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文德皇后传 北辰夏

7. 迎亲

小说:

文德皇后传

作者:

北辰夏

分类:

衍生同人

《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大业九年二月初九,李家迎亲的车队到达高家时,天刚蒙蒙亮。

高家大门紧闭,长孙无忌及舅舅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站于门外,高声道:“公子系谁,所迎何人?”

李世民上前答道:“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奉父母之命,携媒人来迎贵府女郎长孙娘子。”

“既是父母之命,可有凭据?”

随行的媒人刘夫人忙将李家的通婚书送上,通婚书为李渊亲笔所写,辞藻华丽,大意是听闻贵府有好女,温婉贤淑,特为其子求之,末尾还有李渊与窦夫人的签名。

正书之外,还有别纸,介绍李世民的生平,祖籍何处,现居何处,父母何人,为家中嫡出第二男,年十五,未曾婚配,下无儿女。

这张别纸才是最重要的,若以庶充嫡,以老充少,则婚姻无效,不追聘财,若丧偶或者休妻、和离,就必须写明“愿馆舍请休”。

若已婚冒未婚,则更严重,要定欺妄成婚之罪,打六十大板,徒一年。

两人见过婚书无误,点头扬声道:“开门,迎贵婿!”

于是府门大开,两人带着迎亲一行人等,到了内宅长孙娘子的屋门前。

长孙嫣的舅母携一干女眷正在门口等着,李世民上前见礼:“李世民前来迎亲。”

舅母答道:“我外甥女不舍高堂,不愿梳妆呢。”

这话不假,屋子里,长孙嫣正在母亲怀里痛哭。

自从上月嫂子嫁进来,见其别父母,事舅姑,虽然嫂子与哥哥感情很好,但她以人度己,想到要离开母兄,十分伤感。

婚期愈近,她就愈加难过,此刻更是搂着母亲不愿分开。

高夫人自然也不舍得女儿,但婚车就在外面,她也没有办法:“你不是盼着嫁与那李二郎的吗?”

“女儿是盼着,但”长孙嫣觉得说漏了嘴,忙找补:“女儿何时盼着了。”

“傻孩子,你和他在晋水相会,当娘不知道?”长孙嫣没想到大人们早就知情,登时红了脸。

“那李二郎对你不好吗?他给你买首饰,寻名帖,娘对不住你,连簪子都没给你买过一个。”高夫人说着眼泪便掉下来。

她嫁到长孙家为继室,丈夫一朝过世,原配所出的长子为了抢占家财,将他们母子三人赶了出来,住回娘家。

好在丈夫知道长子德行,提前藏了些财物给二伯,后来二伯差人送来,加上自己的嫁妆,才算能度日。

只是财物到底有限,她在兄长家住,并不想用兄长的钱,还要给女儿置办嫁妆,给儿子置办聘财,所以处处简朴。

“没有,娘对我很好的,我读书习字,笔墨纸砚都贵,母亲从不曾短我的,我知道娘疼我,我不是因为这个才急着嫁出去的。”长孙嫣忙道。

“娘知道,你和那李二郎有情,娘也高兴,这总比盲婚哑嫁要强,”高夫人摸摸女儿的脸:“嫁吧,我的女儿,这世道马上要变了,但愿那李二郎如你舅舅所说,能护得住你。”

她擦干女儿的眼泪,替她洗净脸:“不要误了吉时。”

外面,李世民已经在众人的起哄下写了首催妆诗送进来,并扬声道:“请娘子梳妆吧!”

这是第一回催妆。

长孙嫣见了他的字迹,听见他的声音,心里稍定,眼泪也止住了,开始梳头。

舅母便扬声道:“娘子已在梳头了!”

于是男方又将梳妆礼送进来,高夫人为女儿梳头,边念着:“一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长孙嫣便听着话,眼泪便又掉下来,这次是舅母为她擦去眼泪。

鲜于氏一开始并不喜欢小姑和她带回来的两个孩子,但是这些年相处下来,知道小姑秉性善良,自觉当年小人之心,与小姑一家倒是越发亲近了。

尤其是这个外甥女,最是懂事,叫她实在喜爱,如今嫁出去,她也舍不得。

外面又催起来,众人呼道:“新妇子,催出来!”

舅母便外出扬声道:“新妇在敷粉了!”

这是第二回。

于是众人继续等待,又过了片刻,李世民又上前道:“请娘子快些梳妆吧!”

这回是长孙无忌出面:“新妇梳妆,哪有那么快,不如我来考教考教你,是否能配我家妹妹。”

李世民难得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只觉得好笑,拱手道:“请内兄讨教。”

长孙无忌继续端着谱儿:“听闻当年令尊迎娶令堂之时,曾有雀屏中选之故,想来箭术超群,不知令公子可有承袭。

恰好,我父亲当年护送千金公主入突厥之时,也有一箭双雕之能,焉知不是缘分、

这样,我有铜钱三枚,悬于靶前,若公子可以从中而过并中靶心,想来我妹妹梳妆会快些。”

两人相识已久,李世民的武艺,无忌自然清楚,这对他都是小意思,只不过借此来向众人炫耀妹婿的本事罢了。

李世民利落应下,接过好友送来的弓箭,搭弓射箭,一连三箭,俱从铜钱中过而正中靶心,围观者皆叹道:“好武艺!”

舅母便扬声道:“娘子已在画眉了!”

这是第三回。

众人便继续等。

其实此时,长孙嫣的妆已经画好了,这是婚前女方对男方的最后考验,非要男方三催四请,女方才可以出阁。

一来,显示女方的矜持娇贵,二来,也考教男方是否真心求娶,若因等待而面有怨怼,或干脆拂袖而去,这婚便不必结。

果然,又等了片刻,李世民才上前在催道:“请娘子快些梳妆吧。”

这是第四回。

舅母观其颜色,并无半点不快,心中喜悦,因问道:“娘子嫁去后,谁掌中馈?”

李世民拱手道:“自是新妇!”

舅母更高兴了,高声道:“娘子妆成,出阁!”

在四催请之后,紧闭的屋门终于打开,一众女眷的簇拥之下,新妇子身着花钗礼衣,执扇掩面而出。

原来这千催万请始出来的妆,也是不许人看的,要到新婚之夜,才许新郎观赏。

新郎新妇并肩行至高堂,拜别女方父母,因女方父亲早逝,由其舅父高士廉并其母高夫人坐高堂。

两人中间的桌子上,摆着过年时窦夫人送来的节礼,一对非常名贵的金花狮子瓶。

这对狮子瓶十分漂亮,瓶上绘了一对威风凛凛的狮子,宾客见了,无不称羡。

高士廉训其婿,着其好生善待外甥女,高夫人戒其女,令其孝顺公婆,两人俱都应下,又行大礼拜高堂。

礼成后,长孙无忌送上答婚书。

答婚书由高夫人写就,亦是一式两份,大意是你家儿子也很好,愿以爱女嫁之,下附名讳,并由长孙无忌代其父长孙晟署名,并附别纸一张,写明女方乃长孙家嫡出第四女,年十三,未婚无子。

通婚书与答婚书都需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