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王妃心中只有君君臣臣 全玉碎瓦

26. 第 26 章

小说:

王妃心中只有君君臣臣

作者:

全玉碎瓦

分类:

穿越架空

许回微微一笑,“证据掌握得差不多了,我看可以奏请吕寺卿公审此案了,严大人以为呢?”

严评事热泪盈眶,感慨终于可以摆脱许回了,于是满口答应。

“好好好,我看早该如此了。快,许大人,咱们一起在卷宗上签字,我今日便呈交给吕大人。”

经过这些时日的反复提审,严评事也知道,金三娘多半是冤枉的。就凭她几次的供词都对得上,没有偏差,便可知她不曾说假话。真正有罪的人,供词前后错漏百出是常有的事。

既然这桩案子有冤情,尽快报上去,奏请公审,也是应当的。

他眼巴巴地瞧着许回在末尾写上了名字,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他长舒一口气,将卷宗一裹,走了。

呀,这案子终于同他没有关系了。

许回见人都走了,便对三鸽说:“劳烦你替我送一封信给齐王。”

原来,飞鸽查探多时,许回已经掌握了不少证据,打赢这场官司有了七成的把握。

只是,为了万无一失,少不得请齐王帮忙。

没两日,吕寺卿便挑了一个不用上朝的日子,于大理寺衙门公审此案。

金三娘、陶二郎、陶二郎妻、稳婆,这一干人等均被带上了公堂。

除此之外,还有一群不速之客。

施仁,他收到复审的消息,带着弟子在府衙前静坐。

吕寺卿坐在“执法持平”的匾额下边儿,刚问了两句,施仁便在外头吵闹不堪。

吕寺卿没有办法,不能将他们赶走,只好叫进来问话。

“施夫子,你可是有了什么高见吗?”

施仁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闻言冷哼一声,“此案分明已经有了决断,吕大人为何偏要复审?”

吕寺卿轻抚额头,这施仁分明是个邪魔外道,拿着一本《论语》,自诩圣人之徒,屡次干扰刑狱诉讼。

不知这桩案子怎么入了他的眼,整日过去闹事施压,将汴京府衙门搅扰得不成样子。

此案移交至大理寺的时候,吕寺卿还以为施仁将事情放下了。却没想到他竟穷追不舍,非得将这妇人置于死地不可。

吕寺卿心生退意,不如想个法子把这案子推去刑部?

“施夫子,你并非判官,不知晓此案的来龙去脉,且静听片刻,容我将案子审个水落石出。”

施仁听了吕寺卿的话,威胁道:“此女子,名声已毁,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倘若她果真清白,就该即刻以死明志,也好洗刷亡夫的耻辱。”

金三娘闻言眼泪潸潸,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什么过错也没有,却不能安生得活着呢?

她捏紧拳头,他们要她死,她偏不肯就这么轻易地寻短见!

吕寺卿倒吸一口凉气,“施仁,枉你整日将‘仁义’挂在嘴边。这可是一条人命,你怎能唆使旁人寻死呢?”

施仁浑不在意地说:“圣人有言在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既然不算君子,又如何能以君子之礼去对待呢?”

“她若死了,留一个孤儿在世上,怎么讨生活?”

“怎么会是孤儿呢?陶二郎还在世,幼子自然由他教养长大。”

吕寺卿说一句,施仁便有一句等着,两人你来我往地过招,吕寺卿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没办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吕寺卿要为案件负责,不能肆无忌惮。

今日被施仁打搅,眼瞅着是审不了了,吕寺卿只能宣布休庭,择日再审。

他面无表情地回办公衙门,一路上却在思量如何处理此案。

是采用“拖”字诀,拖到施仁不再关注此案;还是糊弄过去,把这个烫手山芋移交刑部呢?

至于向施仁低头,顺着他的心意冤枉金三娘,吕寺卿是决计不肯的。

一则,若是纵容施仁干预诉讼,养大了他的胃口,那这大理寺岂不是由他说了算?他这个大理寺卿也就颜面扫地,再也抬不起头了!

二则,自己犯不着为了两个不相干的人,承担失职的罪名。一旦处事不公,将来,这件案子被翻出来,他便晚节不保,身后名也有了污点。

不可不可!总该想个好法子才是。

就在吕寺卿一筹莫展之际,许回撞了进来。

她已经知道今日匆匆休庭的缘故了,她是来为吕寺卿排忧解难的。

一同寒暄过后,她说:“吕大人,施仁与此案无关,没有资格上堂,大人只消派遣差役将其赶走也就是了。”

吕寺卿紧锁眉头,哪里有这么简单?这施仁仿佛跟哪一位大相公有牵扯,岂能轻易得罪?

“不妥不妥。本官既然公审此案,怎么能不许百姓旁观呢?若是当真驱逐他,反而叫他拿住了错处,只怕要参我偏袒罪犯、执法不公。”

“他既不是官身,又无证据,不能风闻奏事,大人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有何惧?”

说的倒轻松,感情不是你惹一身骚!真就纳了闷了,这许回怎么对这桩案子这么上心?怎么着,收金三娘钱了?孤儿寡母的能有多少钱?

诶,吕寺卿计上心头,既然许回愿意蹚这趟浑水,何不将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