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和了一整天,到傍晚时分,龙依依家里人住的几个房间基本上都已经收拾好。
睡觉不成问题。
这些人临走前,龙依依又送了他们些自己做的莲藕泡菜,这些菜没有放在厨房里面,而是一直放在自己的随身空间里。
因此这些菜都是干净的。
到了深夜,虽说心里已经有了种种预感,小鱼儿还没有死。
但龙依依始终是放心不下,一整夜都彻夜难眠。
晚上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是小鱼儿在向她求救的画面。
龙依依干脆点亮了油灯,凭着原主记忆中的印象,学起刺绣来。
她第一次接触这个,绣的并不好,但是却有了一件能够打发时间的事情,不至于让她闭上眼睛就是小鱼儿。
夜半子时。
谢清辞读完了今天的书,准备吹灭蜡烛的时候,无意中看了一眼龙依依的方向。
她的房间还亮起灯。
他皱皱眉,在他的印象里,龙依依一向睡的很早,怎么今日睡的这么晚?
前些日子在黄家,他住的离龙依依远,没太注意到她,今日回了自己家,他才知道龙依依这么晚竟然都没睡。
他拿着一本书,吹灭了桌上的蜡烛。
淡定走出门去。
半晌,思绪万千的龙依依听到了外面沉稳的脚步声和有节奏的敲门声。
不用抬头,光凭着脚步声,她也知道,这就是谢清辞。
龙依依抽抽鼻子,放下了手中的刺绣,不想被谢清辞发现自己如今这样子。
“谁啊?”
“我要睡了。”
“有事明日再说吧。”
谢清辞听着外面的声音,他知道,自己如果这时候离开,那龙依依说不定会吹了灯躺在床上睁眼到天亮。
他开口:“阿姐。”
“我在读书。”
“我房间里面的蜡烛燃尽了,我还没买新的,我来你的房间借个光亮行吗?”
龙依依下意识直接开口:“好。”
“那我进来了。”
“嗯。”
谢清辞询问过后,推开了门,只见龙依依穿着一身素白里衣坐在椅子上,手上是一条帕子。
她正在穿针引线。
谢清辞心里知道,自己阿姐在那次掉进河里以后,根本就没有刺过绣。
他心里有了谱。
知晓龙依依这般不同寻常的举动,外人看起来正常,其实她的心里还是对小鱼儿的事情耿耿于怀。
他没说话,只是坐到了龙依依的对面,翻开书,这本书他看了几遍,几乎上面的内容都已经了如指掌,就差倒背如流了。
但此刻为了陪着龙依依,他的眼睛落在白纸黑字上。
第一次,一个字一个字地耐心看去,认真琢磨每个字的含义。
他不出声,龙依依也慢慢地绣,两人彼此无话。
不知过了多久,谢清辞翻了一页书,轻抬起眼时,坐在他对面的龙依依已经睡熟了。
她的呼吸均匀,眼睫垂下一小片鸦羽般的阴影。
眼下的乌青色很重,一看便知道这是这些日子日日操劳的结果。
他叹了一口气,看着龙依依睡熟了,他放下书,拿去龙依依手中的刺绣。
一看这帕子,上面针脚散乱,完全不知她绣的是什么,甚至就连一个雏形,他都很难猜。
青红色。
鸳鸯?
还是……荷包?
颜色不对。
到底是什么,谢清辞也懒得去猜,他从小就知道,龙依依的绣活儿是整个龙水村最差的。
他们龙水村的传统就是女子出嫁,要自己给自己绣一套嫁衣。
谢清辞的唇角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她这样的绣活儿,日后出嫁可怎么拿的出手。
谢清辞将龙依依抱了起来,放到了床榻上,又帮她松开了束着的头发,盖好了被子。
这样一系列的动作下来,龙依依丝毫没有醒。
足以见的她到底有多困倦,多疲惫只是心里的坎儿过不去,她就睡不着。
谢清辞见龙依依睡得安稳,才吹了油灯,把门关好离开。
一连两三日,都是如此。
一本书都已经被谢清辞倒背如流,看到不想再看了。
终于,有人赶着马车,为谢清辞送来了厚厚的一马车旧书。
都是从京城张渡大人的府邸送过来的谢清辞赏了车夫些银子,便进了屋。
到了晚上,谢清辞照例敲响了龙依依的门。
这次他带的书更多。
时间久了,龙依依也感到很奇怪,甚至有时候不等天黑,谢清辞直接带着书坐到了他房间的椅子上。
面前的一本本旧书在椅子上一字排开。
“你这些时日都没有去镇上买蜡烛吗?
在她的印象里,谢清辞对于读书的十分重视,曾经龙家没有钱的时候,他就是在街上日日摆摊写信,也要去学堂上学。
笔墨纸砚更是能用则用到
实在是不能用为止除了她掉进河里的那段时间谢清辞的身边还真是和读书有关的东西一件都没少过。
谢清辞从书堆里面抬起眼看了龙依依一眼。
“去镇子上来回一趟要两个时辰为了蜡烛专程去一趟不值得。”
龙依依点点头
“老四那里应该还有蜡烛。”
谢清辞抬起眼看了一眼龙依依。
“老四睡得早他还在长身体。”
龙依依知道谢清辞误解了自己的意思。
“不是让你去和他一起读书而是让你从他那里拿点蜡烛。”
谢清辞摇摇头“老四还小夜里怕黑他那蜡烛也不多了。”
这个理由……
也行吧。
龙依依再想开口问问谢清辞为什么不去莫医女那里谢清辞反倒先发制人。
“阿姐就这么厌烦我。”
“想赶我走吗?”
龙依依立刻摇摇头拼了命地解释:“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谢清辞再次反问:“我们在一个房间里还能少用些油灯。”
“不是吗?”
“马上要到冬天了修葺加固宅院需要钱再准备些过冬的衣物和棉被也需要钱冬天我们不会有夏天那样的收入。”
“百姓们冬日里赚不到钱还要砍柴买柴来取暖更不会乱花钱。”
“今年收成不好又出了干旱战乱瘟疫洪水这些天灾冬天只会更难过。”
谢清辞抬了抬眼“所以我们也要更节省一些。”
龙依依没了话。
因为谢清辞说的确实不错。
百姓们穷苦了他们冬日里难过自己的店铺在冬日里也不会有生意。
现在已经是深秋离过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而自己之前屯的那些货已经在战乱中用的差不多了。
当时她特意准备了几十床的厚棉被褥到现在却只剩下现在用的这些。
同时她还得多置办些炭火。
龙依依皱皱眉找小鱼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到的但马上要到来的冬天确实实打实的。
她随身空间里面的食物也所剩无几了不够养活冬日离的这一大家子人。
龙依依突然提议道:“我们明天去一趟镇子上吧。”
谢清辞从书堆里面抬起头“买蜡烛?”
龙依依点
点头。
谢清辞语气平淡,但他内心里面其实是有些高兴的,能让龙依依找点事情做当然更好了。
免得每天胡思乱想。
“买些蜡烛,马上要过冬了,我们自家的粮食都吃的差不多了,我去买些回来准备过冬。
龙依依掰着手指头细数她要干的事儿。
“先去龙水村一趟,看看我们家的果树和我种的那些菜。
“把家里的野果子和菜收了,不够再去镇子上买。
谢清辞点点头。
“再买一些棉花,重新做几床棉被。
龙依依想了想,一拍手道:“对了,再买些炭火吧,你冬天读书,不能没有炭火。
她可是学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人,知道寒窗苦读的辛苦。
很多人手指关节被冻伤以后,以后手指关节都不好用了。
谢清辞靠着手中的笔杆子写的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还要靠这双手去科举考场上考取个功名下来。
这双手是如何都不能被冻伤的。
老四和老五的年纪也小,冬天不能冷到。
龙依依想了想,自己家中的柴也不太够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