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第22章 雪花酥

小说: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作者: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分类:

历史军事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本免费阅读 ggd8.cc

王月悯抬头看了杨宪一眼,映入眼里的是一张温和的笑脸,正冲着她微微点头。

看着那张笑脸,王月悯下意识转过视线,拿起不知名的白色吃食,轻轻咬了一口。

对于手中吃食的味道,王月悯内心是非常期待的,主要是这吃食颜值太高了。

这不知名的吃食被切成一根根规整的长条,通体雪白,其上又点缀着花生碎,看起来格外的精致。

咔嚓——

王月悯咬了一口。

果然味道没有让她的期待落空。

一入口首先就是一股清香,是鸡蛋清的香味,一口咬下,口感并不是一开始想象中的那种脆感,而是带着嚼劲,可一点都不粘牙。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甜味,这股甜味出来的瞬间,王月悯双眼都是不由自主眯了起来。

“好吃——”

王月悯马上又是咬下一口。

这一口直接咬下了三分之一。

在口中咀嚼后,她发现除了花生外,还有其他干果混杂,不仅弥补了口感,更是凸显了那股让人愉悦的甜味。

让人吃起来丝毫不会感觉到腻味。

这是她以前吃的那些甜食,完全不能比。

不知不觉间,在吃完手中的不知名甜食后,王月悯又是拿了一块送进了嘴里。

一边咀嚼,脸上一边露出幸福陶醉的表情。

“不过就是一种新奇的吃食而已,有这么夸张吗?”朱慡瞥了身旁的王月悯一眼,心中腹诽道。

他不假思索,拿起一块,直接一口放进口里。

随着不断咀嚼,朱慡脸上那不以为意的表情开始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震惊。

“竟然是甜食?!”

“这种甜味?!”

纯正的甜味在其味蕾上迸发的瞬间,那种感觉对朱慡来说实在是太美好了。

制糖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

根据《楚辞》记载,战国时代,我国南方已经开始种植甘蔗,当时被称作“柘”,百姓们通过从中取得蔗浆获取甜味。

但严格意义上制作出糖,要到了汉朝。

当时广东、广西一带的人们开始尝试通过暴晒、煎煮等比较原始的方式,对蔗浆做粗加工,制成浓度较高、便于储存食用的蔗糖。南北朝时期,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种植区域更加广阔,技术也有所提高,已经可以将蔗糖制成晶体,但仍十分粗糙,含有许多杂质。

之后历朝历代。

隋唐宋元,制糖技术都在不断发展。

糖的品质越来越高,杂质越来越少,颜色也越来越浅。

到了现在,已经能够制作出一种相对白净的糖。

可由于制糖技术不够成熟的缘故,令得制糖成本格外的高,效率也很差。

按照此时的工艺,一般来说均是采用熬煮的手法。

需要把大量蔗糖投入锅里花费大量时间熬煮,到最后冷却时,会凝出一层极为稀薄的糖霜,制糖匠人再使用特制的竹篾,将其小心地刮下来。

按照这种工艺,大概成百上千斤的蔗糖,到最后只能提炼出几两的糖霜。

而且就算是这样好不容易得到的糖霜,它的味道比起真正意义上的白砂糖,仍旧有所差距。

因此即便是身为皇子的朱慡,也是头一次吃到这种味道。

“味道怎么样?”杨宪开口笑道。

“美味极了。”朱慡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口道。“敢问杨大人,这味吃食叫什么?”

“雪花酥。”

名字是杨宪早已想好了的。

当然事实上朱慡和王月悯方才吃的,并非后世的雪花酥,而是牛轧糖。

只是杨宪认为牛轧糖三个字不好听,这次他打算直接走高端路线。

同样的手段,再使一遍,那就没意思了。

这次杨宪并不准备直接卖白砂糖,起码这个时间点还不行。

他要卖的是白砂糖的制品,各类甜食。

扬州城如今正是复兴阶段,各行各业都刚刚复苏,显然不适合销售这种奢侈品。

整个大明也就只有京城最为合适,因为那里达官贵人,勋贵富商们最多。

要坑,就坑富哥们的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