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好安刚把东西放回家就连忙去找田桂。
自从上次一起偷偷摸摸地劁猪后,她俩关系更好了。
果然一起偷偷做“坏事”更容易拉近距离。
“好山上有这个吗?”好安拿出灯笼草的果子问道。
“有。”田桂只扫了一眼便肯定道。
“多吗?”
“到处都是,但这个不能吃。”田桂看着好安强调道:“它只是和浆果长得像,我小时候也当成浆果还摘过,其实里面都是籽,没法吃。”
“这个我知道,但我想摘点。你知道好山上哪处长得多?”
“哪处多我还真不确定,但你要的不多的话我家就有。”说着田桂领着好安来到猪圈前,指着一旁的草说道:“都是。”
猪圈旁的灯笼草长得极为茂盛,椭圆的叶子间,缀着一个又个绿灯笼样的果子。
是这个,没错。
好安万万没想到这东西可真不挑地方。
“但它还没熟,你这个熟的哪来的?”
“我买的。”
田桂眼里露出一丝复杂,随即又变为释然,拍了拍好安的肩膀,说道:“没事,再过十来天就熟了。你要是喜欢我家的都留给你。”
————
“姐姐,这是什么?”好昕一进家门就看见门边一堆果子。
“能变成好吃的东西。”好安坐在院子里把灯笼草和木馒头切开取籽。
这两种果子的籽都是做冰粉的原料。
灯笼草也叫假酸浆可以做透明的冰粉,木馒头可以做浅黄色的冰粉。
二者颜色不同,好安便将他们分开了。
很快桌上果皮一点点变多,果子一点点变少,十多斤的果子不知不觉就取完籽。
取完籽还要晒,好安的手刚放下勺子,一阵酸疼席卷整个手臂。长时间同一个姿势,她的手又酸又疼。
好安缓了好一阵子才端动盆。
一竹筐的果子,取出来的籽加起来连一个盆都没装满,等晒干后,估计更少了。
好安连桌子上的果皮都没打算扔掉,准备拿了一块扔到鸡圈里,试试鸡吃不吃。
次日早上,好安天没亮便醒了。
来到县衙门口,她远远的就看见一汉子蹲在那,手里拿着大饼在啃。
二人很快办完契书,好安付了两百文的定金。
“你们那要是有什么其他果子或者特产可以一并带点来,有我要的我就收。”
“行。”
汉子名叫刘树林,定南府石吉县刘家沟人。
刘树林捧着契书乐不停。他要赶紧写封书信回家,让家里先张罗起来。原本还打算探完亲后在姑姑家多留几日,现在怕是不行了。
“你可以带点木馒头、核桃、四眼果的苗来吗?大一点的苗,我额外付钱。”
好安昨晚睡觉前仔细想了想,她以后要做这类生意,原材料握在自己手里才稳妥。灯笼草好说,主要是其他三样,就是不知道这里种不种的活。
刘树林抬眉想了想,说道:“你们这冬天下雪吗?”
问到盲区了,好安只好模糊道:“不确定。”
“木馒头应该可以,但是四眼枣可能不行,四眼枣怕冷。我下次来的时候可能是一两个月后了,你们这应该变冷了吧。”
“带着吧,能不能活都要试试才知道。”
“行。”刘树林点点头。
————
好安签完契书就早早回来了,因为院子里还晒着东西。
今天虽然天气很好,但她还是有点不放心。
她轻轻抓了抓果籽估摸着明晚就可以收了。
刚刚她回来的时候正巧看见李叔家有人进出。
她这几天还没想好用什么东西给客人装冰粉。
瓷太贵,罐太沉,一直没寻到合适的。
李叔的巧手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只要你能说出来,他就能做出来,去他家逛逛有说不定有什么新发现。
“安安,快进来坐下。”李叔媳妇刘三嫂正在扫地上的竹屑木屑,“家里还没收拾好,有点乱。”说着把好安拉倒唯一的扫干净的地方坐下。
“我来找李叔买点东西。”
“行,我去喊他。”
李叔没有在做东西,在堂屋里磨刀,听见媳妇的叫唤就走出来了。
“安安想买啥?”
李叔走到院子里一个与众不同小屋前停下,擦了擦手上的水示意好安跟过来。
这个屋子是专门给李叔放东西的。
“我想买个能盛水不会漏的。”好安边走边说:“不要太大,能装的水和碗差不多。”
李叔被好安的描述逗笑了,说道:“那不就是碗吗?”
好安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自己的描述好像就是碗,解释道:“碗容易碎,我想要个不容易碎的,最好再轻一点的。”
李叔停下手中动作想了想,说:“进来我给你找几个,看你有没有合意的。”
“行!”
李叔从架子上拿了几个碗摆到好安面前:“这几个看看。”
好安觉得大小都挺适合的便问道:“叔,哪个最便宜?我要的多。”
“这个。”李叔指着一个浅黄色的雕花竹碗说:“四文。”
“这是竹子吗?”好安看着上面的纹路不像木头。
“对,竹子皮削了。”
“这个一天能做几个?”
好安后天就准备去县里试卖,要不是果籽还要再晾晒一天,她明天就想去了。所以不仅要便宜,还要做得快。
“一天五六个吧,雕花比较费时间。”
五六个太少了。
“雕花费时间就不雕花,也不用削皮,只要上面不戳嘴,下面不戳手就行。”
“不雕花,不去皮的话,我一天能做二十个左右。”
“我先定二十个明晚来拿,行吗?”
“行,没雕花的话你就一个给两文钱吧。”
好安又买了两个带盖子的木桶和一个小竹筒,一个装冰粉,一个装竹碗,小竹筒装糖水。付钱时李叔还把她小竹筒的钱给免了。
————
第三天早上,好安并没有早起赶路,而是等太阳出来了才慢悠悠架着牛车朝镇子去。
这两天她一有空就跟好旺叔学驾车。虽然时间短,但她天份不错,已经有模有样了。
好安没有朝集市去,而是去了镇上唯一的书院。
她早就打听好了,这家书院不包饭食,学生们每天中午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