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大明公主,但是种地 冼池

2. 第二章

小说:

大明公主,但是种地

作者:

冼池

分类:

古典言情

《大明公主,但是种地》全本免费阅读 ggd8.cc

朱稚华口中的稻香村是朱允炆特意为她从御花园划出的一片地方,以白墙黛瓦与御花园隔开,简单修建了几间房,用于储藏种子与幼苗,又修了水车饮水灌溉田地,剩余的地方则几乎全部用来耕种农产,稻香村的庭院布置和御花园完全不同,俨然是一处小小田园。

不过是过了一道门,御花园中争奇斗艳的花香渐渐散去,空气之中仅存的便是外翻泥土和稻谷汁液的淡淡清香。

朱稚华、朱允炆和朱文奎三代人走进来,原本在院内收割、整理稻穗的宫人们急忙见礼,待到朱允炆准许起身,宫人们才各自忙碌自己手头的事情去了。

三人坐在庭院内的石桌边上,上面早有宫人铺设软垫,待到落座,立刻有宫人奉上茶水点心,朱稚华将点心的盘子往父子两人手边推了推,道:“陛下和太子尝尝,这芋头也是我种出来的呢,个头又大,这次收回来不少,我给皇嫂和皇后也送了些去,不知道她们爱不爱吃。”

“好吃——”朱文奎咬了一口,眼前一亮,道:“感觉比平时光禄寺送来的点心还好吃,外面酥酥脆脆,里面还包了馅料呢。”

“有的放了玫瑰,有的放了冬瓜,这次种出来的芋头口感微甜,稍加一点糖就足够,也不用担心文奎蛀牙啦。”朱稚华有些得意,道:“正好我叫人在育苗的房间下面挖了暖道,将这点心用暖道生火的炉子炙烤一下,外面便脆脆的了。”

朱文奎有些好奇地问道:“暖道?在地下挖道路,难道不会塌吗?”

“这暖道以黏土、石灰和矿渣混制成浆,涂在青砖间隙,十分牢固。”

朱允炆吃了一块点心,不由笑道:“只有姑母才有这样的心思,竟然想到在地下挖出通道来培育稻苗。”

坐在凳子上的朱稚华晃了晃腿,道:“之前有宫人帮我找了一本古书来,上面记载宋时便有密室育花的法子,只是用沸汤保温实在是太过浪费,直接用地道生火加温,再用木炭闷火,便可以让屋内时时温暖如春,而且这生火能做许多事情,既能烧水、又能做饭,也不会浪费那些木炭。”

见朱稚华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心得,朱允炆听得十分认真,微微皱眉道:“这法子似是出自《齐东野语》,涉及众多杂事的文人笔记,实在不是什么正经书,哪个宫人竟然给姑母找出这样的书来?”

朱稚华不曾想朱允炆竟然这么快就能通晓是哪本书记着的方法,不由,她转了转眼睛,笑嘻嘻地说道:“陛下没有看过,怎么知道是《齐东野语》呢?我与陛下一样,都是为了以史为鉴,吸取前人教训呢。”

朱允炆被她一噎,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也就只有这位天资聪颖的姑母能想出这样的歪理来搪塞他了,若是真的“以史为鉴”,理应修身养性,怎么张口便是“堂花”这样的前朝糜事呢?

倒是朱文奎感觉有些无趣,看到不远处的宫人们还在收割稻谷,便兴致勃勃地开口道:“爹,姑祖母,我也想收稻子,挑最好的送到曾爷爷的神位前。”

朱文奎身为太子何时做过农活,朱允炆看他这样,训斥道:“你不是农人,没有做过什么农活,别糟蹋了你姑祖母的稻田。”

朱稚华却不以为意,笑眯眯地说道:“爹爹要是知道太子的这份孝心,一定高兴得不得了。”说完,她对一旁的宫人道:“带太子去我的屋里换身我平日农耕穿的旧衣裳,如今日头好,进了水田还不会冷,要是再晚些就要当心生病了。”

“是。”

朱允炆见儿子兴冲冲地跟着宫人走了,忍不住无奈地摇摇头,道:“亏得姑母能整日里陪着他,朕看他是不知道照顾这几块田地的辛苦之处,把这当做什么好玩的事情,糟蹋了姑母打理农田的心血和皇爷爷的期望。”他说完还不忘叮嘱道:“这里虽然有暖道,可到底是在御花园后,朕听宫人们说了,姑母有时累了不愿意回长乐宫歇着,嫌弃路上太远,可那也不能住在稻香村内啊,不如朕让宫人将寿昌宫或是咸阳宫收拾一番,给姑母闲住。”

朱稚华赶紧摆摆手,道:“爹爹原本将美人和我一同安置在长乐宫,和乾清宫极近,已经是恩典了,现在美人不在,我一个人住着,哪里用得着再收拾宫室……”

朱允炆见她坚决推辞,只好叮嘱道:“那姑母也不能在这里住,不成体统。”他看向不远处的贴身太监王中,道:“之后叫司舆准备车驾,以后长乐公主每次出行前往稻香村时便要备好,不得有误。”

“是。”

宫人给朱允炆和朱稚华奉茶,缕缕茶香随着微凉的秋风四散,朱稚华双手捧着茶碗,只觉得掌心温热,待到宫人走远了,朱稚华这才开口道:“用蜜糖裹了生粉,敷在口疮上,可以缓解疼痛。”她指了指嘴角,道:“陛下在奉先殿的时候说话快了,是不是咬着疮肉了?让王公公回去给你敷上吧。”

朱允炆一怔,随后终是忍不住露出一个苦笑,道:“怎么姑母连这些也能看得出来?”

朱稚华认真地说道:“陛下是太孙时,亲自侍奉爹爹,庇护宫人与百官,却从不吐露丝毫自己的苦楚。我也在旁看着,陛下的辛苦,我知道的。”

除了对自己亲近的女儿和孙子,朱元璋晚年的性情十分暴烈,眨眼间便是无数人的生死,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人不怕。朱稚华不过偶尔庇护一两个宫人,都时常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惹怒了亲爹,被直接一个当场赐死,跟随朱元璋身边、肩挑大明未来的朱允炆只怕比她的压力还要大,就连上火生了口疮都不敢让他人知晓。

朱允炆神情复杂,沉默不语。

朱稚华心中暗暗叫苦,朱允炆心思深,又忧心于战事,也难怪他着急上火。

朱稚华眨了眨眼,心里转了一圈,随后道:“陛下还记得三十年的此时吗?”

朱允炆一怔,记忆似乎已经有些模糊了,只是喃喃道:“三十年……”

朱稚华故意学着某人的样子摇头晃脑,拉长声音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风掠过,不远处还未收割的稻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两人的目光不自觉望向远处的稻田,朱文奎正拿着镰刀,学着宫人的样子一把一把地割稻子,直起腰的时候还不忘冲着朱允炆和朱稚华挥挥手,道:“爹,姑祖母,瞧!我收了好多麦子呢!”

朱稚华也冲着朱文奎挥了挥手,随后对朱允炆道:“爹爹带我们去看秋收,还考校了文奎的课业,文奎背得正是这首词呢。文奎还说正是因为爹爹勤于政事、劝课农桑,民间才有这样的丰收盛景。”

朱允炆也依稀回忆起这件事,不由露出一个笑容,道:“皇爷爷还说文奎嘴甜,从小就这么会说话。”他忽地想起什么,笑道:“朕记得姑母背诵的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