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必须的啊!
说实话,作为一个四川人,随着这两年琢磨方言,我对于四川方言的传承情况,感到深深的忧虑。
作为一个方言爱好者,时不时发一些有关四川方言的文章。也时不时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四川方言的现状,就如网友给我留言:“家里小孩一代都说不来了,家里就我一个人说四川话!”。
每当看到这些留言,忧虑感就会加深。
昨晚,一个遂宁的孩子,像我请教四川方言的一些问题。
他目前在辽宁上大学。出门在外,外省同学偶尔要他说点四川方言,他不会说!
他说他从小就被要求说普通话,所以基本不会四川话了。
结果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说的是川普。普通话没学好,自己的母语方言也不会了。
他说他正重拾四川方言,顺便问了我几个四川方言词汇应该咋写的:反渐(渐一声)、咗哦、账案。
刚看到字的时候,我也是一脸茫然。然后只能一个一个的,问他每个词大概的意思。
结合他说的词义,我逐一推导。
反渐(渐一声),其实是“反正今天”。“今天”合音“尖”,“正”字说快了,失音。“反尖”就是“反正今天”,比如“反尖不上班”→“反正今天不上班”。
咗哦,其实是四川方言词汇“左还”,反正的意思,“还”字说快了含混了,或者他没听清。
账案,其实是【这年】的方言音,zè ngán,表示这阵。年,川西坝子发音??ián,某些时候声母也变舌面软颚鼻音ng(??),所以才会和“案”ngan音相似。
其实这几个都是非常简单的四川方言词汇。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还是个大学生,居然都不会。让我对方言的未来,产生了深深地忧虑。
让小孩不学四川话,只学普通话,这样真的好吗?
外地人的孩子不会四川话,这个还可以理解。这几年很多四川省内的城市,尤其是省会成都,本地的家长都不教孩子方言了,孩子也不会四川话,这样的现象却越来越常见。
笔者上小学上初中的时候,无论是在学校课后,还是在院子里面耍,小孩都是讲四川方言。甚至除了个别老师讲普通话,大多数老师都还讲的是方言。如果某个同学讲普通话,可能会被当作一个奇怪的怪物看待。至少,他是一个异类。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大城市里面的小学生之间讲话基本上全是一口普通话,会说方言的居然变成了少数;如果那个说方言或者方言口音很重的,还会被嘲笑,甚至被孤立。
有的学校要求在校必须说普通话,说方言还会被批评。另外很多学校的老师,家乡是外地人,自己本身就不会说四川话。
很多学校要求孩子说普通话,学校有意识无意识地推广普通话,再加上很多本地的家长只教孩子普通话,从而导致很多本土新生代放弃了四川方言,开始对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讲普通话。
那么就奇怪了,外语都能学,为啥就不能学习和使用自己的方言?
毕竟,长大成人以后用外语的人,是万里挑一,而很多人长大成人以后,就在家乡,更需要使用方言。
四川方言,其实是一种“入木三分”的有味道的方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轮打工大潮,四川人走遍全国也不改乡音,并没有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外交流,反而打出了“川妹子”等有特色烙印的名声。
他们可能是不会讲普通话,但是也可能是源于他们对故乡融入血液的深厚情感,源于他们对四川话的热爱,源于他们觉得说四川话最能恰当地阐述自己的心声,最具语言上的说服力,最风趣幽默。
很多四川方言,在普通话中难以找到类似的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一句“安逸得板、巴适得喊”,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心里的舒畅与满意。
一句“但屁不疼”,普通话的“不要紧”、“没关系”、“不重要”等,是无法表达那种对遇到的不顺和逆境极大的藐视和放下心理负担的决绝勇气的。
一句“你懂个铲铲”,那种轻蔑的含义,在普通话“你懂什么”是难以找到那种内涵的。
一些程度副词,黢黑、迅白、滂臭、溜酸、焦咸、嘿巴适、呡甜、冰欠等,普通话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词
凡此种种,四川方言中的浓浓的川味,包含的丰富的语义,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外省人理解不了,只有四川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滋味。很多时候,不说四川话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学四川话,只学普通话,其实是一个误区。
首先,幼儿完全可以不带口音地同时获得两种或以上母语。大量证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