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贾政心里的担忧先落了地。
醒来就有办法好转,哪怕落了病根,贾府这种人家,一应药材还是供得起的,日后也不多这么一个富贵闲人。现在能多保住一个有用的,就不会像日后那样人丁凋零。
贾政舒了口气,稳住心神,掀起帘子,又进了里屋。
此时,贾珠床前,王夫人为他擦汗,李纨拿了药碗一口口喂着他喝。还有王熙凤,贾珍夫人尤氏和一些女眷都在旁边与贾母说着吉祥话。
“我就说珠大哥是个福大命大的,这不,参汤喝了一会儿就醒来了。老太太这下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王熙凤轻晃着贾母手臂,笑着说道。
贾母只是笑着环住她,又说“你这个凤丫头啊!”食指还在王熙凤额头点了一下。
“是呢,太太平日里吃斋念佛,为珠大爷念的那些佛经,都应验了呢。”说这话的是周瑞媳妇,王夫人的陪房。
王夫人听到这话倒是轻笑了下,仍低声对贾珠说着话。
贾政又走到贾珠床前,见他虽醒过来,精神却不好,喝药也很为难。
贾政握住贾珠的手,略使劲攥了攥,看他吃力想起身,便抬手制止了他,对他说道“珠儿醒来了就好好养着,莫再想一点读书的事情。父亲知道你的志向,一切等你好起来了再商议。你想过没有,不顾性命的读书,你倒是一个人走了,留下妻儿,我和你母亲,还有祖母,要怎么办呢?”
贾珠听到此话,再也忍不住泪水,这是他第一次在父母和妻子面前流泪。“父亲,儿子知道了,之前,是儿子执念太深了。”贾珠说罢,摸索着握住李纨的手,满眼悔恨和酸涩。李纨也是悲喜交织,仍未从刚才的惊吓中回过神来。
看到这一番场景,贾政想到了常太医的话,只要醒过来了,便有救。只是这心结如何解,却不适合在今天继续谈。应当等贾珠身体健好了,再与他详谈一次。
“珠大哥哥醒来了要好好养病呢,探春以后日日来看大哥和嫂子,只能卧床养病,那些书可不许再看了!。”探春年纪虽小,但说的话却周到,看得出她与贾珠兄妹关系亲密,也实在知道贾珠生病的症结,还不忘提醒他。
“探丫头年纪小,还真会体贴人呢”王熙凤笑赞道。
“只是咱们这一大群人待在这里,又吵闹,珠大哥也不得清净。还是散了吧,再去老太太屋里热闹一会子,让珠大哥好生养着。”王熙凤说罢,贾母也赞同,就准备起身。一群人也都附和着,与王夫人,李纨,贾珠说了些宽慰的话,也都各自走了。
一会儿,屋内只有贾政夫妇,贾珠夫妇,探春和几个下人了。
贾政没有离开,但觉得自己待在这里也有些局促,他们母子也不放松,于是他牵了探春的手出来,与她一起坐到了外间榻上。
探春坐在贾政身旁,略显紧张。她虽有些饿,也不太敢拿了点心吃。贾政看她一副乖巧拘谨的样子,想必她素来与父亲接触不多,平日里也只是尊重着,想亲近又不敢太亲近。
探春是姨娘生的,从小在太太身边养着,具备了世家大族小姐的端庄气派。但对于这个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她虽则满是孺慕亲近之意,也有几分畏惧之情。
贾政想了想,书中写贾家的悲剧收场主要问题就在于后继无人,结交外官,以及浮华过甚,惹怒了皇帝。
那么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就成了现在的重要任务 。这些富贵人家的儿女们年纪都还小,现在好好管教,以后也会有很大改观。起码要让他们知道些人间疾苦,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想到此,贾政坚定了要掰正下一代的信念,就先从这些小的开始。
“探春可识得字?”贾政摸了下探春的小脑袋,温和问道。
“老爷,我平日里和姐妹们一起上学,也认了几个字。”探春乖巧回道。
贾政看探春说话有条有理,想必不只是认识几个字这么简单。先前的贾政那么重视长子的读书进展,对其他子女想必也有督促,最起码,也都早早开蒙。小探春看贾政这么喜欢读书人,肯定自己私下里也学了不少。
贾政鼓励道“虽然女儿家读书识字不能去考功名,但多读些书,学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是好的。”
探春点头回道“老爷说的是,女孩子也应该多读些书,学些道理。”
这边贾政又问了探春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才知道除了探春,还有迎春和惜春也养在王夫人跟前。她们三个住在王夫人院后的抱厦中。
迎春年纪比宝玉和探春大一些,自小没了母亲,王夫人就接了过来养。惜春年纪最小,亲身父亲又出家了,也就养在王夫人处,和两个姐姐一起长大。
王夫人的长女元春前两年进了宫做女官,还有一个亲生的小儿子宝玉却养在贾母那里。
这么想,王夫人体贴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孩子,不仅是当家夫人的责任使然,还有一种补偿的心理。她自己的三个孩子,一个大的,已经娶妻生子,一个进了宫,见不上几次,一个小的,自己也不能常常管教。
看来,王夫人对待小辈还是很关爱的。贾政对王夫人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夫妻一体,若能把王夫人的性格也稍微变变,让她不要对宝玉那么偏执管教,府里之后发生的一些悲剧也可以避免。
他又随便问了一些,探春都一一回答地很谨慎周全。父女俩这次说话的时间倒比以前所有时间加起来还要多了。
探春小口吃着贾政递给他的一块玫瑰枣泥糕,心里想,今天的老爷好像格外疼她呢。
父女俩正说着话,门帘一动,王夫人亲自出来了。
“夫人,珠儿怎么样了?”贾政见王夫人面容和缓,便开口问了。
“刚服了药,汤也用了些,现在睡下了,有珠儿媳妇和丫头婆子们在旁边伺候着。”王夫人坐在了贾政对面,拿了一盏茶,轻抿了一口。
“夫人今日受了惊吓,一悲一喜之间,怕精神也不济,不如先回院里歇着,等晚些了,咱们再来看珠儿。常太医方才与我说时,对珠儿的病情很有把握,夫人也放心吧。”
王夫人听了贾政的温言宽慰,心里也很受用。何况她本就不是言语泼辣的人,往日与贾政相处时也多是相敬如宾的。
她又想到大儿子性命总算是保住了,一时心内熨贴,面色也就更好几分。
“我倒不觉得太累,只是老爷要不先回院儿里或者书房,这里病气也重,也怕下人们只顾着里面,伺候不好老爷。”王夫人又劝贾政。
“也好,夫人,那我们就一起回院里,总之晚间还要过来的。我看探春也有些乏了,回去你们娘儿两个歇了中觉,保养精神才好。”贾政说完就起了身。
王夫人看探春确实强打精神,本也有回去歇一会儿的想法,便不再坚持。王夫人叫来探春的奶妈牵着探春,她跟在贾政旁边,也就一起回了院子。
一路上,二人又说了些李纨和贾兰的情况,随后各自歇了中觉。
这边书房里,贾政随便睡了一会儿,也没有睡熟,还是不禁想着贾府这些人和事。
如果要改变贾府这帮人的命运,那么首先要保证贾府后继有人,最起码有人在朝可以做些实事,让皇帝多些好感。
其次就是家风的问题。宁府那边他暂时管不上,大哥贾赦他还没见,书里说他也是个行事荒唐,只顾享受的。
那么就只能先从二房自己这边先试着看。今天只简单一看,就感觉荣府很是张扬,仆人们又多,个个都很有几分气派,都是拿钱养出来的。
只是荣府要有所变革的话,贾母怕是不会那么容易答应。享受了一辈子排场的老封君,不一定能想到繁华背后的隐患。
还有官场上的事情,自己虽只是工部员外郎,官职不高,但总有些为皇帝办事的机会,若能在这方面筹划,也是一大进展。
贾政思来想去,突然发现,荣国府这么多子弟,怎么竟然只剩他一个可以有所筹划的了?好像其他子弟在仕途上都没什么希望啊!要不说是人才凋零呢。
睡不下去了,他想着起来走走。
“老爷,今日的晚饭摆在哪里?”贾政的小厮书文见贾政醒了,脸色不太好,连忙上来服侍。
贾政还很不适应被这样伺候,便接过了小厮洗好的帕子,自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