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他与胃[种田] 汾南

3. 灌汤包子

小说:

他与胃[种田]

作者:

汾南

分类:

现代言情

只简单收拾了些行李,刘知南便踏上了行程,先是高铁坐到县城,还得继续坐乡村客运车。

到县城的时候已快中午,刘知南在高铁上没吃东西,他的胃不好,不能吃泡面,高铁的饭又难吃。

他是个嘴巴挑剔的人,对于不好吃的东西他宁愿饿着也不委屈了自己的嘴,想来除了三餐不规律外,还有这个原因。

胃饿的咕噜直叫,他实在顶不住了,在街边随意找了家小馆子就进去了。

小地方的馆子装修朴素,几张桌椅,墙上贴着招牌菜单,刘知南捡了门口的一张坐下。

老板娘是个发福的中年女人,为人热情爽快,小地方的人没那些弯弯绕绕,心眼儿也敞亮。

“看看吃点啥?”

刘知南接过那张塑封的菜单,扫了两眼,“老板娘,有没有不辣稍微软和点的。”

老板娘看了看他,哟了一声,“帅哥,你胃不好?”

刘知南笑了笑:“是有点毛病。”

老板娘:“那给你来锅粥,上一屉灌汤包子,这东西暖胃,其他的你就别吃了,放心,咱们这地方的灌汤包是招牌,家家户户的味道都出不了错儿。”

刘知南点了点头,听从了她的安排:“行,听你的。”

老板娘叫后厨做去了,她倚靠在柜台跟刘知南闲聊。

“看你这模样不是本地人,外地来的吧?怕还是大地方出来的。”

刘知南嗯了一声,“省会来的。”

“跑我们这小地方卡卡角角的来干啥,如今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来走亲戚?”

刘知南:“乡下买了个小院儿,过来看看。”

老板娘笑道:“不是我说,咱这乡下空气好的很,吃的都是原生态的东西,物价还低呢,你来这儿住住心情也畅快。”

过了会儿,便把粥和灌汤包上来了。

老板娘也不打扰他用饭,正好店里来了其他客人。

刘知南拿起瓷勺搅了搅碗里的粥,是碗加了虾仁的青菜粥,米粒熬的浓稠细糯。

他浅浅尝了口,鲜香暖胃,只搁了细盐的粥保留了稻米的原味儿,又带着虾仁的鲜和青菜的甜。

两勺粥下去,舒缓了他饥肠辘辘的肠胃,他又夹起来一个灌汤包,皮薄的很,晶莹剔透的能瞧见里面的汤汁在晃荡。

刘知南刚想咬一口,旁边那桌的大叔瞧了,咧着嘴好心提醒道:“新蒸出来的可烫了,里面的汤汁要烫人舌头。”

刘知南便收了嘴,小心的咬破了点汤□□儿,里面流出了一小股汤汁,肉馅夹带着香菇的香味儿瞬间浸到他的舌尖。

鲜!他的脑海里只有这么一个字。

吹凉了里面汤汁的温度,他这才一口咬了半个汤包。

肉馅紧实,里面混着的香菇粒Q弹,浸泡在汤汁里蒸了许久,现下一咬便能爆出汁水儿来,再轻轻吸一口汤皮儿,鲜香澄亮的汤汁就流进了嘴里。

刘知南一口气吃了三个,再伴上一口咸香的青菜虾仁粥,整个人都舒坦。

旁边那大叔也点了一屉灌汤包,见他吃的高兴,搭话道:“咱这地儿的灌汤包好吃吧,不是我说,走遍四方,想的还是这一口。”

刘知南笑道:“味道跟别的地方是有点不一样。”

“嘿,可不是,咱这儿的汤底喜欢用鸡汤加了牡蛎,扇贝肉这些一起熬,香菇用的干香菇,泡发后味儿更香,香菇水就顺便倒进汤底去。”

刘知南竖了竖大拇指,“难怪。”

老板娘倚在柜台招呼他:“帅哥,前面有下稀饭的泡菜,喜欢就夹一小碟儿吃。”

刘知南去瞧了一眼,是莲白切成的丝儿,旁边放着红油辣椒和香葱。

“放心吃吧,只泡了两晚上,现在捞起来吃脆嫩,吃着开胃。”老板娘笑道。

刘知南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吃得惯,只往小碟子里夹了一小点儿。

第一次吃这个,有点奇妙,并不像平常的泡菜一样,泡的酸软,还保留着莲白的脆嫩口感,却又泛着一股淡淡的酸,是泡菜坛子里发酵的味道。

就这么就着泡菜和灌汤包吃了半碗粥,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活了过来,四肢舒适,胃部暖暖的。

付钱的时候,遇上菜农给饭馆送菜,老板娘还顺手送了他一根脆嫩的黄瓜,让他在车上吃,说客运车闷热容易晕车。

这让久处大城市的刘知南感受到了久违的善意热情,而他这一顿的花销,不过是他在城市里一杯咖啡的价格。

从小饭馆出来,刘知南去了客运站,准备坐班车到青桐湾。

班车还是老式的客运车,摇摇晃晃了半个多小时,刘知南到了他的最终目的地,青桐湾。

下车的地方有条溪,溪水绕着镇子,岸边掩映着竹林,郁郁葱葱的,虽是夏季,却是凉快的很,上面垄着一座石拱桥,半圆的桥洞倒映在溪面儿上,偶尔有一两只农村土狗跑过去。

刘知南掏出手机准备联系中介给他说的那个人,刚拨出电话,就听见桥对面儿喊了一声,有个人影从对面过来了。

抬眼看去,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儿,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阳光热情。

“是刘先生吗?”

刘知南点了点头,“是,你是来接我的人?”

小伙儿伸出手来跟他握了握,“对,你托人买房子的那人是我的大学同学,他让我照顾照顾你,说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

刘知南道谢:“那就麻烦了,我叫刘知南。”

“杨黎,青桐湾的村干部。”

刘知南笑了笑:“没想到你居然是个村官呢。”

杨黎爽朗笑了笑:“大学生就业困难,政府鼓励回农村建设家乡嘛,这不是响应国家号召,就回来了,哎,我这就带你去看看房子吧,来,把行李箱给我,我给你拉着。”

这儿的人像是天生就热情,倒闹的刘知南有些不好意思。

两个人往镇子里走,杨黎做为东道主,一路都在讲:“青桐湾这地方不大,常住的就百十来户吧,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你买的那院子在镇子的后面,挨着农田,房子的主人到隔壁省定居去了,空了半年,就打算卖了刚好你就买下来了。”

刘知南听着他讲,默默的打量着这个小镇,青石板街道,两侧是上了年龄的木楼,偶尔一两栋现代化小别墅混杂其中,有些杂乱。

沿途瞧见路边时不时会有三五个老人聚在一块儿聊天,还有妇女坐在门口择菜或是绣花,跨进这里,时间似乎慢了下来。

走出了镇子,两人踏上了乡村小道,时至盛夏,路旁的荷塘开的正好,荷叶莲莲,荷花藏在绿叶后,亭亭玉立。

风一吹,荷叶的香味扑进了刘知南的鼻子里,沁人心脾。

杨黎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白色小楼,“知南哥,那就是你的院子了。”

刚刚在路上,两人互相了解了一番,杨黎比刘知南小两岁,是得叫他一声哥。

刘知南望了望,房子不旧,视野也好,屋门口是一大片稻田,还没收稻,现下是金黄一片,在家就能欣赏稻浪翻滚。

院里除了那棵玉兰花,其余的花草已经全部枯死,看起来有些乱糟糟,房子里面还不错,通铺的木地板,除了个别有些翘起来外,都还是锃亮的,墙壁没有打石膏,是直接用墙砖刷的白漆,此外屋主还留了些老式家具,别说还挺有复古风。

“挺好的,我收拾一下就能住。”刘知南还是比较满意这院儿的,院门儿处还有一棵碗口粗的桂花树,夏天能乘凉,秋天还能看看桂花,他挺喜欢桂花香,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等到秋天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