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缚、拴”,四川方言多用“绹”字来表达。
绹,普通话音táo,四川方言音同,本义是绳索。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
《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绹”字及注释
绹:《广韵》徒刀切,平豪定。幽部。
1绳索。《广雅·释器》“绹,索也”。《诗·幽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新唐书·食货志三》:“ 调巴、蜀、襄、汉麻枲竹筱为绹挽舟,以朽索腐材代薪,物无弃者。”明·宋濂《五洩山水志》:“第四潭咸不敢往,或以绹围腰系巨筏,俯崖而瞰。”
又古指栓系在牛马后部的绳索。《广雅释器》:“绹,緧也。”。緧,古同“鞧”,套车时拴在驾辕牲口屁股周围的皮带、帆布带等。
2纠绞。《尓雅·释言》:“绹,絞也”《玉篇·系部》:“绹,纠绞绳索也。”《天工开物·舟车》:凡舟中带篷索,以火麻秸绹绞。粗成径寸以外者,即系万钧不绝。
纠绞 :扭;拧。
“绹”字在南方部分方言中的词义
0官话 宽 柳州 1捆绑2拴(柳州)
1平话土话 拴:亚只牛绹住木根脚(把这头牛拴在树根)(南宁)
2湘语 宽 娄底 :绳索
3粤语 宽 东莞 :拴;绑
“綯”:湘语与客家话读音都是“táo”,都是表示用绳索捆绑或用绳索固定限制活动范围的意思。1、把罪犯綯起来(把罪犯用绳子捆绑);2、“綯牛”(将牵牛绳捆绑在不能移动的木桩上,牛只能在牛绳半径范围内活动,不易走失);3、引申义为因条件限制而不能自由自主活动,如:“只因父母年老多病无人照看,他只好綯在家里,不敢出远门做工。”节选自文章《方言多古语》(梅州日报2021年04月15日)
在四川方言中,“绹”主要主要做动词,词义为:拴、捆、绑,都具有明显的束缚义。也引申为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