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大堂哥为人比较木讷,温温吞吞,和大伯像了九成的模样,她猜想,那封信该是族兄李长根借由大堂哥的口吻写的,这人早便听说极会读书,得山长看中也在情理之中。
翠屏连连点头,也不问李秋岁棉衣是给谁买的。
隔日一大早,李秋岁早早的起床洗漱好,这边吃过了早食,翠屏就进来了。
把拎来的一包东西往桌上一放,道:“姑娘,东西都齐全了,我问好了,胡老头今个儿的马车给咱们留着,还有些东西留在马车里。您看,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等你吃过了早食咱就走。”
跑了一个早上,翠屏没能顾得上买一口吃食,方才还没甚感觉,姑娘一说,真就有些饥肠辘辘了。
今日去书院也不知道回来早晚,不知道能不能得空去城东宅子一趟,翠竹就被李秋岁打发先去那边看看了。
……
……
松云书院在城西还要往西面走,因为在松云山半山腰上而得名,在银州乃至周边府城算得上极出名了。
据说山长是本土人士,二十年前朝廷亲点的状元郎,拒绝了入朝为官,回乡后办了这间书院。这么多年下来,书院走出去不少学生,如今许多都功成名就了,书院的名声越发在外了。
“姑娘,那便是松云书院了!”
李秋岁顺着翠屏的手指往车窗外瞧,隐约能看到一片房舍,和三三两两长衫青衣的学子。
“马车能直接过去吗?”
路算不上多宽敞,顶头若来一辆马车,想错身过去有些艰难。
翠屏也没来过这边,马车要是赶不上去只能徒步了,就说,“我去问问胡老爹。”
李秋岁点头。
翠屏和坐在车缘上的胡老爹嘀咕一阵,回来就同李秋岁说:“胡老爹说,别看在这里能看到书院了,真要徒步上去且要花费大力气呢,他送二公子来过,知道还有旁的路走,只是要绕一点路,那也比徒步要快许多。他让我问您意见呢!”
“绕路走。”李秋岁道。
难得有一日沐休,眼下日头都升起来了,自然是怎么节省时间怎么来。
到了书院写着松云二字的石碑旁,李秋岁领着翠屏下了马车。
就有学生扮的人朝这
边望翠屏笑盈盈走过去找人打问。
李长河还是李长根不拘是哪一个找到了一个人另外一个就用不着打问了。
李长河在书院里算是极其无名的那类人李长根就算如雷贯耳一类了。
被翠屏绊住问话的人十三四岁的年纪一身洗的发白的棉布长衫开始还有些不耐烦待听到李长根的名字显得极其亢奋。
“姑娘是找李长根啊那你是跟我去书院找还是你站在这里等我把人找过来?”
“那真是麻烦你了!”翠屏客气道。
“举手之劳
怪不得人家听到李长根的名字这样热情翠屏恍然原来姑娘的族兄是个出息人得了山长青眼读书上头定然极有天赋人家这也算主动交好。
李秋岁就听翠屏又跟人家寒暄了两句把人领过来介绍道:“这是我家姑娘李长根是我家姑娘的族兄天气冷了家里收拾了毛衣裳因家里有事过不来人我们就过来看看。”
“原来是李姑娘在下失敬!你们直接跟我进书院吧!”
李秋岁本就是这个打算“多谢了!”
那人忙摆手。
等李秋岁见到李长根的时候大为吃惊帮他们引路的这位衣服旧是旧了人家收拾的还算干净她这位族兄呢居然还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裳。
他是怎么做到举止从容的?
“岁岁你怎么来了?”李长根三两步走至近前上回家去听说这丫头学认了字昨日才想了法子递进去信。
“根大哥。”李秋岁同辈人都这样称呼。
指了指帮忙领路的那位“说是咱们同乡是他带我们进来的。”
李长根拱手谢过那人“多谢兄台!既然是同乡竟是不曾有过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