让妈妈与爸爸产生冲突。

要干净利落,不留余地,把不和谐的东西剔除。

只留下一个,和谐的家。

最后一个白天的早上,七点整。

锦冠在闹铃声中,艰难地坐了起来。

身体的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