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十一月,杨昭的工作强度慢慢提升,手里经常是这个活没做完又来一个新活。熬夜、加班都是常态,这些他们都能接受,最难熬的是杨昭经常出差,杨昭最近新接手了一个项目,跟博物馆合作,开启文物可视化修复活动,出差成了家常便饭,随着活动的深入,出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聚少离多的日子,拉长了两个人的距离,也加深了两个人的思念。
又是一次出差,杨昭一直在卧室收拾自己的箱子,杨昭这次去长沙,新接手的项目有很多细节需要对接,清单列了满满一面,她估计这一次要去很长时间。
杨昭拿出了一个更大的行李箱,收拾好东西,上楼,她去工作室找正在回复网友信息的陈铭生。
“陈铭生,我们出发吧。”
陈铭生抬头看了一下时间,“还有5个小时才起飞,你今天要走这么早吗?不能多陪我一会儿。”
“我想去趟商场。”
“去商场?你是要买什么东西吗?”陈铭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我想给你换个手机,”杨昭拿起了陈铭生放在旁边的老款按键手机。“你这个老古董,都用多长时间了?”
陈铭生乐了,“没坏,还能用。”
“换个智能手机吧,我想你的时候,还能视频,你还能给我发个照片。”
陈铭生狠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说:“行。”
杨昭把陈铭生的拐杖塞给他,大力给他从椅子上拽起来,“快走。”
“等一下。”陈铭生拐杖点着地板,突然停住了。
“咋了。”杨昭回头看着陈铭生。
“饭还没做呢。”陈铭生故意不紧不慢。
“不做了,出去吃,赶紧去买手机。”陈铭生的拐杖刚点到地上,就被杨昭超大力地往前一拽,拐杖在地板上一滑,陈铭生一下没站稳,幸亏杨昭眼疾手快,一把给他捞住才没摔倒。
“没事吧。”杨昭上下打量着陈铭生看。
陈铭生看着杨昭表情180度的变化,突然就笑开了,“你看看你急的,差点给我拽一跤。”
“吓我一跳。”杨昭一个拳头锤在陈铭生肩膀上。
陈铭生继续在一边乐,“不应该是你给我吓一跳吗?”
杨昭佯怒看着陈铭生说:“快出发。”杨昭把拐杖重新递给陈铭生。
“好好好,你先走,你别拽我,我自己走得更快。”陈铭生边走边乐。
杨昭有点可爱地瞪了陈铭生一眼,气鼓鼓地出门。
商店里,陈铭生很快就选了一个样式功能都比较普通的智能手机,他一向没有很强的物欲。买完手机,两个人找地方吃饭,杨昭从拿到新手机就开始一个一个给陈铭生安装软件。
饭桌上,杨昭一边吃一边摆弄,从旧手机里面取出来手机卡,然后摆弄陈铭生的通讯录,最重要的是,她给陈铭生申请了一个微信,然后添加自己的好友。
到达机场的时候,他终于把手机摆弄的差不多了。陈铭生送她到国内出发的大厅,办好行李托运和登机牌,就要准备安检了。
“去吧……”陈铭生轻轻搂了一下杨昭的腰,他不习惯在人多的地方过于直接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杨昭踮起脚,在陈铭生的脸颊轻轻亲了一口,“回去给我发微信。”
杨昭背着包,恋恋不舍地往安检的地方走,她一步三回头,每次回头的时候,就看见陈铭生穿着黑色的夹克,站在原地,一只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笑着对她挥挥手。
等杨昭过了安检,杨昭回头,巨大的行李安检仪甚至有点挡住她的视线,她还是看到陈铭生还是那个样子,穿着黑色的夹克,站在原地,笑着对她挥手。
这一眼,杨昭看了很久很久,她太舍不得陈铭生了。
杨昭的性子一直很清冷,杨家的处事方式,也很淡化亲情,但是陈铭生却给了她巨大的家的归属感,每次回家,家里的饭菜,一事一物,都让她深深眷恋。
不知道什么时候,杨昭发现,出差回去的时候多开心,离开就有多不舍,这一刻,她太舍不得了。
陈铭生也发现了杨昭停下的脚步,他往前走了两步,这时候,陈铭生指了指手腕,示意她别忘记时间,她才笑着,转身离开。
等陈铭生走到停车场准备发动汽车,他口袋里面的手机响了,换了新手机,他还有点不适应,拿出来,看到绿色的图标上面有一个标着“1”的红色的小点点,他准备点开。就在这个时候,手机又响了一声,上面的红色小点点,变成了“2”。
他点开,看到列表里面有一个标着“昭”的名字,点开,他看到了杨昭给她发的微信。
第一个是一张图片——人潮涌动的登机口,很多人在排队,旁边的电子信息栏显示航班的目的地和航班号。
下面是杨昭打的文字“我准备登机了,你回去开车慢点。”
陈铭生坐在车里,摆弄了一会儿,回复了一个字“好。”
晚上回到家,陈铭生洗了个澡,杨昭不在家,他比平常更早上床准备休息,这时候,手机响了。
昭:我落地了。
陈铭生:好,有人接吗?
昭:有的,估计40个分钟能到住的地方。
陈铭生:好,到了跟我说。
昭:嗯
陈铭生回复信息的速度不算快,杨昭能想到他可能新手机还玩得不够熟悉。
陈铭生躺在床上,虽然已经有点累了,他还是没睡着,窗外,是安静的夜,他看着旁边空空的枕头,他也在黑暗中将对杨昭的思念缓缓抒写。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铭生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第一时间打开,是杨昭发来的一个小视频。拍了一段自己住的酒店房间,干净整洁,窗明几净。
下面还有一条绿色的长方形,点开,小喇叭传出了杨昭的声音:“我到啦,住的地方还不错,陈铭生,你睡吧,晚安。”
陈铭生:你也早点睡,锁好门
昭:好
回完信息,陈铭生把杨昭那条6秒钟的语音听了好几遍,然后熄灭了手机的屏幕。
第二天,杨昭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日程排的很满,等深夜回到酒店,杨昭又不忍心打扰陈铭生休息了,一来二去,就到了周末。
周六早上,杨昭没有工作安排,她睡到自然醒,然后给陈铭生开视频。
视频响了几声,陈铭生接通。
杨昭睡眼惺忪地窝在床上,她看见陈铭生已经穿好了衣服,像是准备出去“陈铭生,你在干嘛?”
陈铭生接到视频慢慢悠悠地晃到沙发上坐下来,“我准备去游泳。”
“我不在家,你都在干嘛?”
“跟之前一样,工作,吃饭,睡觉。我前几天去游了两次泳。”
“陈铭生,你安排的还挺好的。”
“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什么事。”陈铭生笑了。
“陈铭生。”
“嗯。”
“你想我没?”杨昭眼睛透过屏幕,看着陈铭生。
“想了。”陈铭生想都没想,立刻说出口答案。
“这还差不多。”杨昭笑得很满意。
“你今天呢?还要工作一整天吗?”陈铭生惬意地靠在沙发上,看着屏幕那一端的杨昭,露出了一个暖暖的笑。
杨昭伸了一个懒腰,“今天歇一天,准备和这几天一起工作的一个小姐妹一起去长沙玩一玩,上午去橘子洲,下午去湖南省博物馆,晚上去尝尝湘菜。”
“挺好的,别太累,逛累了就回来,明天还有工作。”
“你也是,天冷了,怕你腿不舒服。”杨昭想了一下又问:“微信研究好怎么用了吗?”
“嗯。”
杨昭笑了,“那好,晚点等你分享照片,我要起床啦。”
两人依依不舍地再见,然后各自开始自己的生活。
陈铭生来到游泳馆的更衣室换衣服。上次他在游泳馆门口的体育用品商店闲逛,给自己买了一个不错的泳镜,外加一个黑色的泳帽。今天把新装备戴上之后,越发显得专业,他在镜子中仔仔细细打量了一下自己,就在他撑着拐杖准备锁柜子的时候,他又重新把手机重新拿出来,把照相机调成前置摄像头,拍了一张照片。
陈铭生看了看,照片有点没拍到自己上半身健硕的肌肉,他又重新调整角度,新拍了一张,然后很满意地给杨昭的微信发过去。
杨昭到了橘子洲,就看到了陈铭生发过来的照片:他戴着黑色泳镜和泳帽,赤裸的上身能看到根根流畅的肌肉线条,陈铭生的脸上没有表情,好像是故意在装酷。杨昭看了,忍不住笑了,低低地对着屏幕说了一句——“傻样”。
杨昭也举起手机给陈铭生发了一张橘子洲头和主席的合影,并配上文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陈铭生游完泳,看到了杨昭的照片——杨昭站在巨幅青年主席雕像之前,秋风扬起了她的头发,迎着光,她嘴角微微上扬,看起来虽清冷,却也美得动人。陈铭生把照片放大,看了很久,然后坐在椅子上,跟杨昭聊天。
陈铭生:跟主席的合影很漂亮。
陈铭生:为什么是橘子洲头,真的有橘子吗?
杨昭笑了,低头回信息。
昭:橘子洲因为盛产橘子而得名,但是让它出名的还是主席的诗。
昭:真的有橘子,还有柚子。
杨昭抬手,给陈铭生拍了一张照片,橘子洲头秋风之中,近景的橘树上挂满累累果实,远处淡黄色的柚子也在沐浴阳光。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虽然没有特地等待,但是屏幕那端,总有一个牵挂的人,这种感觉很暖。
时间一晃,又到了下一个周六,杨昭出差了8天。这个周六杨昭没有休息,因为傍晚返程,今天需要把手上的所有工作好好收个尾。
等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才看到陈铭生发来的照片:一辆崭新的山地自行车,黑色的车身配上宽幅的轮胎,流线型的装饰显得很有运动感。杨昭很惊喜,忍不住给陈铭生打了一个视频电话。
电话接通,陈铭生正在家里吃午饭,他很放松的穿了一件灰色的卫衣,靠在家里的餐桌边上吃饭,杨昭看到他在吃炒米饭。
“中午就吃炒米饭了?”
陈铭生扒了一大口饭,笑着跟杨昭说:“昨天晚上剩的米饭,添个鸡蛋炒一下,我自己就随便吃点。你中午怎么吃?”
杨昭坐下来,拍了拍面前的工作餐,“我也有饭,看起来比你丰盛。”陈铭生抬头,是几样很精致的湘式小炒。
“杨昭,你今天晚上回来想吃啥?”
“我应该会在飞机上吃,不用专门给我做,太麻烦了。”
“我给你准备点,没事。”
杨昭笑了,她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说:“面条。”
“行,”陈铭生继续吃饭,两个人都吃着自己的饭,对着小小的手机镜头,却像陪在彼此身边一样。
杨昭喝了一口咖啡,开口问:“陈铭生,买新自行车了。”
“嗯。”
“怎么突然想买自行车?”
陈铭生三下五除二地扒完碗里最后两口饭,靠在餐椅上,准备跟杨昭好好聊,“杨昭,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游泳见到的大叔吗?”
“嗯,记得啊。”
“跟你说,我上次碰到他了,我们比试了一下。”
“是吗?你们谁赢了?”
“当然是我,”陈铭生笑了,带着一份小小的得意,“今天我又碰到他了,游完泳,他邀请我去他店里坐坐,你猜他是干什么的?”
“干嘛的?不会是开出租的吧。”
“开出租……哈哈”陈铭生笑了,“大叔姓李,我就叫他李哥,他是开车行的,还是辽城一个业余骑行队的队长。我们聊了一上午,我感觉还挺好的,最后,我买了一辆车。”
“是吗?那我今天晚上回去就可以看到你的新车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