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中,因寒冷而“发抖;颤抖”,用地道四川方言词汇来表达,就用“打摆子”来表达。
“摆子”,除了表示颤抖,过去在四川方言中也是“疟疾”的别称。因为疟疾发病的直观表现,就是发冷和不停的发抖。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五《今古方言大略》: “疟疾谓之愕子,至讳曰天上头,北人名发摆子; 畏恶特甚镇江曰发汗 病,扬州曰忤鸽子。”
《明珠缘》第五回: “浑身如炭炙的一般,少顷又发起战来,连床都摇得响,这病南方谓之疟疾,北边叫做摆子。”可见四川方言称疟疾为“摆子”,正是此病发作的形象概括。
清·尤侗《钧天乐》上本第十一出: “我乃吴兴地方守将,闻得流贼攻城, 吓得战战兢兢,如发摆子一般。”发抖是疟疾的主要特征。
傅崇矩 《成都通览·成都之迷信》: “各种迷信名目: ……短摆子。” “短摆子”谓疟疾初发之时加以拦截。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 音土语》: “疟疾曰摆子。”疟疾之所以叫 “摆子”,当因发病时颤抖而得名。
同理,“打摆子”也是四川方言中患疟疾的民间说法。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 “疟疾曰打摆子。”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得疟疾曰打摆子。”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言》: “打摆子,谓患疟疾也。”
民国二十三年《乐山县志》卷三《方舆志·方言》: “患疟疾曰打摆子。”
周芷颖《新成都》第四章第二节《语言》: “抱(菢)鸡婆打摆子——又仆又颤。”
关于“疟疾”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每年报告疟疾病例3000万,疟疾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