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和暴君有了通感后 城里梧桐

20. 第 20 章

小说:

和暴君有了通感后

作者:

城里梧桐

分类:

穿越架空

随着皇帝回宫,西御苑发生的事情也传入京中。

怪力乱神,天命所归。白狐衔珠的戏曲已经在勾栏传唱。

令江芙惊讶的是,皇室倒很快接受了淳阳长公主以及驸马的死。太后也只是赐下了棺椁与明器,着僧人超度念经,便将此事翻篇了。

比起和自己毫无血脉关联的贺兰皇族,太后娘娘显然与同根同源的母家更为亲近。

卢子逸的灵柩运回洛邑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是卢氏旁系出身,和卢相也有着不近不远的血缘。有人说是天意如此,卢子逸定是触怒了上天。也有人说是那巫祝装神弄鬼,中郎将无辜受到了牵连。

总之皇帝还是很仁善的,并没有因巫祝通神一事牵连卢子逸的家属,而是将他的尸首还给了卢氏宗祠。卢相在承天门迎接皇帝时便谢了恩,随后二人一同去了太和殿议事。

待卢相出来后,悬置数日的国子监祭酒之位有了定准,陛下一纸诏书任命了卢氏嫡系之人。

国子监祭酒是从三品,多为大儒担任,统领官学,和礼部一同负责科举的一应事务。其所代表的儒学权威、制定引导的风俗礼教,往往能够影响朝野。是以国子监祭酒的位置可是个香饽饽,有不少人盯着。

新帝默认卢子逸因触怒上天而惨死,顺理成章更换了禁卫军首领,可同时将国子监祭酒之位给了卢家……这打一巴掌又颁下赏赐的做法,实在让人摸不准贺兰玥的真实态度。

另外,贺兰玥又亲自提拔刑部侍郎苏衢为刑部尚书,修订补充新律。

他不喜繁文缛节的道义说教,人性本恶,刑名之术才是既利落又兼具美感的。

瞧瞧,关于封妃一事,谏官又发表了想法。然圣谕已出,怎有让皇帝收回的道理?所以他们只得从封妃仪式上入手,建议从简,无需铺张浪费。

贺兰玥不发表意见,只是命令钦天监尽快挑出良辰吉日。

封妃仪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与此同时,洛邑也迎来了牡丹盛开的时节。

自绥朝立国以来,贵族盛爱牡丹花,此花的地位非比寻常,作为都城的洛邑更是广植牡丹。

此时此刻,宫中最忙碌的地方莫过于尚仪局与司苑司了。由皇室举办的牡丹宴将至,此乃太祖时期便留下的传统,邀众人入宫共赏牡丹,配以“斗花”、牡丹宴饮一类的活动,很受贵圈欢迎。

江芙也收到了一份正式的宴帖,是从太后的宁寿宫发出的,自然不能拒绝。

说起来太后之前对她的态度大概是淡漠,只当她是透明的。一个才人能够左右的事几乎为零,也构不成什么威胁。

可如今不一样了。

皇帝给了她权力与地位,很多东西都悄然随之变化。

世家大族的女子自小便学习如何管家、如何维系社交圈子,以此为主要生活。江芙没有身为现代人的优越感,只觉得无论古今,都有许多不易之事。

牡丹宴一年一度,此次设在了太液池旁的熙庆宫,这里提前一日便被装饰得花团锦簇。面对这样的盛会,参与者也不可能仅仅怀着赏花聊天的心思。

对于未知事物,江芙秉持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依旧挑选了套明亮的衣衫,配戴花钗与珍珠,晕染着桃花一样的妆容。

“娘娘,今日佩戴哪朵牡丹?”宫婢托着一盘深浅不同的牡丹,在妆台边询问。

牡丹宴特有一项名为“斗花”的游戏,即出席的女子无论婚配与否,均可佩戴一支新鲜牡丹。宴席结束时,再由几位德高望重的命妇评出今日最艳丽的牡丹花,胜者可获得赏赐。

这项评比并非单纯看花,戴花之人的谈吐、礼仪等都在考量之内,每年夺得头筹的女子都会留下美名,在京中风光一时。

皇宫里提供的牡丹花自是上乘,江芙扫过这些含苞的、盛开的花朵,摇了摇头:“只用珠钗即可。”

参与这种活动太累了,她只想平稳度过牡丹宴。

巳时过半,江芙来到了熙庆宫。这里是女眷席,由太后主持。男子的宴饮则是安排在外宫,由皇帝亲自出席。

熙庆宫的牡丹宴设在临水处,九曲回廊,楠木桌案。空气中充满自然的花香,衣香鬓影,丝绸系牡丹于阑干,落花流水,玉砌亭台。

江芙朝中央的太后行了礼,便回到了席间就坐。即便封妃仪式还未进行,芸婕妤还是坐在她的下首。

卢芸姣今日斜簪一朵二乔牡丹,同枝开出了红粉两种颜色,甚是引人注目。

举目四望,尽是形态各异的名贵牡丹,魏紫、姚黄、赵粉、豆绿……以及鬓边戴花的贵女们。

夫人们已经开始相看未来儿媳,时不时掩唇交谈。

太后身边卧着一只神态疲倦的橘白狸猫,正在与太妃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金丝虎也上了年岁,宴还未开便困了。”太妃望着狸猫回忆着,“我还记得它幼时最喜玩闹。”

“可不是,有回它爬上树不肯下来,把朝华急得直哭,连捕鱼的网子都拿去了。”太后拍了拍金丝虎柔软的肚腩,眉目慈祥:“莫急,等吃食端上来它就精神了,和从前一样。”

朝华公主是太后的小女儿,受尽万千宠爱,在宫里如珠似宝地长大。只可惜五年前因病薨逝,年仅十四。

听到太后提及已故的朝华公主,太妃不敢再多言,只低头应是。

乐声渐起,佳肴也陆续端了上来。

牡丹饼金黄酥脆,牡丹花露酒浓郁清香,鱼脍旁配了牡丹酱,就连炙羊肉也被牡丹花瓣装饰……全然一场牡丹盛宴,馥郁精致。

台上的两个伶人身着霓披,舞步摇曳生姿,正在跳霓裳羽衣曲。中原的柔美与西域的胡旋结合,乐曲由缓转急,她们整齐划一,摇曳生风。

江芙的后背被人轻轻戳了戳,她回头,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淑妃娘娘,你还记得我吗?”高马尾的女子五官飒爽,一身红衣骑装,头上插了朵碧绿牡丹,腰带上挂着几枝大红牡丹,探着上半身对江芙自我介绍:“我姓苏,名讳庭仪,我们见过的。”

随着她父亲苏衢升任刑部尚书,她在牡丹宴中的位置也靠前了许多,都能近距离接触皇帝的妃子了!

这个人江芙确实记得,宣读封妃圣旨时在场,还总是打量自己。

江芙点点头,身子微微后仰。

“你这样好看的人,今日怎么不戴牡丹呢?”苏庭仪疑惑道,很快又恍然大悟:“啊,险些忘了你不是绥朝人。京中牡丹宴,女子都会佩戴自己喜爱的牡丹花,寓意韶华永驻,富贵绵延。”

“我知道……”江芙还没说完,便被苏庭仪的动作打断。

她将自己身上佩戴的牡丹摘下一朵,簪在了江芙坠马髻旁:“这就对了!”

这样艳丽的红色放在一般人身上未免俗气,可点缀在江芙发间却刚刚好,衬得人唇红齿白,光彩夺目。

霓裳羽衣曲进入尾声,左侧的伶人却脚步一空,动作慢了半拍。这在台上十分明显,太后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舞曲结束,芸婕妤低声吩咐内侍将那伶人带去掖庭狱打板子。

三十大板……江芙依稀听见了数量。她抬头看那伶人纤弱的侧影,三十大板下去,恐怕不死也要残废。

芸婕妤笑得温婉可人,仿佛刚才的事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插曲。此次牡丹宴是太后令她辅助操办,为了压过江芙的风头,一点错漏都不能容许,她自然有权处置不中用的人。

伶人经过坐席最边缘,无助地回头看,正巧与江芙的目光对上,之后便被粗暴的内侍踩伤了脚腕。

霓裳彩衣,步子趔趄。

玉牒、奴籍,离得这样近,如此不一样。

权势当真是很好用的东西啊。

江芙示意自己的宫婢附耳来听:“你去掖庭狱传本宫的话,不要真的打那伶人,做个样子即可。”

宫婢领命退下。

无论是婕妤打死一个伶人,抑或淑妃娘娘饶其一命,都是合理的。

卢芸姣并未听到江芙对宫女所说的话,站起来向太后介绍下一个环节:“姑母,往年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