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未名嫁衣 椛媱挽辞

5. 盛世风流

小说:

未名嫁衣

作者:

椛媱挽辞

分类:

衍生同人

(十三年后)

天元二百二十五年,秋,玉宵国,醉红楼。

沈笑又找我喝酒,可我不似他那般好酒量,压根不敢贪杯,怕醉。

“其实吧,这人活一世,为的不过是一个风流快活,你说是吧?”

沈笑美眸中含着笑,一双狭长的桃花眼里婉转出迷离,颇有意味地盯着我。那双眸,像极了万丈深渊,让人一不小心就坠入其中,虽暗含着无限的危险,却又让人沉醉其中,真是妖孽至极。

我别过头,尽量不看他的眼睛,又把目光移到他额前的几缕碎发上。

他似说着醉话,但我知道这厮酒量好,肯定没醉,可我却自始自终都捉摸不透他——看似纨绔潇洒、风流不羁,却隐隐约约让人觉得,他有心事。

“呵。”我轻吐出一句,这就是他天天出现在醉红楼的理由?

扯吧!反正我是不信的。众人都说他风流纨绔,可我知道他是个在大事上坚守原则的人,阿正至极。我和他共事多年,这一点,我得以亲身体会。这么些年,他教我为人处世,教我习武练剑,算得上我的半个师父,可他同我,从来都是以兄弟相称。

“真羡慕你。”他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整个人接连着靠过来,身子骨软得像一摊烂泥般。

我微微皱了皱眉,挪开了他顺手搭在我身上的爪子,把他往旁边推了推:“羡慕我?”

天知道我有多羡慕他,羡慕他的潇洒、他的自由、他的每个举手投足,羡慕成一种信仰。

可偏偏事与愿违,我成为不了他那样的纨绔子弟,谁让我是念城江家的公子呢!

谁不知道我有个在朝为官的老爹,官居二品,位高权重,人人都给他扣上“好官”的帽子,要不是私下里瞒着他,我连踏进这个醉红楼都是奢望!还好我在这也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不然传到他的耳朵里,指不定又是一顿毒打。

一阵苦涩漫过心头,我不再理沈笑,顾自起身,想出去透透气。

正是晚秋,昨日刚下了一场大雨,气温骤降,今日的醉红楼相对于以往,酒客稀薄了不少,略显得凄凉。

琴音却依旧,绵绵绕梁,余音不绝。

曲无意墨发缁衣,梳了个简单利落的扇髻,坐在屋子正中央特制的一方高台上,正低眉信手絮絮拨弄着面前的琴弦,也不搭理四方来人。

曲无意是醉红楼的琴师。

记忆中自打我进醉红楼起,她就一直在那里,也不说话,也不笑,像一尊受人供奉靠香火为生的菩萨,只有隐约的乐声,能彰显她还没作古。

按理说,来醉红楼这种风月场所的人,不是博一时的名气,就是为了腰缠万贯,可曲无意却极力把自己埋在人群中,存在感低得就像醉红楼门口的那棵歪脖子树一般,她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直待在醉红楼的呢?

我搞不懂,索性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醉红楼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了去了,仔细看来,大概这个曲无意还算是个挺正常的人,一来她没做什么奇怪的举动,没常拉着哪个世家权贵公子什么的吹吹枕边风,二来她身上也没什么命案。

楼里坐了疏疏十几个酒客,大厅的角落里有两个人在议论着些什么,声音不大不小,二楼拐角的我正好可以听见。

“听说朝中最近又不太平了……”其中一个男子年纪四十左右,着了一身冰蓝长衫,头发以玉簪束起,俨然一副富贵之气。

“可不是嘛,听闻左相拉拢了一批势力,想要……”另一个男子书生模样,眉目清秀,他刻意降低了音量,后面的半句是什么我没听见,真是谨慎至极。

周遭的酒客玩闹嬉笑,猜拳比划,根本没人在意他们说了什么。

醉红楼是红尘之地,却也是自由之地。

你可以来这里喝茶饮酒,赏舞析曲,亦可以谈论家国政史,也不必担心会遭受什么文字狱之类的残害。因此醉红楼是风流之地,亦是不少文人墨客的宿地。

可能是因为有个当官的爹,我也有个小小的六品官职谋生,身处政局其中,我竟对二人的话有些在意,竖耳仔细倾听起来。

“唉,怕到时候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你还记得前丞相李谌?作孽啊作孽……”那个蓝衫男子摇了摇头,闷了大口酒。

那书生闻言,紧接着感慨道:“可不是嘛,这一晃,都已经过去十三年啦……”

是啊,日子一晃都这么久了,这些旧账还老是被翻起,毕竟有些痕迹镌在岁月里,成为了刻骨铭心的印记,每每忆起,就是伤痛。

我时常听人提起那段过往,只因,那场浩劫在玉宵国是史无前例的。

十三年前,丞相李谌意欲谋反,皇帝玉轩枫一怒之下,抄了李家满门。

奈何这李家树大根深,除去丞相本人能谋善略,丞相长子李连城也是骁勇善战,其他在朝上身居要职的人不计其数。文臣武将,玉宵国一下子失去了这些能人们,国力大减,外邦瞅见时机,举兵相对,一时玉宵国内外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不少人深受其害。

我也因其中的一场战乱变成了孤儿,被好心人收养在了一两帮。

一两帮之所以叫“一两帮”,是因为“一两”音通“衣粮”,有衣有粮,就是我们这里所有人的期盼。再者,一文钱就可以买上一个馒头,一两银子对我们而言,也是笔不小的数目。若是有人收到了一两银子的施舍,就可以保证一个月吃好喝好不饿肚子。

帮主告诉我,帮里有个乞丐在外面乞讨,途中遇到了一个妇人,那个妇人已经没了气息,手中却还紧紧抱着一个孩童,那个孩童便是我。

小小的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朝那个乞丐咯咯笑着。虽然他也是艰难度日,可他终究是没忍心把我抛弃,将我带回了帮里,他还拍着胸脯保证我的到来不会给大家增添负担,说:“不就是多了张吃饭的嘴嘛,一个小孩子,也吃不了多少,大不了,把我吃的分他一半。”

这些事是后来帮主告诉我的,当我真正开始记事时,他已因一场瘟疫溘然长逝,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大名,只知道大家都叫我的这位恩人石头。

其实我们帮里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字,比如说帮主,大家都叫他帮主。其他的人,像叫什么狗娃啊、小草啊、小花啊、大牛的比比皆是。毕竟在穷人们的观念里,有着一个想法,名字越贱,越好养。

在一两帮呆久了我才知道,原来所谓丐帮,真的没有打狗棍法和降龙十八掌。有的不过是一群相互扶持的穷苦人们,共享着彼此乞讨来的钱物,艰难度日罢了。

尔后玉宵国的战火一直蔓延到全国范围内。目之所及,尸横遍野,饿殍满地,瘟疫肆行,到处都是逃难的人们。随着玉宵国国力逐渐衰落,一两帮势力逐渐扩大,最后居然到了帝都念城。

天子脚下,亦无安宁之地,朝廷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想方设法安定国民:广征天下能人异士,轻苛税,免刑罚,开仓放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