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巴蜀散人

第188章 快消失的四川方言:醒事

小说: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作者:

巴蜀散人

分类:

古典言情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发音或表达。比如普通话“懂事”,地道四川方言会说“醒事”。尤其是孩子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成长阶段逐步懂事了,地道四川方言更要说成“醒事”。

本文的重点,就是“醒”在四川方言中一些特别的含义。

醒,普通话音xg,四川方言音x。其本意为酒醒。今普通话义主要释义如下:

1酒醉、麻醉或昏迷后恢复常态。2睡眠状态结束。3觉悟;清醒。4明显;明白。

醒:《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靑切,??音星。《说文》醉解也。

今四川方言中,“醒”字区别于普通话一些词义分述如下:

一、“醒”由明白义,引申为懂事。

醒的明白义,常见词汇是醒悟、点醒。醒悟一词好懂。点醒,释义为指点使明白,在古代文献也经常使用。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 “其初见一事只是一事,百件事是百件事,得夫子一点醒,百件事只是一件事。”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

《醒世恒言》卷二十八: “吴衙内道: ‘莫要应了昨晚的梦便好。’ 这句话却点醒了贺小姐。”

醒在四川方言中,由明白引申为懂事,可以单用,也可以组词为“醒事”来表示“懂事”,醒事即明白事理。视场景使用。

如:那娃娃长醒了,晓得主动帮家里做事了。

长醒,四川方言中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动物。用于人,指人为成长后懂事。用于动物,指长成熟,如“那只小鸡公还没长醒,都还没开叫。”开叫,为开始打鸣。

再如:娃娃大了,就慢慢醒事了嘛。封面图的那娃娃就多醒事,都晓得经佑生病的妈妈了。

否定形式为“没长醒”、“不醒事”。

如:那娃娃还没长醒,那么大了都不晓得帮到屋头做点事情。

或者:那娃娃不醒事,那么大了都不晓得帮到屋头做点事情。

刘俊民《新的旅程》:“我们家教不严,姑娘不醒事,今后请你们多关照。”

部分其他方言,“醒”或“醒事”也有懂事的意思。

如中原官话:《河南传统曲目汇编·三弦书 (第二集) 》:“您大年纪不醒事,妈妈呀,不会当家你强当家!”

再如晋语(山西忻州):有“五眉不醒”一词,形容人不懂事。例:那人五眉不醒, 不像个念过书的人。

其他方言暂时未一一查询。

“醒”释义为懂事的四川方言衍生词汇:灵醒、醒眼

灵醒 ,即聪明懂事。不灵醒,即糊涂。也说“醒眼”:眼睛灵光,会揣摩人意,亦即聪明懂事。二者为近义词,有细微区别,如下面例句2一般不能替换。

例句:

1、那娃儿灵醒(醒眼)得很,看到家里来客人了,就会主动招呼请坐,端茶倒水。

2、你这个老头儿,越活越不灵醒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