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头一看,唐公次子李世民手上拿着一封信,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他的身上脸上都是血,将信扔在两人面前,笑中带狠:“贵府家丁的腿脚太慢,我不过半个时辰就追上了。”
在他身后,闪电划过,惊雷响起,映得夜色如昼,人似修罗。
豆大的雨点落下,划破这闷热的夏夜,雨是不必求了,想来今年又能又一个好收成。
两人拆开信一看,正是先前托家丁送去江都的信。
高君雅当即怒道:“唐公,陛下是你表兄,待你不薄啊!”
李渊冷哼:“自来先国家而后亲戚,陛下刻薄寡恩,残害百姓,天怨人怒,人神不容。且我虽为陛下表亲,亦是先帝外甥,见先帝基业被败坏如此,焉不心痛!”
此话一出,高君雅知道他反意已决,于是北面拜长安道:“陛下,臣等尽力了!”
李世民闻言冷笑:“汝家天子在江南,如何北面而拜?”
王威绝望不已,如今这局面怪不了别人,只能怪皇帝自己不在关中和洛阳呆着,非要跑去江南,于是仰天长叹:“先帝,你所托非人啊!”
夫君和公爹又是一夜未归,长孙嫣已经习惯了,她轻车熟路打点好府中事宜,又叫人备上马车,再去玄中寺送一次粮食和布匹。
现在玄中寺以唐国公府的名义设了粥棚,给难民们施粥赠衣,他们围聚在玄中寺外,总有近万之数,无不对李家感恩戴德。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衣食,难民们也知道,一朝李家起兵,这些难民自然要应募从军,为李家卖命。
因此对于儿媳的主意,李渊非常支持,见粮食不够,还让城中世家们都捐献了些出来。
当然,还是打着李家的名号。
李渊要起兵这件事,太原城内早已形成了共识,积极献策者有之,沉默不语者有之,公然反对的,也就高君雅和王威这两个二愣子。
长孙嫣正要出发,突然面前停了辆马车,王夫人从里面仓促冲了下来:“二娘子!我夫君绝无勾结突厥之意,求二娘子帮我跟守备大人和二公子求求情,还我夫君清白啊!”
长孙嫣就是生怕碰到王夫人,所以特意起了个大早出发,谁知道王夫人更早,见她衣冠不整,面容憔悴的样子,也是心中不忍。
她那时和她的丈夫一样,也还没有学会虚与委蛇,只能道:“我也没有办法呀,公爹和二郎的公务我是从不插手的,况且我现在都见不到公爹和二郎的,求不了请的。”
说来王夫人和丈夫的感情还真好,昨日的事情一出,高夫人立马写了绝婚书,带着孩子回娘家了,王夫人还在四处找人求情。
她看着家丁婆子们将王夫人半拉半拽的拖走,叹了口气,同朝露道:“先前要给婆母供佛窟的钱,虽然不必王夫人帮忙办了,但还是给她送去吧。”
求情是不可能求情的,她丈夫要害的是自己的公爹和丈夫。
王夫人也是糊涂,这都没想明白。
不过今日的客人怪多,她刚回府整理好衣裳出来,又见另一位妇人在府门前等着。
她没认出这是谁来,朝露在旁边轻声提醒:“这是鹰扬府队正武士彟的夫人相里氏。”
长孙嫣想起来了,有一回佛会上她来给自己请过安,这样一面之缘的官员夫人她没有一百也见过八十,自然记不得。
她笑着上前牵起相里氏的手:“武夫人怎不派人通传一声,快进府叙话,门口风大,别吹着夫人。”
边说,便要拉着相里氏的手往府里走。
相里氏有些不安的拉住她:“我看夫人的马车都在外面等着了,想来是要出去办事的,只想着把东西送到,就不叨扰夫人了。”
长孙嫣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她身后是满满几大车粮食。
丈夫同她说起过武士彟这个人,武家累代经商,十分富有,到了他这一代,不甘于只经商,也想往世家圈里挤一挤,于是花钱买了个官,撒起钱来十分大气。
公爹在外做官时,在他家住过,同他便有了交情,后来他就来了太原,在公爹手底下讨了个官做。
不过呢,他也是个左右逢源之人,不仅讨好李渊,和王威高君雅等人也交好,主打一个两头下注。
此时王高两人失势,那边的本赔了,就要保住这边。
相里氏并不像她的丈夫那般长袖善舞,笑得有些局促:“我家夫君听说夫人心善,在玄中寺给难民们施粥赠衣,也想聊表心意,特意叫我将这几车的粮食布匹送来给夫人。”
长孙嫣心中明了,笑道:“既然是武大人和夫人的心意,那我也不推辞了。还请两位放心,我家公爹一向赏罚分明,但凡有功,功劳簿上少不了的。”
相里氏喜笑颜开的走了。
五月十七日,恰巧数万突厥军队进攻晋阳,李渊立刻下令将王高二人斩首。
随后,又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亲写书札,对突厥始毕可汗卑辞厚礼,始毕可汗复书,承诺支持李渊起兵。
突厥已和,监视已除,后顾之忧已无,接下来就是等儿女们都回来。
李渊是个好爹,这种时候了,也一直惦记着孩子们。
李秀宁也接到了父亲送来的信,与丈夫商议,柴绍自知已经做了李渊的女婿,便是上了一条船,并不推辞,只是担心妻子:“尊公将扫清多难,我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李秀宁当机立断:“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于是柴绍从长安走小路去太原,而三娘则带着侍女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
这是李渊夫妇陪嫁给女儿的嫁妆,占地广阔土地肥沃,年成收益颇好,在京中贵女圈里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她自称李公子,找来中人,将庄园变卖。
侍女颇为心痛:“这是娘子的嫁妆,也是娘子的依仗,怎么能轻易变卖呢?”
李秀宁摇头:“我母亲有亡隋之志,今我父欲举兵起事,我作为爷娘之女,必当鼎力相助。”
庄园很快变卖掉,李秀宁拿着钱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