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愤愤不平地说:“最可恨的就是那帮人,把国家搞得一团糟,让我们白白浪费了十年!”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苏晨想了想,开口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辙。”
詹老将军眼睛一亮,急切地问:“啥办法,快说来听听。”
苏晨回答:“詹哥刚才说了,三样核心部件中,cpu不属于禁运物资,而且现在米国和咱们的关系正在缓和,弄到应该不难,这个问题先放一边。剩下的就是电池和碳纤维螺旋桨。”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说:“其实,我的那架原型机用的7055厂的镍镉电池也能凑合用,就是电量存储不足。
第一次试飞时,只撑了5分钟,但是,经过谢老他们对整体机型的优化,重量减轻了不少,所以,我觉得再延长点飞行时间应该是可行的。
还有,回头我和郭教授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通过减少载荷,降低电机功率需求,这样一来,电量消耗就能省一些。
再者,我想试着编写一套电量管理系统,让无人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功率,自动控制电量输出,这样又能增加一些滞空时间。
最后,我听说哈工大正在研究一项关于镍镉电池的技术升级,如果成功了,电池的储电能力也会提升。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我觉得让整个系统留空时间达到15分钟是有可能的,至少10分钟应该没问题,这样就有了实战价值。”
詹老将军听得频频点头,说:“不错,虽然我对技术不太懂,但你提出的方案听起来切实可行,许恪,你和小苏同志好好合作,一条条落实。
遇到困难就去找军区装备部的杨部长。这个项目虽然不是国家直接拨款的,但在军区内已经达成共识,作为军区自研装备改进的课题,虽然资金不多,但还是有的。你们要好好利用,尽快解决问题。”
许恪连忙点头,心里暗自高兴:
嘿嘿,这下可以从杨老头那儿搞点好东西出来了。
听完詹老将军的安排,苏晨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电池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最棘手的。
碳纤维是巴统严格限制的物资,据我所知,目前只有米国和倭国能生产,其中倭国的东丽公司是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
许恪接话道:“没错,情报显示,东丽的碳纤维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几乎形成垄断,对我们国家的封锁特别严格。我们的同志要想搞到一些,真是费尽周折,有时候甚至要冒很大风险。”
苏晨接过话茬继续说:“其实,东丽公司原本是一家生产传统纺织纤维的企业,主要产品是腈纶,也就是pan原丝。
60年代初,倭国科学家近藤昭男发明了用pan作为碳纤维前驱体的技术,东丽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便引进了近藤昭男的技术,于1971年开发出了t300碳纤维。
起初,碳纤维仅用于体育器材,东丽率先将其应用于高尔夫球杆,随后成功制作了碳纤维鱼竿、羽毛球拍等。
直到70年代后期,随着石油价格飙升,民用航空制造商波音和空客开始寻求轻质材料以降低油耗,这才为东丽公司开辟了另一片市场天地。
碳纤维,那可是个好东西,含碳量高达95以上,是一种集高强度、高模量于一身的新型纤维材料。
它外表柔韧,内心刚硬,比金属铝轻,却比钢铁还坚韧,耐腐蚀,高模量,既有碳材料的本色,又有纺织纤维的柔韧性,无论是国防军工还是民用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其实,咱们华夏早在60年代就开始研究碳纤维了,可惜啊,生不逢时,没能深入下去。至于生产t300那种高强度的碳纤维,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詹老将军气得咬牙切齿:“都是因为那段时间,某些人罪孽深重啊!”
许恪赶紧转移话题:“苏总,你绕了这么大一圈,还没说咋搞到这材料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