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红楼贾政很正经 张白纸

20. 贺新春贾母失颜面

小说:

红楼贾政很正经

作者:

张白纸

分类:

古典言情

那日在贾母屋里发生的事情,贾政很快也知道了。他除了无奈也别无他法。

贾母是贾家目前辈分最高的,地位尊崇的老封君。如今又是重视孝道的时代,贾政不可能因为贾母说了什么话而去指责她。

况且,若要细究的话,贾母所说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不过是正常的询问几句罢了。

王夫人没有很在意那天发生的事,做媳妇这么多年,王夫人经见的也多了,她一时难过,很快也因为习惯而忘了这件事。

或是出于内疚,或是出于关怀,贾政觉得自己应当有所表示。

贾政日日从衙门回来都要带些女子喜欢的,爱用的小玩意给王夫人,让她很是意外。

进入腊月,王熙凤正与王夫人治办年事。

贾政刚走进屋子,王夫人见到贾政却先微微红了脸,怕贾政当着王熙凤的面给她什么东西,还要说着是特意带给她的。

王熙凤很会察言观色,她向贾政行过礼,就要走,临走时还笑着说“今日太太不方便,我明日再过来。”

“这个凤丫头!”王夫人用佯怒来掩饰尴尬。

贾政坐到王夫人身边,觉得她此时的神情有些好笑。

“冬日干燥,风又大,夫人每次洗干净手,在手上抹一层,滋润保湿。”贾政笑着递过来一罐手脂。

“这是京城这些日子最时兴的,那香兰阁门口因为这东西日日排了长队。你说他们给个手脂起名叫做香兰泣露,多雅致,难怪公子小姐们争抢着也要去买了。”贾政又说。

王夫人只是赧然接下了,没说什么。

年关将至,国公府的新年可想而知要多么气派。只是今年荣国府比起宁国府却低调很多。

“你们今年怎么少预备这么多东西?”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今日来王熙凤这边,商议新年祭祀宗祠的事情。她看了王熙凤备的单子,很是惊讶。

“老太太和太太能同意吗?”尤氏问王熙凤。

王熙凤笑了笑,说道“这正是太太与我商议过后才定下来的。”

“老太太呢?”尤氏又问。

“二老爷说让我放心办事,老太太那里由他去说。”王熙凤回道。

“二老爷也管家?”尤氏不知道贾政竟然还管内宅的事情。

王熙凤点点头。

“是不是今年庄子上···?”尤氏欲言又止,她知道荣府田庄发生的事,猜测他们今年收成有限,无奈减了排场,只是也不太可能因此不顾及面子。

王熙凤摇摇头,“那倒不是,只是老爷说圣上不喜大族人家太过奢侈。老爷投其所好,所以总是叮嘱我们府里不可铺张。”

王熙凤与尤氏关系亲密,她今日说的这么直白也是存了好心,想让东府那边也能收敛些。

尤氏听了,点点头,“若是圣上不喜,咱们也不可触了霉头。”她顿了顿,神情复杂,又说“只是你大哥哥他···”

话没说完,王熙凤自然知道内情。贾珍在东府说一不二,又是个荒唐爱享受的,他不可能愿意和荣府这边一样省俭的。

她拉住尤氏的手,安慰道“总之咱们做媳妇的虽然管家,也是为他们男人们做事。他们若不愿意,咱们何必去劝,反而惹得他们不高兴呢。”

尤氏无奈笑笑,也没再说什么。

王熙凤看向平儿,示意了一下。平儿就将一份名单递给尤氏,温声说道“这是正月里预备吃年酒请的客人,奶奶拿去看了,吩咐底下人拟单子时别重复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尤氏笑着对王熙凤说“前几日你大哥哥还说要让我来问你单子拟好了没有,只是事情太多,我给忘了。”

“林姑娘,扬州那边来信了!”紫鹃兴冲冲跑回屋子,到处找黛玉。

“姑娘在宝二爷那里呢!”雪雁说道。

此时,黛玉正在宝玉屋里,迎春探春也在,姐妹四个正在下棋。

因为王夫人那边正忙,他们也就不在那里添乱。

“姑娘,扬州来信了。”紫鹃走到黛玉身侧,把信递给了她。“方才太太派人叫我过去拿的,还说林家另送了年礼来呢。”

“果真是林姑父来的!我就说快过年了,姑父肯定要来信的。你快打开看看!”宝玉催促黛玉。

前几日黛玉就对宝玉说过,她都到京城快两个月了,怎么父亲还不来信。宝玉自是知道黛玉想家了。

黛玉欢欢喜喜地接过,逐字看罢,又是欢喜,又是伤心。

“是姑父身体不好吗?”探春看黛玉眼泛泪光,轻声问道。

黛玉先点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姐妹们知道她此时大约心情复杂,又喜又悲,就没有催促她,耐心等她平静下来。

“我还在家时,父亲身体就不太好,人也消瘦。只是他信上说自己身体强健许多了,我听了也高兴,却又不太相信。”黛玉轻声道。

“姑父既然特意说了,应当是身体有好转,你何必多疑呢?”宝玉安慰黛玉。

“父母总是担心子女,却又不想让子女为他们担心。这是人之常情。林姐姐切莫自苦,看开些罢。”探春也安慰道。

黛玉用帕子轻轻擦了眼泪,笑道“你们几个日日劝我,我也听进去了许多,只是今日父亲来信,我大约是激动过头了。”

“姑父信中还说什么了吗?”迎春不擅长安慰人,想着转移话题。

黛玉笑道“父亲还说,送年礼的下人们带了许多扬州的土产与玩意来。”

“那咱们快去看看,其中定有林姑父特意带给林妹妹,为她解思乡之情的东西!”宝玉想立刻去王夫人那里。

紫鹃笑着说“我刚从太太那里过来,那边忙得脚不沾地,人与年货占满了屋子。来来往往的都是有事要找太太与二奶奶的。二奶奶说让你们不要着急,等那边一一登记,分好了之后,再拿来给你们。”

宝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是我太心急了。”

“你只是遇到与林妹妹有关的事情就心急。”迎春难得也打趣宝玉。

宝黛二人都是微微红了脸。

“二姐姐往日最是少言,怎么今日也来逗我。”黛玉轻声说道,也是不好意思。

到了下午,王夫人那边就派人把林如海送来的年礼单子拿给贾母看了,又挑了一些贾母喜欢的一一看过。

王熙凤吩咐平儿带人,将送给公子小姐的土产玩意拿到黛玉屋子,让他们姐妹几个挑选。

姐妹们也都新奇扬州的小玩意,玩闹着每人挑选了几样喜欢的。

探春挑的尽是直而不朴,别有意趣的玩意,既有笔筒,笔架,还有茶杯瓷瓶之类的。

迎春挑了一副桂木做的围棋,还有一些手帕布匹。

宝玉没顾上挑选,他忙着听黛玉给他介绍扬州的风俗人情。

“妹妹,这也是吃的吗?怎么姑父送了好多吃的来?”宝玉拿起一包干菜,笑道。

黛玉笑着接过“你不认识,这是笋干与马蹄,这是咸肉。”

“我知道了,姑父给你送了食材过来,知道你想念腌笃鲜了。让你在京城也能吃到扬州味道。”贾家祖上是金陵的,因此一应饮食也是江南口味。

“只是姑父不知道咱们常有金陵老家送来的土产,也能吃到腌笃鲜。”宝玉笑道。

黛玉轻轻摇摇头,回道“我自幼体弱,有些东西即使爱吃也吃不下许多。在家里时,唯独周妈妈做的小菜让我喜欢,每次佐粥吃,我总是能多吃一些。”

“父亲心细,肯定早早就吩咐周妈妈亲自晒了咸肉与干菜,预备着送来京城给我。”说到这里,黛玉更是难掩对父亲的思念。

“好好的,怎么又哭了呢?”宝玉安慰道。

“宝玉你别着急,情绪哪是那么好控制的呢?林姐姐心里难过,随即就哭了,发泄出来,总比一直窝在心里的好。憋的久了,更要生病。”探春揽着黛玉,轻轻拍她脊背,轻声安慰着。

“宝二爷是男子,一时着急了。只是宝二爷,你没看到林姑娘连日来笑容也不少吗?”平儿掀了帘子走进来,笑着说。

平儿方才受王熙凤吩咐来这边送东西给黛玉和贾母,刚才又与鸳鸯聊了几句。临走时听到屋子里有些吵闹,就进来看看。

“可能是我不懂姑娘们的心思吧。”宝玉笑笑。

黛玉在探春的安慰下止住了眼泪,此时正调皮地看着宝玉。

“你们几个玩吧,我要回去接着忙了,太太与二奶奶那边,还不得空呢!”平儿笑着离去了。

腊月三十那天,贾母与府上有诰命的,都按品级穿朝服进宫朝贺。宴罢回来,就去宁府祭宗祠。

还像往年一样,宁府一应礼仪陈设都极尽奢华。贾家宗族人多,规矩也多。

等祭祀事完,众人都累得不行,只是习惯了,面上强撑着。

尤氏要留贾母用过酒席再走,被贾母婉拒了。

一行人又来到荣府贾母正房,这边也是焕然一新,只是比起宁府,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