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汉末:家祖乡啬夫 半城流烟

第164章 两袁相争,田丰出使

小说:

汉末:家祖乡啬夫

作者:

半城流烟

分类:

综合其他

第164章两袁相争,田丰出使

却说诸侯讨董,各怀心思,最终以失败告终。

时有冀州牧韩馥,因为豪杰多归心袁绍,心生忌惮,乃暗中短其军粮,欲使其众离散。

时有韩馥麾下将领麹义,起兵反叛,韩馥战而败之。

袁绍瞅准机会,暗中结交鞠义,与之结盟,欲迫韩馥让出冀州牧之位。

只不过,此时袁绍军粮还要韩馥供应,麾下兵马也不太多,处境非常窘迫。

袁绍麾下门客逢纪谓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鼻息,若不能占据一州之地,恐难以保全自身。”

袁绍虽有心夺取冀州,奈何兵少又缺乏粮草,难以与韩馥正面交锋,只能叹道:“冀州兵强,吾士饥乏,假如事有不逮,韩馥断吾粮草,麾下士卒必然尽散,吾恐无立足之地也。”

逢纪道:“韩馥,庸才也。”

“将军可暗中邀请公孙瓒共取冀州,韩馥畏惧公孙瓒威势,若知其举兵攻冀州,必然心中震骇。”

“彼时,将军再遣能言善辩之士,晓之道理,陈以祸福,韩馥为保全自身,必肯将冀州让于将军。”

袁绍闻言大喜,于是对逢纪大加亲善,委以重用。

袁绍写信给公孙瓒,邀其领兵攻打韩馥,两人平分冀州。

公孙瓒得信大喜,遂引兵而至,外托讨董卓而阴谋偷袭韩馥也,馥与战不利,心中惶恐。

袁绍乃遣外甥陈留高干,及韩馥所亲颍川辛评、荀谌等人,前去面见韩馥。

辛评谓韩馥曰:“公孙瓒将燕、代之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其锋不可当。”

“袁骠骑引军东向,其意未可测也。”

“窃以为,将军危矣!”

韩馥心生恐惧,问道:“如之奈何?”

荀谌曰:“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者,比之袁本初如何?”

韩馥闻言,摇头道:“吾不如也。”

荀谌再问:“君以为监危吐决,智勇过人,比之袁本初又如何?”

韩馥沉吟半晌,继而叹道:“吾不如也。”

荀谌三问:“君以为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者,比之袁本初如何?”

这一次,韩馥沉默了许久,最终颓然叹道:“吾亦不如也。”

荀谌三问,而韩馥三次回答,已经彻底击垮了韩馥的心理防线。

荀谌趁机劝道:“公孙瓒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挡。”

“袁本初乃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也。”

“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

“汝南袁氏,将军之旧主,又与袁本初乃是同盟。”

“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本初。袁本初得冀州,则公孙瓒不能与之相争,彼必厚待将军。”

“冀州落入亲交之手,使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

“愿将军勿疑!”

韩馥素来怯懦,被荀谌如此恐吓一番,就准备应下此事。

其麾下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闻言,皆来劝谏:“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于股掌之上。一旦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使君奈何欲以州与之!”

韩馥叹道:“吾本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因何阻拦?”

此前,韩馥麾下从事赵浮、程涣,将强弩万张屯孟津。闻韩馥欲让冀州于袁绍,皆领兵驰还。

赵浮等到,谓馥曰:“袁本初军无头粮,各已离散,虽有张杨、于扶罗新附,未肯为用,不足敌也。吾等请以兵拒之,旬日之间,其必土崩瓦解。”

“将军自当高枕无忧,何忧何惧!”

韩馥不听,遣子送印绶以让绍。

袁绍将至,韩馥麾下众从事知大势去矣,从事十人争弃馥而去,独耿武、闵纯杖刀领兵,欲杀袁绍。

奈何袁绍早有防备,反杀此二人。

袁绍既领冀州牧,承制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却不令其统帅兵马,也不给韩馥配置属官,韩馥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后悔不已。

时有广平名士沮授,文武兼备,初为韩馥麾下麾下别驾,后被表为骑都尉。

冀州兵马,对于沮授颇为信服。

沮授劝说韩馥莫要让出冀州,见韩馥不听,知其难成大事,遂辞官观望局势。

袁绍初得冀州,民心未附,甲士不曾归心,门客逢纪乃劝曰:“沮授此前虽阻止韩馥让冀州于将军,却终究乃冀州名士,冀州军民皆信服于彼。”

“将军初得冀州,外有公孙瓒领兵虎视眈眈,内有韩馥旧部惶恐不安。”

“将军若能重用沮授,韩馥旧部见彼亦能被将军重用,知将军胸襟宽广,必然心安,纷纷来投。”

“有沮授相助,亦可安冀州甲士之心,如此方能北拒公孙。”

袁绍深以为然,辟沮授为从事,随后虚心请教:“今董贼作乱,朝廷迁移,吾历世受朝廷恩宠,心中志向乃是竭尽全力,兴复汉室。”

“然齐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践非范蠡无以存国。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

沮授听到袁绍的这番话,心中既震惊又感动。

他没想到,自己曾经极力阻止袁绍入主冀州,对方非但没有秋后算账,反而以四世三公出身,将自己比喻为夷吾与范蠡。

仅仅如此器重与胸襟,就远远不是韩馥所能比拟。

沮授在心中暗暗想到:“袁将军既有匡扶社稷之心,还能如此礼贤下士,心胸宽广,吾当以死相报。”

或许正是因为今日的这番话,沮授才会在日后袁绍兵败,自己被俘以后,哪怕曹操再三礼遇,都不愿投降,反而想要逃回袁营,再为袁绍效力,最终事败身死吧。

他对着袁绍深深一拜,道:“将军弱冠登朝,播名海内;值此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董卓怀怖,济河而北,渤海稽首。”

“夫振一郡之卒,而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虽有黄巾猾乱于青州,黑山跋扈于冀州,却不足为惧也。将军举军东向,可定青州;还讨黑山,可灭张燕;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彼时,将军据黄河以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不臣,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比及数年,何愁大事不成?”

不得不说,沮授的确文武兼备,腹有良谋,算得上是袁绍麾下第一人,哪怕田丰都有所不及。

他与袁绍今日这番言论,甚至不逊色于《隆中对》。

沮授短短数言,已经为袁绍规划好了未来的战略方向,那就是先东讨黄巾以占据青州,随后剿灭黑山军以平定冀州内患,然后与公孙瓒争夺幽州,再收拢异族之心,占据并州。

如能拥有北方四州之地,再迎奉天子,还都雒阳,奉天子以讨不臣。

若果真如此,以北方富庶以及袁氏名望,再加上占据大义,天下或许真的无人能与袁绍争锋。

沮授今日这番话,也给袁绍雄踞北方四州,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

袁绍才开始也的确是按照这个战略行事,不过当他占据北方,实力开始膨胀以后,就有些飘了。

他先是未能听沮授之言,奉天子以讨不臣,反而让曹操捡漏,给了人妻曹崛起的机会。

后来又不听沮授谏言,执意与曹操决战,最终才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沮授,跟着袁绍却是可惜了。

此时的袁绍,还没有太过膨胀,再加上沮授言语间多有吹捧之意,其闻言当即大喜过望:“先生之言,亦吾意也!”

袁绍乃表沮授为监军,拜奋武将军。

沮授其实与程昱一样,并非很多人印象中的文士,反而始终都是统兵将领。

却说袁绍得到了沮授的效忠,果然如同逢纪所言那般,本来心思浮动的韩馥旧部,也都纷纷心安。

就连冀州原本的甲士,也因为沮授的出面,而迅速归降。

魏郡审配、巨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

袁绍以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及南阳逢纪、颍川荀谌皆为谋主,又有颜良、文丑等以为爪牙,声势大振。

逢纪暗中献计:“韩馥毕竟乃冀州旧主,若不早除,必成后患。”

袁绍闻言,却是迟疑道:“彼让冀州于我,贸然杀之,岂不失天下所望?”

逢纪笑道:“此事易也。”

却说河内朱汉,此前为韩馥所折辱,袁绍占据冀州以后,拜朱汉为都官从事。

有了逢纪暗中授意,再加上两人往日旧怨,朱汉乃擅自发兵围攻韩馥府邸。

朱汉拔刀冲入府内,韩馥仓惶逃到楼上,朱汉抓住了韩馥大儿子,使用棒槌打断其双腿。

韩馥惊恐不已。

袁绍却在此时出现,派兵捉拿朱汉,杀之,而后对于韩馥好生抚慰。

韩馥却心惊胆颤,知晓此前必然乃是袁绍暗中示意,否则朱汉岂敢贸然兴兵前来杀自己?

这次是自己长子双腿被打断,如果韩馥继续留在冀州,恐怕性命不保。

惊惧之下,韩馥当即向袁绍请辞,希望能够离开冀州。

袁绍闻言心中大喜,巴不得韩馥早点离开,却故意挽留道:“此次是我失误,错用小人,让文节受委屈了。文节尽管留在冀州,日后绝对没有人敢加害于你。”

韩馥却是不信,再三请辞,袁绍这才故作遗憾的同意。

却说韩馥逃离冀州,前去依附张邈。

袁绍又派遣使者拜见张邈,当着韩馥的面在张邈耳边轻声说着什么,还时不时转头看向韩馥。

韩馥坐立难安,以为两人是在密谋想要杀掉自己,以如厕为由离去,想到了昔日属下极力劝谏,莫要将冀州让于袁绍,自己却不听。

韩馥心中懊悔,泪如雨下,知袁绍名扬海内,诸侯都要给其薄面,天下已无自己容身之地,乃以书刀自杀于厕所之内。

韩馥既死,也就去掉了袁绍的一块心病。

却说公孙瓒得知袁绍占据冀州,当即派人前来,商议与袁绍平分冀州之事。

袁绍却矢口否认,而且陈兵北方,公孙瓒无奈,只得引兵退却,心中却是恨上了袁绍。

恰逢袁绍与袁术翻脸,表周昂为豫州刺史,公孙瓒当即派遣堂弟公孙越,率千余骑兵到袁术处相结盟好。

此时两袁相争,都想得到袁氏所有资源的支持。

故此,袁术得知袁绍欲染指豫州以后,当即勃然大怒,派遣公孙越相助孙坚攻打周昂。

未曾想,公孙越被流矢所中,死于乱军之中。

公孙瓒大怒,喝道:“余弟死,祸起于绍。”

公孙瓒遂出军屯磐河,准备报复袁绍。

时袁绍初得冀州,人心未定,不敢与公孙瓒争锋,为了消弭此次大祸,将自己此前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于公孙瓒从弟公孙范。

他将公孙范派往渤海,想要通过公孙范与公孙瓒结盟。

时青州黄巾寇勃海,众三十万,欲与黑山合。

公孙越抵达渤海以后,以勃海兵相助公孙瓒,攻打青、徐两州黄巾。

公孙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黄巾于东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半渡而击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人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

公孙瓒携大胜之势,进驻界桥,以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置诸郡县,打算与袁绍争夺北方霸主的地位。

不得不说,公孙瓒行事也的确足够果断,趁着袁绍立足未稳之际,就打算将其吞并。

时有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

刘备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备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见公孙瓒声势显赫,于是前去投靠。

公孙瓒使备与田楷讨青州黄巾,因功封其为平原县令,后与袁绍交战屡次建功,又封其为平原相。

平原县令与平原县虽只有一字之差,官职却相差极大,一个乃是县令,一个乃是平原国相,相当于一郡太守,秩比两千石。

刘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