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杨振说到做到的风格,在京航的领导眼里,已经可以算是公认的定论了。
所以正当国内外各大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还在热烈讨论着发表在《自然》上的那篇论文时。
京航材院这边,就已经在杨振的隔空调度下,完成了对石墨烯的实验室制备。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实有很多种。
比如机械剥离、氧化还原、取向附生、碳化硅外延、赫默法、化学气相沉淀等。
机械剥离最简单,当初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用胶带,在石墨上撕出了石墨烯,说起来也算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剥离。
但是显而易见,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制备微米大小的石墨烯,但可控性却是很低的,想要实现大规模的合成极其困难。
即使它操作简单,得到的石墨烯,也能保持完整的晶体结构。
然而低效率的现实,终归是与工业化量产相悖的。
倒是后来国内发明了一种绿色剥离技术,通过“球-微球”间柔和的滚动转移工艺,实现了少层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层数为3·8±1·9。
但杨振这会儿,肯定是不会把这个给拿出来的……
氧化还原也不复杂。
就是通过使用硫酸、硝酸等化学试剂,以及高锰酸钾、双氧水等氧化剂,将天然石墨氧化,增大石墨层之间的间距,在层之间插入氧化物,制得氧化石墨。
然后再用水清洗,对其进行低温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粉体,再通过物理剥离、高温膨胀等方法,制造出来氧化石墨烯。
最后用化学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得到石墨烯。
这种方法,在操作上也比较简单,产量也高。
但是质量不行,使用的强酸也存在很大隐患,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对环境污染很大。
更不要说,这种石墨烯会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非常易于改性了。
所以这对于品质上的控制,就天然存在一种极大的弊端。
至于其它几种,自然也是各有各的缺陷。
有的厚薄不均匀,有的对设备要求太高,有的成本投入过大,有的,则必须附着在宏观器件中,才会有使用价值。
反正就是优缺点不一,各有利弊……
材院的项目组里,杨振一边走着,一边对各个实验组的不同比对试验,做着介绍。
老路陪在徐副校长身边,两只手叠在微胖的小肚子上,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徐校长陪同的,则是清大的杨镇宁教授。
这位主儿,可不是一般人物,人家是中美两国的科学院院士,国际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都做出过里程碑式的贡献,是曾经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如今老爷子已经85岁高龄,也早就已经回国定居了。
但却至今还担任着清大高等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和教授,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实在令人钦佩。
杨振不是他的粉丝,但不妨碍对其心生敬仰。
所以,在徐校长的要求下,才担任起了介绍的工作。
杨镇宁精神头还不错,看上去态度也很温和,话不多,但每每都能点到紧要处,由此可见,那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应付的。
也就是杨振是個开了挂的,真要是换做老路,估计都能被问到怀疑人生了。
因此两个人一个负责讲解释疑,一个偶尔问上那么一两句,几个来回之间,谈性就慢慢给烘托起来了。
这种高手之间的过招,不懂的只能听的一脸懵逼。
但是真要是水平到了,那可就真的是受益匪浅了,就跟小说里,那种观看高手对决时,可以领悟到很多心得体会一般无二。
反正物理学院的高德天教授,就听的如痴如醉,满脸的红光。
至于老路……好吧,还是装作看不见的好。
“所以你们认为,石墨烯是可以利用生长基质原子结构,去种出来?”
“不是认为,而是已经有过证实的例子了,目前还在验证的,其实是碳原子在渗入钌的最佳温度值,以及冷却的阈值。”
“哦?那底层的石墨烯和钌的相互作用,会不会因此而出现黏合,以至于影响到碳层的特性?”
“那倒不会,因为钌吸收的碳原子随着冷却,是会浮到表面,形成镜片性质的单层石墨烯的,等第一层覆盖之后,第二层才会开始生长,然后恰好,就能借助您老提到的相互作用力,实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