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终于有他们自己的房间。
之前一直想搬家后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睡的宁时夏,也没再闹着要跟他们一起睡了。
洗完澡,根本不用人催,就爬上了自己的小床,开心地表示以后都要自己睡。
他们夫妻俩也终于有了些私人空间。
宁绍明洗完澡回到房间,赵如月就把整理好的账本给他看。
宁绍明看到账本上的利润也很高兴:“果然做生意比给人打工赚到的钱更多。”
坏处是要自负盈亏,但是也更自由,还能陪伴家人。
这让宁绍明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看完账本,赵如月把账本收起来放到床头柜的抽屉里。
接着跟他说起夏天新菜品的事:“听说夏天汤粉不太好卖,等天更热一点,我们要不要把汤粉停掉?”
天气太热,炒粉生意平日里可能也会有点影响。
好在目前镇上只有他们家卖,算是他们家店的特色之一。
集日和学生放假、返校的时候肯定是好卖的,所以影响不大。
热狗面包也是,这两个短期内不会有变动。
可他们两个精力有限,厨房更是几乎劝靠宁绍明一个人顶着。
增加夏天应季的新品,他们忙不过来,肯定要酌情减少旧品。
热狗面包和炒米粉不能动,就只能动煮米粉了。
宁绍明认真思考之后说:“停掉不太好,跟镇上的店一样,把煮粉的量减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换成凉拌粉或者别的。”
赵如月问:“你还会做别的吧?我们做些跟镇上其他店不一样的东西比较好。
镇上的凉拌粉好吃是好吃,但做法几乎都一个样,味道也是大差不差。”
大概做法其实很多人都会,就是花生油混猪油熬熟,加入鲜米粉中。
再加上酱油、白糖、花生米。唯一的区别就是最后加入的酸卤子。
酸卤子是每家店各自做的,味道会有细微的差别,做得不好的话,会很难吃。
但是镇上能站稳脚跟的店,做的酸卤子味道都不差。
以上是最基础版本的本地凉拌米粉,没有肉,也没有配菜。
优点是价格便宜,只要四毛钱一份。
升级版的五毛钱,可以加一勺肉末炒豆角的浇头。
还想再加肉或者菜,就要再另外花钱加了。
不过那是以前的价格,今年煮米粉涨价了。
凉拌粉估计也要涨一点。
“本地的凉拌米粉也做吧,不好卖再减少或者撤掉都行,我以前跟北方的同事学过凉面和凉皮的做法,可以各做一点让客人选,哪个卖得好,就向哪个倾斜,只是……”
“只是什么?”
“那样需要频繁调整菜单,我们的菜单就得总是换,每一样东西对应的编号也要换,我就得在这上面花更多时间去记住,是不是有点麻烦?客人也有可能懵圈。”
宁绍明的话,让赵如月想起自己上辈子见过的凉皮摊子。
那些凉皮摊子里,牌子上写的是某某凉皮,但是摊子上卖的不只是凉皮。
也有凉面、米粉可以选,还能双拼、三拼。
有些分得细致的摊子上,凉面甚至还粉细面和粗面,还有什么碱水面?
反正她分不太出来,只觉得都很好吃。
赵如月一想起来就把这个想法跟宁绍明说了:“这样卖的话,我们的菜单就不用总是改变了,只需要记住客人要单一的一种还是双拼、三拼。”
“这个主意好,除了面可以选,我们还可以多准备几种米粉让客人选。
别说双拼、三拼,客人想每种要一点都行。
你明天去进货多进一些面粉和干米粉、干米线,凑够一辆小皮卡的量。
我联系好之前给我们拉钢筋来的司机兄弟了,他说要是能装满一车,到县城直接联系他去接。
他可以开车带着你各个店去拿货,省得你去了县城还要坐公交车到处跑。”
赵如月也觉得这样很省心,高兴地说道:“那我明天可得多买点,把车子塞满,幸好昨天客人不多,要不然家里剩下的存货,可不够明天用了。”
宁绍明说:“其实干米线已经不够了,没想到镇上的人最喜欢的竟然是炒米线。”
这还挺出乎宁绍明意料,他一直觉得镇上的人更喜欢新鲜现做的鲜米粉。
“也许是我们这里的鲜米粉比较厚不如细细的米线入味?”
他们买的干米线是粤省专门用来炒的米线很细。
炒着容易入味,既好炒熟又有点韧劲,不容易断,吃着也不会软趴趴的,口感非常好。
以前本地人不知道这种米线是专门用来炒着吃比较合适。
买回来几乎都是煮着吃,以为跟干米粉一样,结果掌握不好火候,就容易煮过头。
煮好要么一夹就断,要么就煮得米线全溶到汤里了,夹都夹不起来。
后来买的人就渐渐少了,他们去进货的时候,价格非常低。
他们觉得这么便宜,自己真是赚到了。
老板估计也觉得他们买那么多自己的积压货,是遇上不懂的冤大头了。
招待他们的时候脸差点没笑烂。
宁绍明有些遗憾地说:“我听酒店里桂省来的同事说,他们那里有比较薄比较细的鲜米粉,每次听他们形容都把周围一圈人馋得不行,可惜地域性太强,出不了省,要不我们还能买点来试试。”
说到桂省,赵如月第一时间想到螺蛳粉和老友粉。
可这两样离开本地,不是本地人做也不一定对味。
而且现在这两种粉也不如以后有名,他们这里的本地人不一定愿意尝试,想想还是算了。
两个人商量好夏季要新增的菜品。
又商量着增加了明天要采购的食材数量才各自睡去。
赵如月第二天早晨跟前两天一样,起得很早。
她帮着宁绍明把开门前要准备的东西准好。
又忙完早上客人吃早饭的高峰期。
等到店里没什么人,才背着包带上钱,去客运站坐公交车去县城。
到了县城,她直接在县城的汽车客运总站下车。
在这里不管是买电话卡,还是找公用电话都比别的地方方便很多。
价格也跟别的地方没差别。
赵如月先去买了电话卡,然后直接在卖电话卡的小卖部打电话。
她联系好司机,就坐在小卖部里等司机开车过来。
刚好现在小卖部也不忙,只有一个老板娘百无聊赖地看店,有人来能跟她聊天她很高兴,聊天的兴致很浓。
两人就这么聊起来了。
小卖部的老板娘听说赵如月是榕溪镇的人。
一脸惊喜地说:“榕旺屯是你们榕溪镇的一个村屯吧?”
一个县城的人知道这个不奇怪,赵如月点头说:“对,榕旺屯离镇上很近,从榕旺屯走到我们镇上的集市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
“没想到那么近!我老家的村子离我们镇上走路都要一个小时,以前还小的时候,跟大人去赶集,走得腿都发颤,幸好现在我嫁到县城,家里条件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