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叫启智斋的蒙学馆,招收的学生在三到十岁,自然,超过十岁但是不识字的也可以过来读书,先生姓杨,年纪比沈星云大不了多少。
前两年已经过了童试,但为了生计,只得边坐馆边读书。
不过本朝有规定,坐馆的读书人都要去官学报备,以三年为一届,只有满了时间才可以参加下次的考试。
这位杨先生已经坐馆两年了,不出意外明年他大概就不教了。
辛氏抱着沈知周很快就将塾馆里的情况打听清楚了。
扫洒的婆子见她面生,顺嘴问了一句,“你是想让你们家小孙子来这里读书吗?”
辛氏笑道:“有这个打算,我听着这位杨先生讲的课很有意思,与孩子们的互动也很多,孩子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也特别大,还有不少抢着回答,想来这位杨先生脾气极好,也特别有学问,孩子们也极喜欢他。”
婆子笑道:“可不是嘛,我们杨先生十七岁就过了童试,本来要一鼓作气考院试的,哪知天公不作美,他家老太太没了。”
老太太当时生病,花了不少银子不说,他家大嫂不等老太太下葬就急着分家,二嫂也是立马同意。
杨先生做为最小的儿子,当时还未娶亲呢,待老太太丧事办完,两位嫂子就请了里长和族里的一众长辈作证将家给分了。
杨先生读了这些年的书,除了分到一座破旧的宅院之外,一分钱子都未拿到。
接下来即要守考,又要赚钱,他索性就找了塾馆来教书。
沈知周不想学习,但听八卦却是一把老手。
瞪着乌溜溜的眼睛,仔细听完。
忍不住哇啦哇啦地骂了杨先生的两位兄嫂。
辛氏也是唏嘘不己,“若是以杨先生的才华,两年前要是家里不出事,他肯定能榜上有名,指不定现在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婆子也是感慨不已,“谁说不是呢,造化弄人啊!”
“不过明年再考也不算晚。”
与扫洒的婆子聊了一会,学生就下课了。
沈知周惊讶地发现,这一屋子跑出来的学生,年纪最大的不过五六岁,年纪小的也就三岁左右,个头不比周瑞大多少。
一个个笑嘻嘻地在院子里玩,玩的时候还不忘背课文。
瞧着辛氏抱着沈知周,有几个胆子大的,好奇心重的便上来打招呼。
“奶奶,这是弟弟还是妹妹?”
“这个妹妹长得真好看,白白嫩嫩的,眼睛还很大。”
“哇,他的帽子好好看,是只小老虎,我弟弟也有一个,不过没有这个白色的毛毛……”
“他的帽子眼睛还会动……”
“唉,他怎么还流口水呀,我早就不流了。”
辛氏脾气倒好,孩子们问什么,她就答什么,还替沈知周正名,这是个弟弟,名叫沈知周,待再过两年也要来这里读书。
知道是未来的小师弟,孩子们便更热情了,还有人上来摸摸沈知周的手,笑嘻嘻道:“小师弟的手真软,真好玩,还暖暖的。”
“脸也好玩,嫩嫩的!比我家的兔子还要软。”
“嗯,我家猫的肚子也这样,真好玩!”
戳~
小孩儿的胆子一向都很大,一群人将辛氏和沈知周围在中间。
有人开口,其余的便七嘴八舌地嚷嚷了起来。
有人上手,余下的胆子还有更大的,你摸手,我就摸脸,你摸老虎的尾巴,我就拽他的帽子,不过片刻,辛氏一时不察,沈知周脑袋上的帽子就不见了。
沈知周只觉得脑壳一凉,风吹过他头上那几根细软的呆毛,看起来又可怜又滑稽。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可惜手太短还抱不住大脑袋。
一个小胖墩乐哈哈地将帽子戴到了自己头上。
扭头问旁边的小伙伴,“好看吗?”
小伙伴奶声奶气道:“好看,不过你头太大了,拿来让我戴一下。”
两个小伙伴因为一顶帽子扯了起来,余下的正在把沈知周当玩偶摆弄的,突然瞧见一个闪闪放光的小脑袋时,先是一愣,随后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