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三天四包

第二百七十四章:君侯真神了,能不能教教俺

小说: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作者:

三天四包

分类:

历史军事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全本免费阅读 ggd8.cc

“曹氏至今呐,其实走得不算顺畅,我自小时,因族中需要关系,家里将我过继给了大长秋,也就是我父曹腾。”

曹嵩也不卖关子,将心中想和张韩说的话,娓娓道来。

“打那时起,注定自我这一代往下,与士人皆背道而驰,我曹氏也由此背上阉宦之名。”

“唔……”曹嵩努起了嘴,仿佛深思起了那一段岁月,将话停在了这里。

片刻后,又重新道:“我估计,他们不是单纯的将我曹氏当做阉宦**来对待,而是更加看不起,因为是背弃了士人,投于宦官**,有失气节尊严,只为求荣而无自尊也。”

“到阿瞒举于雒阳,那时两党之间的仇怨,又已不可遏止,随时将发也,于是我有意脱离宦党,做了一件事。”

“五色棍?”张韩很聪敏的立刻想到了这一桩责规,那是年轻气盛的曹老板设立。

当时宵禁,有宦官仗权势,夜间出行,曹操恰好就逮住了当时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

曹操毫不留情,将之直接杖毙,可谓得罪了宦官**,甚至是这等生死之仇,名扬雒阳。

后来也或许是因为得罪权贵,方才发配顿丘为令,明面上是升任,其实是远离京都,反而为贬

谪也。

“不错,”曹嵩点了点头,白苍色而柔顺的胡须抖动,“此事乃有三故,其一是可获取名望,初入仕途,需名望传扬于世,方可得重用赏识。”

“其二乃是,划清界限,不可再被人认为宦官**。”

“其三才是……显阿瞒之才能、志向所在,五色棍设立之后,北部无有犯禁者,人人敬而远之,治安得全,有绩可查,方才有名扬四海之本。”

“况且,那时候的阿瞒,也的确是,血气方刚,不满宦官把持朝政,祸乱天下,令民不聊生。”

“嗯。”

这句话张韩认同,人都说曹操奸诈、不奉人性,而行天性,不会因黎民苍生涂炭而心中伤感。

但,那都是走了几十年人生路后的事了,早已习惯了戎马征战、勾心斗角。

二十岁的人,若是不嚣张跋扈、血气方刚,那还叫年轻人吗?

“那时候,费尽了三代人的底蕴人脉,方才抽身,实是不容易也,也怪朝堂时局混乱,利欲熏心,只为那些银钱金玉,致以天下民怨沸腾,为士人所不耻,又因党锢,与宦官的仇怨由此爆发。”

“我甚至怀疑,太平道、黄巾变故,均有士人引导之嫌,以民冲撞皇权,本就是他们的本事。”

张韩沉默以对,这种事过去太久了,本来就已无从可考,怎么能查出证据呢,没有证据的事,也只能在自家深院中聊一聊而已。

“当然,只是揣测而已,不足为外人道,”曹嵩面色一松,气氛逐渐缓和轻松了起来,他欣慰的看向张韩,又柔声道:“虽说,我们以此抽身宦官之列,但仍然未能得到士人的接纳,不少名流依旧将阿瞒看做阉宦之后,这对他的名声非常不好。”

“时至今日,各地诸侯混战,仍然会有人以此来攻击,已是常事也,许在多年之后,依然不会有改善,在老夫看来,或许以后再也不会有改观了。”

“当然,到了现在,也无需再顾忌这些人的所谓风评。”

“但此战,会一直持续,阿瞒看似要征战天下,可实际上他还有一仗不可避免,便是和这些士族之间的斗争。”

“这些,则需要子脩、伯常来改变了,或许你等终其一生,都要致力于此。”

“可是,若要取缔士族之权势根本,后可用科考之法,行举任官吏,天下贤才可用考举路途入仕,只要设立的科目合适,考察入微,就能任用,这样士人就不能太过掌控官员擢升,也能让寒门学子,可有以才学登青云的机会。”

“科考?”

曹嵩愣了愣,脑子里大致有了一个雏形,其实也就是让朝堂出试题,在各地选拔学子,考察其能力、品行、德育等科类。

如此安排,其实会与士族多年形成的盘根错节,、遮天大幕相冲,势必会遭到阻挠。

可一旦成功了,他们也就意味着落幕了,如此,方才是挣脱了数百年来士族儒生的束缚。

“伯常,你这个想法,在心中已有多久了?”

张韩坐在他面前,轻笑道:“翁翁,此事其实也不难想,我出自白身,以前是务农的,而且故地的名册上都找不到我的名字,那其实说我是贱籍也不为过。”

“但我本身有才能,知礼仪,通晓文史,凭什么要甘心做奴籍呢?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天下是以才能来定高低,以功绩来攒德望,我一定不会弱于那些出身名门的人。”

“我汉朝,到近百年来,最爱出的是什么?神童。”

“嘿嘿,”曹嵩听了这个词,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脸上皱纹绽开仿佛是花朵一般。

这些年还真是,各地的家族都喜欢造神童,动不动就出一个过目不忘,七岁识千字的孩童。

什么九岁知政,

八岁知史,更有甚者,假意传言此子出生时有灵芝入院,乃是天降之人。

此类事,无论是自己主动策划,还是那些想要拍马屁讨好的人刻意为之,出现得多了,其实也反而也就不怎么稀奇了。

张韩接着道:“我若是出身在士族家中,至少也能有一个‘早慧’之名,六七岁就可以出口成章、吟诗作赋。”

“嗯,伯常年少如此,恐怕才是真正的神童。”曹嵩点了点头,言语中略带夸赞。

“科考,其实就是把人入仕出登青云的苗头,从造势声名,重新拉回到自小苦学上,也不会再有这么多家族,致力于声名,他们本意是好的,察举孝廉而任官吏,其品行端正,才学有名,自小有人担保其人品,以后做官肯定也能为民**,可是当这考察、担保的路子出现了腐朽,那就未必是真名了,不过是花钱买来的虚名而已。”

“当初什么八骏、八厨、三休之人,如今又还有几何?”

“许都以建安之风为重,传的是求真务实,不搞那一套虚假的作风。”

“伯常说得好呀,光是凭借一句求真务实,就已让繁文缛节傍身的士人羞愧不已,他们定然是比不上你的。”

曹嵩更加赞赏,而且对张韩所说的这科考制,非常感兴趣。

“此制,你可曾与阿瞒说过?”

“当然不可能说,”张韩苦笑摆手,忙否认,并且有一种讨好的意味,道:“孙女婿也是今日和翁翁聊得兴起,随口一提罢了,这是长久之计,不能现在提出,不过我心中自然是会时刻为岳父谋求未来,翁翁所担心之事,我一直记挂着呢。”

“现在,北**敌未除,南方局势不定,西凉关外虎视眈眈,又有川蜀益州天府之众,尚且不能提及这等好高骛远之事。”

“嗯,嗯!”曹嵩眼睛明亮,再也止不住笑意。

他但知道张韩这孩子心底诚恳、老实,却没想到他暗中对阿瞒如此爱戴诚恳,竟然早已在心中谋划未来,还为他谋划了一张方略蓝图。

唉,我真的是老了。

最近听闻伯常在外常惹事,军中嚣张跋扈、不尊军令,对同僚也是仗势欺人,敛财无数,仿佛不知道收敛一般。

我还打算,今日好生呵斥一番,却没想到问出如此重要的心迹。

“伯常啊,此略你可以铭记于心,日后慢慢改变,待的局势逐渐稳固之后,方可告知阿瞒,此想,我会为你暂时瞒着的。”

“那就,多谢翁翁了,”张韩当即拱手,准备辞别。

没想到曹嵩十分赞赏而欣慰的看着他许久,又开口挽留,“伯常,今日不必回去了,就留在这里与我一同安睡,晚上尚且还有些许事,要继续听你之见。”

“唯。”

张韩没有拒绝,先行走出了房门后,吩咐婢女去给老太爷打洗脚水,他自己则是去柴房找了柴火、炭火来,在火盆里烧旺,扶着曹嵩去床榻上坐下,里面的赤婢已将床榻裹暖,等待在外的婢女来伺候他洗脚。

整个过程中,张韩没有表现出嫌隙,就好像是在照顾自己家的长辈一样。

张韩的确是好久没有如此照顾亲长了,这种感觉反倒是久违。

……

丞相府。

曹操还在处理公务,曹昂在一旁陪同,说起了张韩之事。

“伯常兄长今日忽得翁翁召见,是否是又有设计么事商量?”

“哼,”曹操眼皮都不抬的冷笑了一声,“能有什么商量的,老太爷留他在府邸一夜,以对待亲孙的态度,让众族人得见,随后那些状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