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岁要用马车了,才知道没有马车的难处。
庄子里,牛羊,骡子这些都有,就是没有马,还说要去置办一辆马车,一直不得空,就把这事搁置了。
城东那边的宅子,就在前一段时间,又买了一对老夫妻回来,年岁大了,花不了几个银子,当然,也干不了重活,看看门最好。
赵大和**两家人,李秋岁问过他们想法,这回都要跟着回李家村。
等马车走出去老远了,李秋岁掀开车窗往回看,还能看到郑家几人送行的身影。
李秋岁坐正身体。
翠竹和翠屏都在马车里。
翠竹见状安慰说:“姑娘,咱们府城有宅子,得空过来住两天,又能见着郑家小姐了。”
……
……
一行人,不过晌午过后就到了李家村。
等马车停到家门口了,坐车缘的李长山率先跳下车。
李秋岁紧随其后,“大哥,爹娘在家吗?”
一路上看到许多农人在地头忙活,上一季的粮食还没进仓,都在忙着种下一季的庄稼了。
“今日地头下种,爹娘多数还在地头忙活。”李长山说着话,一面去推门。
家里翻盖房子了,大门也换了崭新的,以前用几块木板拼接大门,透过门缝能看到院子里边儿,自从换了门就不行了。
夏禾听到动静跑出来看,“方才爹让娘回来看了一次,说岁岁也该到家了!”
“姐!”李秋岁跳过去一把抱住夏禾的胳膊。
这回好了,妹妹这次回家不用再回郑家了!
“多大的人了,家来就撒娇!”夏禾嘴里抱怨,却顺势拉了李秋岁的手,把人往院的里带,“这都过晌了,该是饿了,赶紧都进屋!”
姊妹俩手牵着手往屋里走,李长山则留在外头安排人卸车。
赵大领着**,和**家的几个小子先卸郑家的马车,马车都是郑家的,今日还想折返,得抓紧时间给马饮水,车夫顺便能吃点东西。
翠竹和翠屏指挥红缨几个搬李秋岁屋里的东西,赵大家的和**家的能搭把手,不然真够她们几个小丫头忙活的。
李三祝家门口的这一番动静,引来了路过的村民围观。
这个时节的地
里头,家家户户都有活儿,他们也不驻足,指指点点就往地头走。
等看到李三祝,就有人问说:“三祝,你家小闺女这回家来,真的不回郑家了?我看光东西就拉了几大马车,还有那么些骡子车。这郑家真够大方了!”
说话这人,姓马,才搬到李三祝家的隔壁。
以前的荒草野地,自从李三祝家在那里落根儿,陆陆续续搬来了许多人家。
这人说出这话,也不是非要李三祝说话,只是看到那么些东西眼热。
与他有同样心思的人就接话说:“可不是嘛,在人家待了两年,全须全尾的回来不说,还给带了那么些东西。我说还是广平有本事,有公心,不然,这么好的事怎么轮不到你我头上?”
李三祝知道小闺女到家了,他俩路过自家门口看到了,不理会两人,对直起腰的柳氏说:“手里活先放放,回家看看岁岁!”
你不一起回吗?
“我把这点种子下完就走,听声你闺女带回来的人不少,你赶紧先给张罗吃的。”
柳氏把装着种子的袋子递给李三祝,“那你快着些,长山一个人怕是支应不来。”
李三祝挥手,他留下来也不真的为了种地。
柳氏心里惦记小闺女,脚步飞快往家走。
李三祝看柳氏走远了,继续埋头干活。
“哎,我说三祝,你们一家以后跟着小闺女可算吃香喝辣了!”
李三祝头也不抬,“马遛子,我跟着我小闺女吃香喝辣,那是我小闺女孝顺,你眼热也让你闺女孝顺去!”
他是老好人不假,人欺负到脸上了,不能不吭声了,方才顾及柳氏在场,不跟这种计较。
闺女回家本是高兴的事儿,不值当被这种人扫了兴致。
有些人,你越是不理他,他会觉得你怕事儿,愈加蹬鼻子上脸。
马遛子是这人的外号,他家里有两个闺女,一个生下来瘸了一条腿,想找好人家嫁了都难。另外一个,才十岁多一点儿,就被他嫁给了隔壁村的老光棍儿,听说就为了五两银子的聘礼。那丫头脾气也倔,嫁人后再也没回过娘家。
还想闺女孝顺呢!
俗话说,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