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渣了忠犬后双双重生了 梧桐不争先

33. 北坊

小说:

渣了忠犬后双双重生了

作者:

梧桐不争先

分类:

穿越架空

老妪无奈地摇摇头,“年轻点的能跑出去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是我们这种老的病的,跑不动的。”

崔九堂扫视了一眼这间屋子,确实已残破不堪,墙壁上贴着斑驳的油纸,似乎在用微薄之力抵抗着缝隙里钻出的寒风。

才坐了这一会,他觉得更冷了,那小男孩从房间角落的炉灶上倒了一碗水,不情不愿端到崔九堂面前。

这人穿的这样齐整,还跑来他们这地方讨水喝,定然不安什么好心。

崔九堂双端过那碗热水,低头喝了一口,那水中透着一股莫名的味道,老人有些难为情开口,“家中只有这一口锅,无论是饭食还是水都是一口锅煮出来的,...”

那孩子冷哼了一声,“有得热水喝已经不错了,一碗热水得烧半根柴呢。”

崔九堂忙摇头,表示已经很知足了。

他抹抹唇,放下那个上了年头的旧瓷碗,继续问道,“咱们往日都做什么营生呢?”

那老妇人闻言眉头更紧了,叹了一口气。

“我无用,爬不起床,往日都靠我这孙子替城中那些掌柜的们跑跑腿,做点杂活,挣点活命钱罢了,现如今一挑柴火已经涨至百文,一升最便宜的粟米也要百文,这是要断了我们百姓的活路啊。”

崔九堂来辽州不过数日,并不知道这里的物价竟高到这种地步。

他之前在河西时也是当过家的,直到柴米油盐的价格。那时一斗米也才十文钱,即便是后来到了京城,也断然没有一斗粮食百文的道理,听了这老妪所言之后,他觉得这辽州并不仅仅是看上去那般简单。

走之前,他将自己身上所带的几两碎银尽数给了这祖孙二人,还把自己的斗篷也解了,披在那老人的身上。

回去的路上,正赶上家家户户做晚食,那些破旧的房子中陆陆续续有人迹出现,情况大多与这老妇人家一样,都是老人与妇女孩童,衣着破旧,形销骨立。

他站在那边看了一会,家家户户吃的东西都差不多,皆是用粟米煮成稀粥,一家人围着喝下去,那稀粥甚至能晃出人影来。

回了府上,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待到了用饭的时辰,他举起筷子,眼前浮现的却是今日在北坊的所见所闻,面前香气四溢的食物仿佛成了他的一道道罪状,让他愧疚的抬不起头。

天还未明,崔府厨房中便架起了一口大锅,几个厨娘卷起袖子,手持一把大铜勺,不住搅动着锅中浓稠的米粥。

===

今日已然是腊月二十八,正月初一便是叶老夫人的生辰。

昨日军营里给了假,让文瑜回府过年,白易之也做完了今年最后一笔买卖,在昨日回了辽州。

故而三人密谋,准备今日一齐去城中为叶老夫人挑选生辰礼。

三人逛了许久,最终择定了各自的礼物。

文瑜为祖母挑选了一件墨狐皮制成的斗篷,皮质宣美,泛着盈盈光泽。他沾沾自喜,对二人道,“有我珠玉在前,料你们再怎么挑选,也都难入祖母的眼。”

白易之轻笑,随即在对面的一家书肆内拿走了提前让掌柜预备好的一孤本佛经,文瑜登时便歇了气焰,说他作弊。

二人问文欢准备了什么,文欢神神秘秘一笑,只说是秘密,到了祖母生辰那日便可揭晓。

三人有说有笑,忽然间有个七八岁的男孩向着文欢冲了过来,她连忙伸手,将这孩子的身形稳住。

这个孩子正是当日崔九堂在北坊遇到的那个老妇人的孙子,他此刻鼻头通红,手指冻得好似胡萝卜一般,文欢将他扶起时碰到了他的手,黑瘦的小手好似冰块,冻的她一哆嗦。

还未等反应过来,那孩子已经吸着鼻涕,低着头从旁边跑掉了。

文瑜拉着文欢的胳膊,将她上下检查了一遍,见无事方才骂咧咧道。

“小兔崽子跑的倒快,不然老子削了你的耳朵。”

文欢拍了拍胸口,刚刚真的把她吓了一跳,她忽觉得腰间少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发现自己腰间的荷包不见了,连忙抓住兄长的胳膊,一脸焦急。

“兄长,荷包,荷包不见了。”

几人这才反应过来,刚刚那孩子“无意”地跌倒,应当就是顺走荷包的铺垫与掩饰。

文瑜想到刚刚那孩子确实可怜,这么冷的天,身上的棉衣都包了浆,袖口还有棉絮露出来,于是安慰妹妹,“少了多少钱,兄长补给你,那孩子也可怜,就当行善积德了。”

文欢一脸焦急,“里面有母亲给我求的平安牌。”

这木牌正是文欢当日在临河村被捡时候,身上所带的那块平安牌,对文欢来说意义重大。

文瑜一把将身上的斗篷甩给白易之,转身便朝着那孩子刚刚跑来的方向追了过去。

崔九堂今日带着人在北坊施粥,他读圣贤书多年,也知道这施粥不过只能解一时之急,无法彻底带领辽州百姓走出这种困境。

但他若是不做点什么,总觉得心不安,哪怕只是在外人看来沽名钓誉的施粥,也能让北坊的百姓们放开肚皮吃上一顿饱饭。

今日一大早,他便去了辽州李刺史的府上,刺史府金碧辉煌,门前的雀替都是檀木包金的,崔九堂一席浅绿色官袍,外披着一件银灰色鼠锦大氅,在刺史府门前站了半个多时辰。

接风宴时还极为热枕的管家此时一脸为难告诉他,刺史昨夜与人饮酒,此时还未醒,让他晚些时候再来。

他站了半个时辰,见刺史府依旧安安静静,于是转身回了北坊。

===

文瑜追着那孩子一路从东坊到了北坊,那孩子似乎对城中各巷道小路极为熟悉,像只小老鼠一般窜来窜去,若是追在后面的人不是文瑜,此时怕早已被甩脱。

那孩子看这么久都未甩开身后的人,心中似乎有些焦急,一不小心跑错了路,进了一条死胡同。

文瑜嘿嘿一笑,一步步逼近那孩子,男孩似乎很是害怕,靠着墙一步步向后退去。

正当文瑜一步步靠近,准备将这小男孩抓住的时候,这孩子面色中害怕的神色顿时散去,对着文瑜的脸洒了一把墙灰,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