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洛唯一回到自己的房间换衣服。她在箱子里特意装着签约时要穿的西装。出来没多久,辞临也从房间里出来。
洛唯一站在门口看见辞临,看他出来后带上房间的门,过来找她。
他的穿着让洛唯一多看了一会。
她第一次见辞临穿这么正式的西装。黑色的西装,量身定制的尺寸,他的个子高,身形挺拔,眉眼间带着一种英气,大衣外套搭在他的手臂上,眼瞳漆黑,眼底偏深邃。手腕上戴着一块黑色的腕表,表身偏薄走路时不时的被西装袖子盖住。
辞临走近她的时候见她在笑,问:“笑什么?”
洛唯一心里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说了:“看见好看的时,是会笑的。”
辞临反应过来自己被夸了,他问:“喜欢吗?”
洛唯一:“什么?”
辞临:“我的外表。”
洛唯一看了他了几秒,承认:“嗯。”
辞临:“行。”
无论是外表吸引还是更进一步的异性吸引,他希望他对洛唯一有这种吸引力。
离开酒店后,到一楼等车。等车时,洛唯一手插在口袋里,轻轻地垫脚。辞临问她:“冷吗?”
“不冷”,洛唯一:“有点紧张。”
辞临:“紧张什么?”
洛唯一:“要去签合同诶。”
辞临笑。
这事对辞临来说可能习以为常,但对洛唯一说这种感觉还挺奇妙的,像是第一次见世面,又像是终于不再是年纪小的身份,现在要去参加大人的正式场合。这种场合不是家里人带她去,不是师傅长辈带她去,是辞临带她去的,这种感受更不一样。
好像可以不那么有压力,好像可以用平常心去感受。
上了车后,司机先和辞临打了声招呼。
司机说的法语,辞临也回的法语。洛唯一意外的:“你会说法语吗?”
辞临:“会一点,和德国近,耳濡目染和朋友学了一些。”
洛唯一想了想:“那德语?”
辞临:“比法语好不少。”
洛唯一:“.…..”
洛唯一一直看着他,辞临:“怎么?”
洛唯一:“没什么,就是在想如果早点认识你就好了。”
辞临:“嗯?”
洛唯一:“我也不读大学了,和你出来创业。”
辞临问她:“认真的?”
洛唯一笑:“嗯。”
辞临握她的手放到自己的上衣口袋:“我比你想。”
车开到一栋商业楼前停下。下车后,辞临带洛唯一进了一楼大厅,刚进去就有几个穿着西装的男士迎上来。
大部分都是外国面孔,只有一个是中国人。如果洛唯一没猜错,这个应该是常和辞临打电话的那个人。
方晟林走过来,短暂地抱了辞临,松开他说:“好久不见,上学上的还顺利?老板?”
辞临:“还可以。”
方晟林问他:“开公司难还是考试卷难?”
辞临:“半夜起来和你开会最难。”
方晟林笑了几声,转头又看洛唯一:“你好,我叫方晟林,给他打工的。”
洛唯一:“你好,我是洛唯一。”
方晟林知道她,他在辞临的钱包里看过几次她的照片。
方晟林问她:“第一次来法国吗?”
洛唯一:“嗯,第一次来欧洲。”
“第一次来欧洲,他就带你来走商务”,方晟林:“不带你去转转?”
洛唯一说:“是我想跟来的,不打扰你们吧。”
方晟林笑:“不打扰,就是没见过像他这么招待人的。”
还想说什么,余光里看见从门外又走进来一批人,方晟林转了话头说:“人到了。我们回头聊。”
洛唯一:“嗯。”
从门外走进来七八个人,这七八个人就都是外国人了,但从外貌上洛唯一还看不出来他们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
他们穿着非常正式的商务装,男士占了大多数,个头都很高,有两名女士,其中一位是西装,另一位是职业风的裙装。
为首的商务人士走近后,方晟林先和他打了招呼。
辞临和这些人是第一次见,但是方晟林这段时间和他们谈商务已经见过很多次。方晟林向对方介绍辞临,同时也向辞临介绍对方。
洛唯一不知道德国的礼仪也是握手还是对方特意用了中国的礼仪,对方的老板Stefan在方晟林介绍后,先伸出了手。
辞临和他握手,寒暄。
在一楼简单交谈后,一行人一起上楼。
人数总共加起来有十四五个,坐电梯上楼,一趟电梯装不下这么多人,老板们先进。两个公司的老板和高层先进去了,洛唯一和其他人一样没往里进,她今天扮演的是助理的角色。她打算一会和身边的那两位女士一起进。
但辞临叫了她:“一起上去?”
辞临这么一说,洛唯一立马进了电梯。不耽误时间。
方晟林聊天时向对方提到辞临会讲德语的事,对方很意外,用德语试着和辞临打招呼。
辞临用德语回他,简单的发音但能听出来他说的很标准,对方说了更多的问题:“你在德国生活过吗?”
辞临:“我在柏林住过三年多。”
Stefan笑说:“这么巧,或许我们曾经出入过同一家餐厅。”
辞临笑:“有可能。”
到会议室门口,同样老板们先进,辞临和对方的老板分别坐在商务桌中心面对面的位置,便于交谈。
辞临坐下前就顾虑到了洛唯一,问她:“坐在我旁边?”
方晟林也给洛唯一示意。但洛唯一不好意思坐这么居中,说:“你坐在这里,我去坐边上。”
方晟林笑:“老板之前交代好的,你今天是他助理,你坐他边上。”
洛唯一回头,对上辞临的视线。
这样的场合下不适合太谦虚,耽误时间,洛唯一笑着对方晟林说了谢谢后,立刻坐下,把包里带的笔和本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不过转头发现大家拿的都是笔记本电脑,只有她一个拿着手写笔和本的“传统”秘书。
算了…就这样吧。
辞临没转头看她,但眉梢沾了些笑。
洛唯一很好奇在这么正式的商务谈判桌上,商务人士之间都是在聊什么。但是事实上今天也并不是正式的商业谈判。因为商业的细节他们此前已经谈好了,合同都已经发给对方的法务部门过过一遍。合同模版是辞临公司出的,对方对合同细节没有问题,这次的见面主要还是因为对方的老板Stefan想要见辞临一面。
所以话题由Stefan开场,他说:“之前就听说过你的名字,在创业圈很知名,尤其是在Hightech领域。”
虽然在座的两位最重要的老板以及大部分人都会讲德语,但是辞临还是把沟通的语言切换成了英语。因为他知道洛唯一这一趟和他来欧洲也是对签约场合感兴趣,她事业心重,想了解在这样的场合下大概的沟通感受和氛围,她想要能听懂他们在聊什么。
对方是带着诚意来的,辞临也简单介绍了自己过去创业的经历。除了自家公司的业务之外,他也是某企业家协会的重要成员。除此之外,辞临也做过功课,对方是上市公司,他看过他们的财报与新闻,大概了解他们的经营状态和现在的战略布局,主动询问了他们未来的业务发展规划,算是对合作伙伴的慰问。
Stefan说他们在原有业态的基础之上,也在朝着生物医药的方向发展。刚开拓了制药领域的新业务,但目前还在新药研发阶段,还没有进行临床验证和量产,按照目前的规划,还要3到5年的时间才会进入到量产的这一环节。
辞临现在的公司对此没有布局,但他说:“等到三五年之后你们量产新药上市时,或许我会对这个行业更了解。那时我们可以再坐下来聊一聊。”
在对方的好奇的眼神当中,辞临说:“我现在在读医科大学,大学一年级。”
对方对此更惊讶,询问辞临为什么还是个学生的原因。
辞临解释后,Stefan笑说辞临是他见过最不同的一位企业家,也希望能够不仅在生意上和他保持长期的联系,还能够在私人层面交个朋友。
他们聊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洛唯一全程坐在辞临右手边,她很仔细地在听。其实这个程度的英语已经算是真正的商务英语要求了。前段时间她每天在读TED,对她的口语和听力都起到了不少的帮助。
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她都能够听得懂,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是TED上没有涉及到过的一些专业词汇时,这部分听TED的帮助不大,要去听商务英语来补了。
桌上的水杯有专业的服务人员来倒,但洛唯一的水杯空了时,是辞临帮她倒的。对方也看出来了,会议桌上这位没讲过话的女士和辞临的关系不一般,此前他们拿到过参会的人员名单,知道她和辞临的关系,在辞临帮她倒水的时候,Stefan笑了一下,但是是人家的私事,Stefan很重视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并没有询问。
一个小时后,方晟林把合同从公文包里拿出来。
双方正式签署了商务合作合同。
合同签署完成之后,到了午饭时间,一行人一起去餐厅吃饭。
Stefan说他在法国有个庄园,带来的葡萄酒是庄园内自己生产的,邀请他们品尝。
洛唯一的座位在辞临右手边的位置,她一边吃饭,一边听他们的聊天。餐桌上每个人都喝了红葡萄酒,包括她。
以前和同事聚餐的时候,洛唯一也会喝一点酒。但辞临记得她的酒量一般,红葡萄酒尝过后,他知道度数不低,包厢的位置大,座位之间隔了些距离,辞临给洛唯一发信息,提醒她。
洛唯一没喝出来酒的浓度,酒的香味盖过了酒精的味道。等她看到辞临的消息时,已经感觉自己有点晕了。她赶紧不再碰酒杯,直到最后收尾时有人提杯,出于礼貌,杯子里面是不能有酒剩下的。她又把杯子里面的红酒都喝完了。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商务宴请散场。这场合作中辞临方是供应商,这场宴请除了那杯红葡萄酒之外他来买单。
散场后Stefan和辞临又聊过一阵,双方互换了名片,之后在餐厅的一楼分开。方晟林也过来和辞临打招呼,他要坐两个小时以后的飞机赶回德国,合同已经签了,他要回公司走后续的合同流程。
方晟林告诉洛唯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