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是真心喜欢夏明月这个女儿的,可是她可能始终没有办法把她完全看作真正的亲生女儿,对她的教养只有宠溺。
楚氏这个人本身很有手段,而且手段外面还披着一层温和的衣裳,因此除了她跟陆远山的破事儿,她的名声很好。
就像楚氏坏了夏明嫣的身子,面上却绝对是一个慈母。
夏明嫣是因为受了外祖家连累被送回卢阳避风头的,楚氏作为一个继母一直都用最好的吃穿用度和女师养着她,在人前,她反而是一直在护着夏明嫣的。
但是夏明月半点没学到这种**功夫,什么都直来直去的,现在更是被端侯府的人和李玦折腾得焦头烂额。
楚氏把夏明月宠成了她想要的模样,一个她想要却可能从没存在过的自己,可是这份母爱带着浓重的虚无色彩,她也把夏明月养得不伦不类。
要是于杏儿这个亲生女儿一直在楚氏身边长大,大概也会被养成楚氏现在这副样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侯门宗妇吧。
如果送走于杏儿都不是楚氏自己的主意,那么乔嬷嬷让霞姑姑去处理掉于杏儿,肯定跟楚霆孝脱不了干系。
楚氏说的她为楚家做了一件大事,什么养育之恩都还上了,之后就跟楚霆孝闹僵了,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
“姑娘,妾说的有什么问题么?那个妾人微言轻,很多事儿都不清楚。那时候二姑娘病了,妾就紧张,就怕他们把这事儿怪到姑娘头上。”
沈小娘叹了口气,“妾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一些内宅的手段,万一他们说二姑娘的病是被你克的,这可怎么让先夫人的在天之灵安心?”
“妾别的也做不了,姑娘也有人服侍着,妾就到正院儿的后角门对面儿的角落里守着,要是看到有人往咱们西院儿去,好歹能提前给姑娘报个信儿,说不准还能跑出去。”
“这么做也许也没用,可是至少看着他们没往西院儿去,妾就安心了……”
明嫣停下思绪,看向还在自责地沈小娘,她先给沈小娘递了盏茶,一边让她喝着,一边帮她揉着手臂上的穴位,让她放松一些:
“小娘,你整夜都在正院儿外头守着?这得多冷啊,还得担心被他们发现。”
“冷倒没什么,不看着妾不安心。那会儿也还好,妾还是侍女呢,衣裳不打眼,正院儿那会儿有孩子要照顾,夫人还没出月子,半夜也有人进进出出的,不打眼儿。”
沈小娘不是想要邀功,是那时候的日子太难过了,杨氏和杨家对她有养育之恩,她怎么也得护住夏明嫣。
夏明嫣琢磨了一下,问道:“小娘,你在哪儿看着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乔嬷嬷或是霞姑姑抱着什么东西出来过?你仔细想想,想不起来也没什么。”
“抱着东西?是有一次,乔嬷嬷跟霞姑姑不知道怎么的在角门那儿吵了起来,还打了霞姑姑。那时候霞姑姑年纪还不大,脸皮儿薄,还哭着回了几句嘴。”
沈小娘轻轻摇头,“风太大,没听清楚她们在说什么,是好像有一个包袱,但也不奇怪。院儿里有病着的孩子,可能就是换下来的衣裳、被套呢?”
夏明嫣追问道:“小娘,你记不记得霞姑姑拿着东西往哪边去了?”
沈小娘想了想:“应该是西角门儿,浣洗房那边。姑娘,你是担心她们那时候就偷府里的东西?应该不是,里面是孩子的东西。”
说着说着,沈小娘又局促起来,她很不好意思地道,“妾敢肯定,是因为那包东西掉出来一个装着平安福的荷包,被妾给捡着了。”
“可是妾怕说不清楚,之后也不敢把荷包给她们送回去或是丢了……那是个给孩子求的,应该就是给二姑娘的。”
“荷包?还在吗?”夏明嫣紧张地道,这也许就是跟夏明月、于杏儿身世有关的证据。
沈小娘连连点头:“在呢,那个荷包上面有一颗杏树,还有两句诗,什么风吹树枝子,看什么景的,这就给你找去。”
没等沈小娘起身,夏明嫣就把那两句诗背了出来:“凉夜柔风拂旧枝,再赏昔年盛景时。”
这个荷包原本不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