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村高家
自从姚春香放话出去要招工后,来高家打听情况的人就没断过。
刘小翠最爱在人前显摆,这种事自然乐于出头,噼里啪啦跟人说个不停,
“娃她三婶绣花手艺可好了,以前还给城里的大户人家绣过屏风呢。
这不是想着大家伙,才想办个绣坊,教姑娘们绣绣花,学个手艺,将来也能赚钱给自己攒嫁妆。
咱们刚开始,不准备招太多人,十个就行,丝线布料啥的都由咱们绣坊出,工钱按件算。
做成一件算一件的工钱,工钱得看件大小,具体多少得等我小姑子跟城里的大绣坊商量。
不过咱们每个月一定会给结算工钱,绝对不会拖欠,这点肯定能保证。
想要来学的,每天吃了早饭就过来,中午就在绣坊吃饭休息半个时辰,下午干到太阳落山就能回去。
午饭咱们绣坊管,每个月还有四天假,家里有事啥的,你就趁着放假的时候办。
不是谁来都要的,得让娃她三婶挑,对,想让姑娘去的,就带进东边那间窑里先瞧一瞧........”
一听能学绣花还能赚钱,家里有姑娘的不由高兴万分,立刻回去喊人。
没姑娘的不乐意了,不就是绣花嘛,她们虽不会,但缝缝补补的手艺可是有的,怎么就不能学了?
李二他娘拉着大儿媳妇就去找林巧儿,进门就嚷嚷,
“三壮媳妇,你看看我们行不行?
我们也可想学绣花呢,只要你肯教,我们肯定好好学,绝对不偷懒。”
林巧儿没一口回绝,拉过李二他娘手看了看,递给她一根绣花针,让她去旁边绣架上绣一个圆出来。
李二他娘心想不就是缝个圆圈,这有啥难的。
哪知捏着那根比缝衣服针细的多的绣花针,她这手就有些不听使唤了,费了好大劲儿,缝出来的圆一点也不圆,歪七扭八,活似一滩烂泥。
众人不由都笑了起来,林巧儿也笑,轻声细语跟李二他娘解释道:
“婶子,这绣花不比咱们缝衣服,只要针脚匀称缝的结实就行,得用细细的线,细细的针,一点点绣,才能绣出来好看的花花草草。
你捏的这根针还不是最细的,最细的我估计你都捏不住。
你干活出力太多,手指关节都有些变形了,做不了太精细的活儿了。”
李二他娘见林巧儿态度亲和,耐心解释,之前被大家笑话的那点子羞恼便不在意了,高声冲众人道:
“都听见没?手跟我这样粗苯的,就别来问了,咱们捏不了绣花针,还是回去干粗活吧。”
听到自己没戏了,识趣的人便转身离去,可还有那不死心的,拽着自家儿媳上前让林巧儿看。
林巧儿来者不拒,看到有的小媳妇手还行,便点头道:
“这手关节还算活络,就是皮肤太粗糙,想要绣花也不是不行,就是得好好保养一阵,不然手会勾线的。”
说着,便拿出一根丝线当众劈给大家看。
大家不由惊叹连连,那么细的线还要劈成好几股,眼神差点的都快看不见了。
林巧儿又说了些保养手的法子,首先肯定是不能再干粗活了,然后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把手泡软,然后涂上厚厚的手油,用棉布包着睡一晚,次日一早再洗掉。
如此这般养上十天半月,等手上的老皮都软化掉了,就能拿针了。
但是需得注意的是,即便手养好了,以后也要经常涂手油,不能再碰太凉的水,砍柴割草收割庄稼之类费手的活儿也是不能再干了。
听到这话,好些人都打了退堂鼓。
本来想着让家里大姑娘小媳妇学个手艺,赚点工钱,没想到这么麻烦,以后不能再干粗活,那家里的粗活都让谁来干?
总不能让男人洗衣做饭,伺候一家老小吧?
更别提还要涂手油,那手油不得花钱买啊?
但想到足不出户就能赚到工钱,大家又有些舍不得。
姚春香见状立马道:
“我问过小刘大夫了,没有手油也可以用菜油猪油代替,只要是油就行,只是用手油会更好一点。”
李二他娘立刻道:
“猪油咱有,之前分下去的猪油我家还没吃完呢,正好拿来让媳妇涂手。
大不了以后我家也跟姚嫂子家一样请人帮着做饭洗衣服,反正她要是学成了,赚的工钱也足够请人了。
三壮媳妇,我替我儿媳妇把名给报上,你快给写上。
这搁到以前啊,我想让她学手艺,还得给你送礼才行呢,说起来,还是我占你便宜了呢。”
在围观众人,尤其是年轻媳妇羡慕的注视下,林巧儿把李二媳妇的名字写在了纸上。
林巧儿叮嘱李二媳妇,
“你这手得好好养养,坚持每晚涂手油,等养上十天就过来,咱们一边学针法一边继续养。
要是养的好,学得快,差不多有个一个来月你就能自己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