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元年,一场日食之后,在大汉各地游历拍摄的李·导演·摄像师·剪辑师·云游散人·历史记录者·诗筠销声匿迹,许久都没有再听到有谁被采访的消息。
现任天子刘宏感到格外的焦虑。
在她各处拍摄的那些年里,拍过先帝、豪族权贵、初入仕途的官吏、卖瓜的瓜农、家里做编织的商贩、吃不起饭的平民……
偏偏自己这位现任皇帝,连登基大典都没有拍过,后来除宦乱,平羌乱,竟也没有采访?!
尤其在得知一些平民都被采访过三次以上,他更焦虑了!甚至动了将人逮捕过来,强行给自己拍一段的想法。
“难道朕太过平庸了?”刘宏亲政这些年,对大汉局势也有所了解,他知道大汉处于一个下行状态。为了自己能得到拍摄,影像流传后世,也为了救国,他灵机一动。
哎?朕有个主意。
前些年既然已经标价卖官,且收益不错,那不如再多卖一点,将三公九卿以天价卖出去,然后再标个年限,如此反复卖了再收回再卖,就能无休无止地赚钱下去,有了钱,大汉不就又能繁荣了吗!
过了两年,财政收入表面上还挺好看的,刘宏有了很多钱修建行宫玩乐,大臣们也很积极的买官,岂不就是双赢?朕果然有能耐!
久而久之,本就对刘宏统治不满的清流名士们私下多有怨言,逐渐演变成公开的批评批判,都说天子无能亲信宦官,所以必定没有什么大作为,不仅得不到拍摄,还把摄像师给气走了。
刘宏忍无可忍,将这些人全部逮捕禁锢。批评的声音消失后,大汉的发展情况并未好转。
是年,光和七年,二月。
和往常一样在宫中耍乐的刘宏得到了一份密报,告密者名叫唐周,自称是大贤良师张角的弟子,要告发张角等人的谋逆之心,已经约定三月同日起事,均头戴黄巾作为标志。
这让刘宏更加破防了,张角有谋逆之心便是乱贼!而这个乱贼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被采访的传闻,所以张角到各地布施传播教义的时候,当地官府都没有什么反应,认为他是在教化百姓,自然十分有利于统治,因此张角也的确像是个栋梁。
与密报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份刘宏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消失六年的李·导演·摄像师·剪辑师·云游散人·历史记录者·诗筠再次出现了,就在巨鹿县。
而巨鹿县,此时乃是张角等乱贼的根据地。
“混账,混账!他们竟敢反朕……”刘宏愤怒不已,突然被一股恐惧包围,难道自己没被拍摄,而消失已久的李诗筠却去拍摄将要起事的张角,难道……难道自己要被他们杀入皇宫,取而代之?
念及此,刘宏立刻下令各地逮捕绞杀太平道教众,且很快就根据告发信息逮捕了一名核心成员,当即在雒阳处死示众示威。
而在多年没得到拍摄的怨恨和面临叛乱的愤怒恐惧三重情绪的交错下,刘宏干脆下令:
“云游散人历史记录者李诗筠已经亡故多年,其身份尊贵,各州郡若有发现冒充者——
“就地格杀。”
二月本该是逐渐向暖和去,然而东汉三国时期正处于小冰河气候,仍旧是冷得人直哆嗦。
站在巨鹿县某城寨口的李诗筠不由打了个喷嚏,虽穿了羽绒服还是受不了这嗖嗖嗖的冷风。这些天在巨鹿一带转悠但没开机,先要配合国家做一些时空上的测试,确定后才开始行动。
她手里就拿了一个便携式手持录像机,一个斜挎包,轻装简行,一如既往。
李诗筠从斜挎包里掏了掏,确定国家特殊分配给她的武器在,子弹不多,只给了20发,不过这种威慑力,也足够了。
斜挎包里还装了一些急救药剂,和零食饼干,以及一份自热盒饭、一小桶泡面,这是她今天提前准备的工作餐。
天知道她已经多久没吃过现代的饭菜了,自从为数不多的存款花光后,只能蹭古人的饭,纯天然无任何科技添加!但难吃。
她查看了一下系统面板的声音设备,确定和系统所绑定的笔记本电脑是处于即时通讯状态。
“喂喂喂,能听到吗,我现在开始拍摄,有没有画面。”李诗筠打开手持摄像机,对准了城寨拍摄镜头。
与此同时,某一个摄影棚内,空地上摆放了一张会议桌,几乎密封的棚内灯也全部熄灭,桌子最前面摆放着李诗筠那台笔记本电脑,此时正连接着投屏,白色幕布上的画面正是遥远东汉时李诗筠所拍摄的画面。
会议室内是竞标选拔出来的影视圈各个专业人士,以及国家特别安排的四位历史专家,将为拍摄提供实地拍摄以外的一切场外指导。
之所以不去实地协助,是因为和李诗筠实践穿越的那位刑警和考古教授,目前出现了一些身体不适,还在住院观察,初步判断为呼吸了东汉空气导致的,虽没生命危险,在不确定其中的具体原因前是不会贸然再让人一起穿越的。
因此,在系统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这个摄影棚。左边的门连接21世纪,工作人员可以正常开启关闭。右边的门连接李诗筠所在的时空,只有李诗筠能打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进行实地支援。
>“可以听到的,画面也很清晰。”
得到了指导组的确认后,李诗筠举着摄像机继续往前走。
城寨外面搭建了箭楼,用于望风和防御,镜头扫去,可以看到一个悬挂着的头颅,应该是被黄巾军所杀的当地官吏。
“嘶……”李诗筠立刻移开镜头。
同时,耳机里传来导演急切又不敢生气的请求:
>“对着人头拍特写,突出黄巾军这伙反贼的残忍。”
紧接着,耳机里又传来历史专家的反驳声:
>“拍摄者作为观察角度应该中立客观,张角是被逼迫起义的底层劳动人民,不能简单得用反贼来形容。镜头对准他们被压迫的现状!”
>“教授,我当然明白辩证史观,但影视制作这一块是需要互相代入的……”
然后耳机里就充斥着影视人和历史人的争执声。
“……”李诗筠摘掉了耳机,等他们吵完了再沟通吧。
摄像机往箭楼的位置拍摄过去,可以看到站岗的人穿着破旧的麻布衣物,头上系着一条黄巾,面色黧黑一看就知道是种地的农民。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人手里居然拿着一副望远镜。
李诗筠有点印象,这是她第一次采访张角的时候赠送出去的。当时的张角还不是道士,为了能够将故事扭向正规,她只好冒充神仙说要传他千里眼的法术,就送了个望远镜。
冷风一阵,地面黄沙滚滚。
放哨的黄巾教众看到了门口服装古怪的陌生人,大喊一声,便冲出来好几个头戴黄巾的人将李诗筠围起来,他们手里拿着的兵器十分简陋,很容易看出来大多数就是农具,尖锐,且锈迹斑斑。
东汉的破伤风镰刀!威慑力拉满。
但就在他们无意对上镜头的时候,一瞬间就有一种认知。哪怕从未见过这个东西,此刻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摄像机!
那么,这个衣着古怪的陌生女子,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李·导演·摄像师·剪辑师·云游散人·历史记录者·诗筠!黄巾教众们不敢置信,消失多年的剧组竟来到此地,难道说他们起事大成?
也是,也是,毕竟他们的领头人大贤良师张角可是在很多年前就得到过采访的,还被赠送了千里眼法宝。
这一个猜测让教众们很是激动,立刻就带着李诗筠走进了城寨里。
说是城寨,更像是一个法坛。走进去后第一眼就能看到个搭建起来的祭坛,此时正有一个穿着破烂道袍的人正在上面开坛做法祈祷,周围跪了一地信众,排着队领取大贤良师赐予的符水。
张角领导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形式农民起义,可当将他放在《三国》这个故事里的时候,只是一个配角。所以李诗筠只采访过他两次,上一次采访对她而言在几个月前,对张角而言已经是十几年前。
李诗筠将镜头对准张角,一步步走上祭坛调整机位。想起如今有专业指导,又重新把耳机戴上。
里面传来导演急切的声音说:
>“仰拍视角,对!表情特写,对!然后再拍一个祭坛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