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殿下,我们何时造反 花筱桃

14. 第十四章

小说:

殿下,我们何时造反

作者:

花筱桃

分类:

现代言情

自顾尚且不暇,苏落便将话题引回了地图上,“殿下请细看交州地图,交州共五郡,其中玉林、苍梧、合新、顺安皆临海,其中顺安囊括了扬州全部的海岸线……”

“何为海岸线?”谢微尘用手肘支撑起身体,摊开了地图。

“交州以下为海,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称为海岸线,海岸线随潮汐波浪的变化前后移动,亦并非固定。殿下暂时不理解也没关系。”

让一个古人,靠干巴巴的地图了解现代地理知识实在是太为难他了,说再多都比不上谢微尘亲眼看一遭。

“好。”

“既然陛下不想让殿下活,正常情况,我们只有起兵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造反需要大量人口兵马。而战马、牲畜、兵卒加在一起每日盐耗巨大,海水却可以产出源源不断的盐,除了盐之外,海里还有各种鱼虾贝类,可以作为充饥的粮食。”

谢微尘的视线扫过交州以外那宽广无边的海洋,眼底目光汹涌,“以前有人用海水提炼过盐,孤尝过,又苦又涩。而且海中风浪巨大,天气瞬息骤变,舟船随时都有可能倾覆,出海捕鱼,九死一生。”

“我有办法,让盐只有咸味。木质小船只适合湖河,出海捕鱼得造大的楼船。”苏落非常庆幸大周是一个重陆轻海的国家,不然交州这好地方绝对轮不到她与谢微尘。

“何为楼船?”

“殿下可以理解为,将陛下的未央宫分层造在了海面上。”苏落解释道。

“孤明白了,可造巨船,需要大量的木材。”

“殿下不用担心,交州及其附近便有取之不尽的木材,交州被称为烟瘴之地,便是因为巨木繁多,只要除去巨木,烟瘴自散,没有烟瘴林下便是无数良田,而且交州气候暖热,降水丰富,非常适合蔬菜谷物的生长。”

谢微尘还在在心中描绘着分层的未央宫,对战事的天生敏感让他瞬间想到了楼船的其他用途,“楼船是不是可以用于战事?规模如此大,定能装下千人。”

“殿下聪慧至极。”跟着聪明人就是省心,“陆地上都是烽火台,且从交州攻入上京需要横穿荆州,荆州多山,地势复杂险要,强攻之下不仅费时间,还费兵卒。”

谢微尘骨节分明的手指划过地图,最终停留在了顺安,他接上了苏落的话,“所以我们的兵卒要乘船上行,穿过扬州快速直抵上京西南。”

苏落拿来荆州、扬州的地图,想拼接在顺安上方,却发现谢微尘的塌有些太小了,一瞬间她有点无助,所以火气蹭蹭几下就上来了。

天杀的狗皇帝,这么好亲儿子都舍得打成这个鬼样子。

她正不知如何是好,干站了半天的柏风默默拉着草席,将它铺在了谢微尘榻前。

苏落拼接好地图,起身抓了几个小巧的枣子,新鲜的枣子被存放了一整个冬天,已经是红彤彤的干枣了

她将干枣放在上京与扬州的交界处,“扬州境内我们也坐船,走地面太慢了。”

“大船吃水极深,扬州虽有河,但太过窄浅,这船如何坐?”谢微尘问道。

“所以这河得重新修,而且还得从顺安修起,绝对不能从上京开始修,修上京部分利好的是附近贵族,不是我们。”苏落答道。

谢微尘眼底幽暗,“如此大动干戈,只有举国之力能完成,所以必定需要孤的父皇下旨,而且不知要几年才能修完。”

“殿下聪慧,的确需要陛下下旨。但不用全部修完,十成里能修六成便可以了,这河只是让未来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个归处,有口饭吃罢了。”

谢微尘抬首定定地注视着苏落,苏落道:“殿下别看今日艳阳高照,春风暖人,过不了几天便又是风雪交加,地里这几天刚长的菜苗马上会被冻死,然后便是干春,旱夏,从北至南的蝗灾……”

苏落的话让谢微尘陷入了曾经的回忆。

那是昭和元年的深秋,连续两年的天灾,让大周绝大多数百姓被迫离开家乡,开始流散四地寻找生机,山中、水中,但凡能入口的皆被啃食一空,只要有人倒下,不用等到咽气,立刻会变成食物被哄抢一空,饿到绝境的人,甚至连土里的血迹都没放过。

那个时候,他断了一条腿,被关在囚车里,断骨之痛夜夜折磨着他。有天夜里,囚车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他勉强睁开眼,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正扒着囚车的木栏,小心翼翼地递进来半块发霉的饼。

“大哥哥吃点东西。”那是个孩子,瘦小的辨不出年纪。

吃食珍贵,他没接,拒绝了,但孩子依然坚持将饼给他吃,孩子的那句话他至今记得。

“他们说你是太子殿下,等陛下死了,殿下就能当皇帝,等殿下当了皇帝,我们就能有家,我想要家,所以殿下不能和我爹爹一样被饿死。”

那饼最后被他分为了两半,他与小孩各一半。发霉的饼味道很不好,苦涩酸腐,霉味冲鼻。

也是从那块饼开始,他对食物的要求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迫降低,因为押送他的兵卒被流民杀死下了锅,他也成了流民的一部分。

思绪回笼,谢微尘问道:“你有办法让陛下下旨?”

“有,陛下沉迷求仙长生,只要将这修河与迎仙下凡挂钩,此事定能成,而且事成之后,还要趁热打铁让陛下封殿下为王,封地为交州,我以前听过一句话“窃国者诸侯”,殿下既然当不了太子,那便退一步成为制霸一方的诸侯。”

谢微尘认真思量着,他道:“交州地广人稀,若强攻上京,至少需要数万人,兵丁从何处来?”

“今秋过后,大周境内的所有流民都是殿下的兵,人再聪明也是动物的一种,动物皆有本性。”说到此处苏落停顿片刻,组织着语言。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寻找生机。修河最多只能救下百万人,而剩下的千万人要靠他们自己遵循本性向殿下去救,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殿下做的足够好,说不定不用我们带兵攻入上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