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霍央死了。”
应如愿将牢房里发生的事简单地给秋萤描述了一遍,秋萤像听见一个人长了四只耳朵一样,惊讶地睁大眼睛,沉默良久,她才问:“你是担心我哥哥成为第二个霍央?”
应如愿盯着她,没有说话,不说话的意思,通常都是默认地意思。
秋萤的心忽然怦怦跳起来。
自从她知晓尤解尘做了那些坏事后,她对他已没有信心。他好像一个随时都会变坏,随时都会捣蛋的孩子。
心里虽如此想着,但她还是轻轻摇头,替他辩白:“哥哥他不会的。”
应如愿道:“我也希望如此,可是……”
话音犹未落,只听门“吱呀”一声打开,尤解尘淡淡的嗓音传来:“没有可是。”
应如愿转头看他,忽然站起身,用一种又讽刺,又好笑的语气道:“原来你还喜欢偷听墙角。”
尤解尘微微一笑:“原来你也喜欢说人坏话。”
应如愿道:“你不会?”
尤解尘道:“我不会。”
应如愿道:“那再好也没有了,你打算怎么做?”
尤解尘看向秋萤,微微一笑:“带妹妹回家。”顿了顿,又对应如愿道:“天要黑了,我劝你最好也赶紧回家,免得跌了跤,流了血,就不好了。”
秋萤听他话中有话,忍不住问:“回哪里的家?”
尤解尘温温一笑:“回那个有鲜花,有热酒,有饭菜,没有腥风血雨的家。”
应如愿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旋即道:“那你早些带她回去罢。”一语未毕,转身就要走。
秋萤忙叫住他,对着他的背影道:“你要去哪里?”
应如愿道:“带妹妹回家。”
秋萤疑惑道:“谁?”
“兰妹妹。”
02
这是一间小小的尼姑庵。
尼姑庵院前,池塘里荷叶正绿,数尾红色小鲤穿梭叶间,倏忽远去,院后的几株梅树却已凋零。
尼姑庵里只有三个尼姑。
一个老尼姑,一个中尼姑,一个小尼姑。小尼姑负责照顾应兰饮食起居。
应兰住在后院一间窗明几净的小屋里,窗外正对着梅树。
秋萤见到她时,她正在吃一碗茶泡饭。
她苍白的脸已圆润起来,好似像树上刚长出来的红苹果,但她的肚子却仍是扁扁的。
她见到秋萤时,先是愣了愣,旋即端着碗,“咚咚咚”跑过来,眨眼问她:“吃饭好吃……你也吃……你也吃……”
秋萤的心沉了下去。
她总算知道应兰为何胖了一圈,若一个人心情好,又吃得下饭时,通常都会长胖的,而世上最快乐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痴人,一种是智者。
应如愿几不可察叹了口气,面露忧色。
“那日兰妹妹跑出去时,我便暗中跟上她。她一时记得我,一时又不记得,一时哭,一时又笑,说要找他的夫君。我没有法子,只得先将她带来这里,劳烦小师父代我照顾。“
秋萤抿了抿唇,问:“那兰姐姐肚子里的孩子……”
小尼姑闻言,垂下戴着帽子的圆脑袋,有些自责地道:“有一天,我们正在诵读早课,忽然听见院子有人喊救命,我一听到便立即告诉二位师父,我们三人急急赶来,女施主已掉在荷塘里了……”她一面说,一面拍拍胸脯:“我们三人废了很大的力气,才将她救上来哩,只是……”
说到这里,她忽然低下头,双手合十念了句:“南无阿弥陀佛。”
秋萤听着小尼姑说话,只见应兰嘻嘻哈哈地盯着她,一根食指指着她,嘴里喃喃地不知说着什么,心下十分不是滋味,干巴巴对应如愿道:“我们须得找个大夫替兰姐姐瞧一瞧,说不准就好了。”
应如愿点了点头:“嗯,我先送兰妹妹回家去。”
秋萤道:“那你呢?”
应如愿脸色黯然:“且行且计较。”
秋萤心下一动,看向尤解尘,试探地道:“我也想回去瞧一瞧,不如我们一道去,然后再回家,如何?”
尤解尘温温一笑:“我正有此意。不过,你与应兄先行一步,我随后就来。”
秋萤道:“你要做什么?”
尤解尘摸摸她的头:“奶奶年纪大了,不宜跟着我们奔波,我须得先派人将她平安护送到家,安排好一切,我才能去找你。”
秋萤闻言,点了点头:“还是哥哥考虑的周全。”
02
应如愿说什么也不肯踏进家门一步。他就是这样的性子,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就算有一万只箭对着他,他也绝不会去做。
彼时,秋萤问他:“你是因为怕连累舅舅,所以才不回家么?”顿了顿,又安慰道:“你放心,霍……那个大奸贼已经死了,我哥哥绝不会伤害舅舅们的!”
应如愿苦笑了一下,摇摇头。
他不愿回家,只因自己死活不成亲,气得父亲病了几日,心中愧疚。他一直觉得,一个人若受了家庭的恩惠,就要为家里做些贡献,可他既不愿意做生意,也不想安安心心的当大少爷,成婚生子。天下大乱,灾害连连,敌军又虎视眈眈,大厦将倾矣,他有什么心思安享尊荣?
此次刺杀霍央,也多亏了兄弟们暗中相助。
他现在却不敢把霍央已死之事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