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开局一个宠孙狂魔祖父 老衲不懂爱

20. 中啦

小说:

开局一个宠孙狂魔祖父

作者:

老衲不懂爱

分类:

古典言情

好一会儿,陈临渊捡回了自己的声音,“你人小,口气倒是不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敢问小公子到底如何燎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当朝的皇帝不推崇这些学问,整个大梁又哪里有杂学发挥的余地?

莫非这小子还想推翻朝廷,换了这片天不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徐寿禄和陈临渊没有答应江玄戈,江玄戈也不感到奇怪,真正有本事的人自然要傲倨一些。

他一开始就做好了死缠烂打的准备。

江玄戈示意李力他们把准备的东西抬进来:三百多斤上好的新米,好些腊肉和咸鱼,连布匹都准备了十几匹。

江玄戈昨天上门一看,就知道徐府日子过的十分拮据。府城比南宁县的灾害严重,加上不久之前又被成天王把整个府城搜刮了一遍,现在府城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一斗米需要一千二百文。

对于被罢官又抄没了家产的徐寿禄来说,这些东西确实能解决全家人现在很大的困难。

江玄戈不等徐寿禄拒绝,就道:“徐公千万不要拒绝,您的著作晚辈一直有拜读,十分敬仰您的学问。如果您实在要拒绝的话,晚辈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您把带回来的蕃薯和土豆卖给晚辈。南宁县遭灾,晚辈想在南宁县推广这些作物,以确保我南宁县百姓来年免受饥荒之苦。”

徐寿禄闻言,眼露赞赏:“没想到你竟然连这些作物都知道。好,我带回来的作物,给你一半。我本就想把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开,只可惜朝廷不支持,乡邻不相信。你如果能让南宁县的百姓种上这些作物,也是天大的幸事。”

不了解江玄戈这个人,徐寿禄不敢把全部的作物都给他,怕他带回去不好好种植糟蹋了。

江玄戈对徐寿禄弯腰鞠一躬:“晚辈在这里代替南宁县百姓谢过徐公大恩大德。”

等江玄戈走了之后,陈临渊问徐寿禄:“老师,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小子是什么人,怎可轻易就把高产种子送给他一半?”

徐寿禄扬一扬手里的《算术》,“家里能拿出这书的人,不会是什么没跟脚的人家。他的家族定是南宁县的大族,想要推动当地的百姓种植这些作物并非不可能。我的心愿本就是让大梁的百姓都种上这些作物,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再差也不过是那些种子被浪费,和浪费在我们手里又有什么区别。”

陈临渊间徐寿禄说着说着,神色变得无比落寞,担心道:“老师....”

徐寿禄摆了摆手:“无事,为师现在只是后悔,当初就应该阻止你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杂学上,现在科举无望,耽误了你。”

陈临渊道:“老师,这一切都是我自愿的,我不愿意咬文嚼字整天之乎者也,于社稷无功,于百姓无用。我就不相信,我们的这些学问发挥不了作用。”

徐寿禄叹口气,哪有那么容易。

府城现在的物价太高了,江明书在府城晃了几天,为了弥补在江玄戈心里的印象,直接大包大揽了一行人在府城的花用。

他本想着不过是一些吃食和住宿费,能用多少钱。住宿倒的确还好,除了赶考的学子,整个客栈都没有其他人来投宿,一直到院试开始,客栈都未住满,是以住宿费和前几年他来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团练队的人住大通铺,两个大通铺也够了。

而食费却让江明书花的无比肉疼,现在外面一斗米一千文,将近一两银子,肉食就更贵了,他们这行人一整天的伙食费花下来竟然差不多要十两银子,而且还没吃个啥,要是在这里住一个月,一行人仅伙食费就要花掉江明书三百两。

他之前跑商,一年勤勤恳恳下来也不过赚一千两,这在大梁已经是很高的的收入。如果是一个平头百姓,做点儿走街串巷的小本生意,一年下来能存上五两银子就顶天了。至于种地的百姓,那就更不用说,能让一家老小一整年都不挨饿不倒欠账就算是祖宗保佑平安顺遂的一年,更别说存钱。

难怪府城的百姓整天绝望麻木,这么高的粮价,谁能有活路。

所以江明书日日盼着江玄戈的成绩早点出来,他们能早点回到南宁县。江明书天天和江老爷子嘀咕:“早知道府城粮食这么贵,我们应该自带粮食来的。”

被江老爷子一瞪,江明书怏怏地跑了。

没一会儿江老爷子便看见江玄戈带着李力回来了。江老爷子忙迎上去:“彘儿,那位先生可答应了?”

江玄戈摇头:“没有。”,他笑了笑:“不过,我相信他会答应的,哪怕现在不答应,以后也会。”

江老爷子从不怀疑江玄戈的任何话,听江玄戈这么说,只为他高兴:“好好,彘儿就该是当了大官的老师才有资格教呢。”,他孙孙以后可是要考状元的。

江玄戈并未向江老爷子解释。

在等成绩出来的这几天,江玄戈天天都去拜访徐寿禄。

陈临渊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面的无可奈何,没办法,他就从未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明明他和老师天天都在拒绝,偏偏这小子像听不懂人话一样,日日都来,还每次都笑容可掬的,他说话又好听,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徐寿禄和陈临渊也不好拒绝江玄戈的上门。

虽然惊叹于江玄戈的厚脸皮,对江玄戈的博闻见广却深感佩服,不知江玄戈这么小,从何得知那么多事情。

大到宇宙洪荒,小到病菌微尘,就仿佛没有他不知道的,这小子让老师都一日比一日叹服,望着他的眼神一天比一天满意,只恨不得这是自家的子侄。

如此多接触了几日,徐寿禄和陈临渊对江玄戈说话都随意了很多。虽说嘴上说着已经对朝廷绝望,但徐寿禄本就忧国忧民,聊起民生多艰,自然就聊到了当今朝局,徐寿禄叹道:“陛下听信小人谗言,朝廷诸公只为结党营私,全然不考虑百姓艰苦,外有异族虎视眈眈,不停南下劫掠,内有灾害不断,流民匪寇不绝,我真为天下担忧,如朝廷上能多一些真正为陛下分忧,为百姓着想之人,大梁何愁不再兴啊!”

陈临渊气道:“老师,陛下如此对您,你又何必再为他担心。”

“陛下只是被小人蒙蔽,他宵衣旰食,勤政爱民,只要身边少一些为一己之私利的小人,定然能治理好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