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观影 键盘上的咸鱼

12. 第12章

小说:

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观影

作者:

键盘上的咸鱼

分类:

古典言情

【伊丽莎白最重要的人事任命之一,便是任命罗伯特·达德利为骑士统领。达德利出身于一个显赫(也有人认为声名狼藉)的家族,他的父亲是曾试图将简·格雷推上王位的诺森伯兰公爵。】

【达德利在七八岁时便成为伊丽莎白的玩伴,后来两人甚至在伦敦塔中以囚徒的身份重逢。伊丽莎白曾坦言:“他是我唯一偏袒的人,因为在我姐姐统治期间,他在我落难时对我关怀备至。”无论真相如何,两人之间持久而亲密的关系引发了无数流言蜚语。】

【另外,伊丽莎白还对枢密院进行了调整,增补了一批新成员,其中包括忠诚的新教徒尼古拉斯·思罗克莫顿爵士和弗朗西斯·诺利斯爵士。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她保留了玛丽统治时期的10位大臣。与前任枢密院相比,伊丽莎白的枢密院更加精简高效,避免了机构臃肿的问题。】

【除了组建枢密院,新女王还精心任命了自己的内务机构。这些职位备受瞩目,因为担任这些职务的官员将成为伊丽莎白日常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她的前任女管家凯特·阿什利被任命为寝宫首席女官,而凯特的丈夫则担任珠宝库总管。托马斯·帕里,这位从伊丽莎白幼年起便侍奉在侧的亲信,被委以皇家审计员的重任。】

【此外,许多博林家族的表亲也在内务机构中占据了重要职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那些与伊丽莎白有着深厚交情的亲信大多在宫廷中得到了重用。】

察觉到周围贵族们羡慕的眼光,托马斯·博林满面红光,心中欣喜若狂。他感到博林家族的春天即将到来——国王已注定无法再诞下男嗣,玛丽公主又因丢失加来而声望受损,唯有伊丽莎白公主有望继承王位。

亨利八世看着得意洋洋的托马斯博林,冷笑一声,他可太了解托马斯·博林的盘算了。虽然他已经把玛丽从继承人名单上划掉,决心让伊丽莎白登基,但他绝不可能让博林家族摄政,毕竟西摩兄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只是他去世时伊丽莎白尚未成年,而未成年的君主往往会受到诸多掣肘。

或许可以让玛丽摄政,但玛丽的信仰,想到这,他又忍不住埋怨起阿拉贡的凯瑟琳,都怪她把玛丽教成这个样子。他还是好好保养自己吧,起码让自己活到伊丽莎白成年。

【伊丽莎白一世登基之际,继承的是前任君主遗留的满目疮痍的王国。那时的英格兰,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犹如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破船,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深渊,万劫不复。正如一位书记员所说:“女王贫穷;国家疲软;贵族穷困腐败;善战将士难寻;人民毫无秩序;正义未得伸张;物价高涨;过度注重口腹之欲和穿着打扮;国人分裂;同法国交战;法国国王骑跨于国土之上,一足踏着加来,一足踏着苏格兰;有长期交恶的敌人,无忠贞不渝的朋友。”】

【鉴于当时的严峻形势,伊丽莎白身边的大臣们敦促她在宗教政策和外交事务上保持高度警惕。塞西尔曾有一句格言,大意是“一年的和平对王国的贡献远胜于十年的战争”。伊丽莎白深谙此理,她清楚地意识到,国库已然空虚,国家无力承担战争的巨大开销。】

【因此,她不得不接受失去加来的现实,并与法国达成和平协议。同时,与苏格兰达成某些协议以确保北方边境的安全,也被视为明智之举。毕竟,据传英格兰没有一面城墙能够抵挡住猛烈的炮火攻击。】

“什么?英格兰怎会衰败至此?”一位贵族忍不住惊呼,周围的贵族们也纷纷低声议论,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安。

亨利八世紧握拳头,心中充满了愤恨,加来还是没有收回来,英格兰也败落了。

他暗自思忖,这一切必定是玛丽和爱德华的过错。若不是他们,英格兰怎会沦落到如此境地?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儿女?

【除此之外,宗教问题也无疑是一个大问题,早在1558年冬,伊丽莎白尚未登基时,一份名为《转换信仰之策》的文件便已悄然拟就。其作者很可能是威廉·塞西尔,他本人坚定支持归正宗信仰。】

【在这份文件中,他极力主张全面恢复爱德华六世统治时期的“真信仰”,即便这一“转换”过程充满重重危机。教宗可能会对女王施以绝罚,法国除了以讨伐敌人的名义外,还可能以讨伐异端为由对英格兰开战。】

【苏格兰的天主教势力也可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