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汉末:家祖乡啬夫 半城流烟

第177章 张文远阵斩黄邵

小说:

汉末:家祖乡啬夫

作者:

半城流烟

分类:

综合其他

第177章张文远阵斩黄邵

就在张辽等人焦急等待的时候,却见吕布醉醺醺走了进来。

“温侯!”

张辽等人,看到吕布无碍全都大喜,急忙上前见礼。

吕布拍了拍张辽的肩膀,朗声笑道:“吾此前果真没有说错,袁公路请吾前去赴宴,的确是为了报恩。”

魏续闻言,不由大喜过望,急忙问道:“袁公路可是给了将军栖身之所?”

吕布此时脸色红润,挥了挥右臂,笑着说道:“袁公路命我为庐江太守,还借给我两千兵马。”

“以吾杀董卓之名望,若能取一郡之地,就可招兵买马,在这乱世之中立足矣。”

魏续等人,皆欣喜不已,唯有张辽眉头轻皱。

他开口说道:“据我所知,庐江乃扬州牧周琦治下,周车骑手握重兵,雄踞东南,就连袁公路都不敢轻易招惹。”

“彼任命将军为庐江太守,莫不是要与周车骑为敌?”

吕布再次拍了拍张辽肩膀,笑道:“文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周琦得扬州以来,将郡内诸郡太守尽皆更换,唯有庐江太守陆康家世显赫,不敢妄动。”

“周琦既没有更换庐江太守,也未曾额外在庐江驻军,想必与陆康之间必有龌龊。”

“我若攻取庐江,再做书与周车骑交好,彼必不会起兵攻我。”

“待吾兵精粮足以后,何惧天下英雄?”

张辽闻言,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却也说不上来。

他从未见过周琦,对之了解并不算多,只是听过对方名声。

如今可是古代,交通又不发达,张辽没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根本不知道庐江的真实情况。

因此骤然听吕布之言,也没有找出任何破绽。

不过很快,他就说道:“庐江北据淮水,陆康又担任庐江太守之职已久,人心归附,将军若想用四千兵马强行攻取,恐非易事。”

“吾观汝南境内流民遍地,料想袁公路手中粮草亦不多。若不能尽快攻下庐江,恐会平生事端。”

吕布闻言,酒也醒了几分,随后眉头紧皱。

他固然狂妄自大,骄横跋扈,可是在领兵方面却颇有天赋。

否则也不至于在汉末东征西讨,流窜各地,甚至一度让曹操无家可归,麾下只剩万余兵马,差点逼迫曹操直接北上投奔袁绍。

若非程昱力谏,让曹操重拾信心,恐怕汉末三分天下,就没有曹操什么事了。

如此骁勇善战之人,对于战争十分敏感,而且都是从实战中吸取来的教训,非常可怕。

如果手下都是以前的并州精锐,吕布自然没有丝毫畏惧。

可是现在,麾下只有数百精骑,那掳来的千余人,现在缺乏训练,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

让他们守城尚可,若想要攻城掠地,恐怕力有不逮。

至于袁术所借调的两千兵马,吕布却也不抱太大希望。

扪心自问,没有任何人,愿意将麾下精锐借给别人。

就算要借,借出去的肯定也是老弱病残,战斗力堪忧。

而且正如张辽说那般,当今饥荒四起,且孙坚又久攻襄阳不下,浪费了许多钱粮。

他可不相信,袁术能给自己调拨多少粮草。

吕布沉吟许久,随后问道:“文远可有良策教我?”

如今的张辽,跟谁吕布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也厌倦了这种生活,想要寻找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地方。

如果庐江真的未被周琦所掌握,将之攻取下来,或许也并非什么坏事。

念及于此,张辽当即正色道:“将在智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以如今状况,想要短时间内攻下庐江,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随后,张辽走到吕布身旁,附耳说了一通话。

吕布听到了张辽的计划,皱眉沉吟许久,最终还是咬牙说道:“吾调拨麾下五百精骑于汝,若能攻取庐江,必不忘文远之功。”

吕布能够这么做,几乎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压在了张辽身上。

五百精骑,已经算得上是吕布的全部家当了。

“唯!”

张辽心中略微感动,领命而去。

庐江郡,舒县。

舒县作为庐江郡治,却位于整个庐江的东南方,郡中兵马大多也集结于此。

以吕布麾下兵马,想要自北向南,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明显有些不现实。

这一日,刚刚训练完士卒,在家中饮酒的庐江郡都尉黄邵,却是得到了一个让他十分高兴的消息。

黄邵自担任庐江郡都尉以来,小日子可谓过得十分轻松惬意。

庐江郡因为安丰县的缘故,商业本就十分繁荣。

再加上庐江太守陆康施行仁政,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就连盗贼都几乎绝迹了。

周琦领扬州牧以后,又得到了庐江周氏的全力支持,庐江郡境内更是稳如泰山。

正是因为庐江郡太过安定,周琦甚至没有在此多派兵马。

仅仅凭借庐江本地征召的三郡军兵,完全能够应付境内所有事物。

事实上。

因为陆康治理较好的缘故,黄邵这个庐江郡都尉,很多时候除了操练士卒以外,基本都无事可做。

他出身不好,以前做黄巾的时候,每天也是提着脑袋过日子。

可是自从跟了周琦,先在安丰县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现在又被提拔为庐江郡都尉,手下还有三千兵马,可谓是位高权重,生活无比惬意。

哪怕他当初举兵造反的时候,都没想过自己居然能有今日。

因此,黄邵对于周琦非常感激。

他也知道自己的才能,其实并不足以担此高位,之所以得到重用,也是因为跟随周琦较早而已。

这份知遇之恩,黄邵始终记在心底,从来未曾忘却,每日在清闲之余,也想要做点事情,报答周琦厚恩。

扬州比起中原以及北方,最缺少的就是战马,想要发展骑兵非常困难。

若没有骑兵,在与北方诸侯正面交锋的过程中,可能就会落入下风。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几乎都是由北向南统一天下,由南向北却极少成功。

因为北方多战马,士卒彪悍,长于进攻。

南方多河流,很多时候偏于防守。

黄邵知道周琦志向不小,所以一直利用庐江商业发达的条件,四处购置战马。

只不过。

自从诸侯并起以来,战马更成了稀缺物资,价格一涨再涨,甚至很多时候有钱都买不到。

黄邵花了很多功夫,却也只购置了两三百匹战马,而且品相还都并不好。

未曾想,就在今日,黄邵居然得到了消息,温侯吕布寄人篱下,居然想要将自己麾下战马卖掉,好筹备钱粮,重整旗鼓。

至于负责卖马之张辽,虽有骑都尉之职,却也属于无名之辈,黄邵从未有所耳闻。

这个消息,顿时让黄邵兴奋起来,于是下令沿途城池大开方便之门,让张辽带着战马前来舒县。

黄邵高兴的说道:“明公正准备组建一支骑兵,只是苦于境内缺马。”

“如今吕布失势,只能依仗卖马筹备钱粮,却正是便宜了我。”

黄邵正兴奋间,忽然有人来报,言庐江郡守陆康前来。

黄邵急忙亲自出门相迎,两人寒暄已毕,陆康忽然问道:“吾闻将军欲从温侯那里购置战马,可有其事?”

黄邵笑道:“我正打算与郡守相商此事,未曾想使君居然主动前来。”

郡守执政,都尉掌兵。

黄邵想要买马,虽然属于军务,却需钱粮购置马匹,最后还是要陆康这位庐江郡守调拨钱粮。

陆康沉吟半晌,道:“车骑将军正打算组建骑兵,购置战马自然无妨。”

“然此事颇有蹊跷,还请将军谨慎一些。”

黄邵却是满脸疑惑的问道:“温侯卖马,合情合理,哪里蹊跷?”

陆康反问道:“吕奉先携董卓首级投靠袁术,对于汝南袁氏有大恩,若缺少钱粮,料想袁氏必会接济一番,此其一也。”

“不仅扬州缺马,豫州亦是如此。就算吕布真的想要卖马,亦可直接将战马卖给袁术,何必舍近求远,前来庐江卖马,此其二也。”

黄邵闻言,却是笑着摇头道:“袁术此人,虽出身名门,却心胸狭隘,刻薄寡恩。”

“反观吕布,出身北方边陲之地,缺少礼仪教化,先杀丁原,后杀董卓,唯利是图,小人行径也。”

“使君以为,此二人可能和谐同处一室?”

陆康略作沉吟,随后摇了摇头。

他知道黄邵所言不差,袁术、吕布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无论如何都搅和不到一起。

袁术骄傲,自恃出身目中无人。

吕布骄横,倚仗勇武无法无天。

这两人天生犯冲,相处必然不睦。

黄邵继续说道:“吾出身汝南,知此地虽然富庶,然自黄巾起义以来,早已尽显残破,至今尚未恢复。”

“袁术据汝南以来,不知休养生息,反而穷兵黩武,先讨董卓再伐荆州,境内钱粮必然不多。”

“数百战马价值不菲,袁术未必愿以高价购买。”

“吕布贪利忘义,知庐江富庶,又急缺战马,想要前来庐江卖马,亦是情理之中。”

陆康略作沉吟,觉得黄邵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却仍旧叮嘱道:“若是正常购置战马,郡中自然会有钱粮支持。”

“不过此笔交易非同小可,将军还请谨慎为之。”

黄邵口中答应,心里却有些不以为意。

这里可是庐江郡,若吕布自己前来,黄邵还要忌惮三分。

现在前来卖马者,只是藉藉无名的张辽,麾下也只有三五百人,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若黄邵愿意,甚至可以发兵剿灭张辽及其麾下,随后强夺战马。

不过庐江之所以繁荣,与这里较为公平的商业氛围脱不开关系。

如果黄邵这么干了,虽然会节省一大笔开支,却也会坏了庐江的名声,对于庐江郡未来的发展大大不利。

恐怕就连陆康都不会答应。

因此,黄邵心中刚刚产生这个想法,就很快将之掐灭了。

“将这些战马高价购置回来,以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愿意将战马运输到庐江来卖。”

就在黄邵满怀期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