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住手!那是朕的孩子》

8. 敲打

女眷们进来时,三位老爷已经避开,各房男子请安后,也避到一旁,剩下三房女眷各自落座。

因三姑娘孙丽清没来,老太太问坐在右侧上首的严氏:“丽娘还没好?”

严氏站起来道:“劳太太关心,已经好了很多,只是郎中说她身体虚弱,恐怕要将养一段时日,也怕过了病气给老太太和姊妹们,便让她呆在屋子养好身子,再来给母亲请安。”

“多的不要想,养好身体要紧,来年叫上小姐妹们踏春、赏花,百病百愁都忘了。”她回头嘱咐春梅;“一会你把我库中那支人参送去给三姑娘补身体。”

秦玉君听老太太说完,严氏脸色闪过一丝尴尬,老太太话中带着敲打,前世她不愿意掺和孙府的事,什么都不留心,也不爱掺和,这些话中的机锋她也都没察觉。

如今留心,她敏锐的捕捉道老太太话里潜藏的别样意思,“多的不要想”,看来三姑娘是多想了什么才病倒的。

三姑娘一向身体康健,活泼好动,也爱热闹,往日不轻易抱恙。

上辈子她当三姑娘是真生病,可是现在想起来,昨日发生的事情实在多了些。

昨日,三姑娘因生病没有参加一年一次的冬祭祀仪式,又因大老爷提前回府,往日的冬祭祀要吃完晚饭才结束,昨日在午时便早早散了。

而她,恰好在昨日被贼人奸*污。

巧合太多还是巧合吗,昨日自己被奸污的事情必然不会那么简单。

秦玉君坐在距离老太太最远的位置,此时,她视线暗暗扫过老太太,她一头银白头发,满脸皱褶,那双眼睛却透着锐利的光,已经花甲之年,却仍然把控着整个孙府。

看来自己被奸*污的事和老太太、大房、二房必然有关,再结合昨晚自己公爹的那句“从今以后”,自己那公爹又知道多少,或者说他参与了多少?

此时,坐在上首的老太太又道:“我库房里还有几只南方的珍珠簪子,春梅,你一会送去给惠娘、芳娘还有兰娘分了。”老太太视线在两位在场的姑娘身上扫过,“她们小姑娘戴这些时兴的簪子才好呢,丽娘等她好了我再补给她。”

孙府大姑娘,孙惠清,年方16岁,知书达理,贤惠聪颖,听见祖母赏赐,她率先起身,给老太太行礼。

一身绯红的貂毛镶边外裳,莲步移动之处,天青色洒金裙轻轻摇曳,动作端庄娴雅,端的是大家闺秀的礼仪。

见这位孙家模范的大姐姐起身,其余两个姑娘也跟着起身。三个花骨朵一样妍丽的女孩齐呈品字,齐齐朝老太太行李,口中说着,多谢祖母。

行完礼,大姑娘又道:“按理,长者赐,不能辞,只我看三妹妹生病,心里不好受,我便把我那簪子送给三妹妹,愿她早日康复。”

老太太对这个寄予厚望的孙女表现很满意,点点头:“你身为长姐,关爱妹妹很好。”

老太太喜欢三姑娘,因为三姑娘活泼开朗,也能逗趣,但是对这个孙大姑娘孙惠清才是真的寄予厚望。

来年选秀,惠娘若是能选上,他们承恩候府就不会像现在不尴不尬了。

想到这个,她看了看了二夫人,丽娘很好,但是她不适合入宫,她要的是一个能够为家族带来希望和荣耀的宫妃。

丽娘太过于天真浅薄,不足以在深宫生存,这是为了孙家好,也是为了丽娘好。

三个姑娘重新落座,人精似的孙府大房长孙媳妇,赵月红赵氏打趣说道:“到底是祖母亲自养出来的姑娘,大姑娘这通身气派,和宫里的娘娘也差不多了。”

工部右侍郎次女赵月红,算是众多孙媳妇中娘家权位最高的一个,说话自然有底气,又是老太太亲自相中的孙媳妇,在老太太面前很是得脸。

她这句话,正说到老太太的心趴上,老太太全心栽培惠娘,等的就是她能够像孙府曾经的姑娘孙蔷,自己那早逝的小姑子一样,陪王伴驾,给孙家带来荣耀。

若小姑子非病逝太早,现在的承恩候府也不会没落成这样,当初孙家获封承恩候府,有这小姑子的功劳,如今,想要再恢复昔日荣光,都要看惠娘了。

孙惠清从小便被按照最严格的礼仪教养,德容恭俭、琴棋书画,女红针织,孙府举全府之力教导她,她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将来是要入宫为妃。

想到昨日偷偷见到的那个英武男子,她的脸不由羞红,心中原本的忐忑不安,因为男子的脸,变成喜悦和向往。

昨日,要不是……自己已经是那位的人,对明年的入宫,她从最初的迷茫,变为势在必得。

秦玉君看一向稳重的大姑娘羞红了脸,只可惜,老太太不能如愿了。

承恩候府很快会被降爵,大姑娘也没能如愿入宫。皇上厌弃了孙家,怎么还会让孙家的女儿入宫。孙家注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况且,没入宫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位大姑娘并不像表面的那样端庄持重,温柔周到。

一年后,选秀不成,虽然被降为伯爵,可是大姑娘还是嫁给了宜安候次子。

只是,嫁入宜安候府第三年,她因毒害宜安候世子妃和子嗣,被送入宜安候家庙。

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宜安候本想直接命儿子休妻甚至直接告上朝堂。

那时候,老太太怎么做的呢,她对这个从小教养的孙女已然失望,竟让大姑娘自裁,以保全孙家!

好在大太太对这个女儿不离不弃,亲自求了自己娘家找宜安候说情,又答应用自己的嫁妆赔给宜安候。

不仅如此,大太太还不顾身份,亲自到宜安候府跪求原谅。

好在世子妃和孩子经过救治没事,没有真的闹出人命。

宜安候夫人看在大太太的一片慈母之心的份上,同意两家和离,但孙惠清必须送到宜安候家庙修行,非死不得出。

大太太不得不答应,起码保住了女儿的性命,活着总有出来的一日,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些,已经是她被关在东偏院三四年后的事情,翠儿从外面回来告诉自己的。

秦玉君看着老太太一副爱护孙辈的模样,不知道以后,逼着惠姑娘自尽时,会不会想到今日对孙女的厚望和慈爱。

大概是不会的吧,毕竟在这位老太太的眼中,最看中的是孙府的权势和荣耀,次之的是孙府现任承恩候大老爷,和孙庆明这个将来的承恩候。

老太太不知道将来的事情,如今,她看着这个自己亲自选下的长孙媳妇,很是满意。

惠娘明年入宫的事,还得要亲家的鼎力相助,对这个孙媳,老太太千挑万选,最终定下赵月红。

长孙过于板正,有一个赵月红这样精明的人,两个人互补,正正好。

“就属你嘴甜,行了,你这个做嫂子也不要臊她了,我那里有几张皮子,回头拿给你们妯娌几个分了,做冬天的衣裳去。”

其他人不过是顺带,这些东西是专门给赵月红的,为大姑娘明年入宫,请赵月红娘家帮忙做铺垫。

秦玉君想,承恩候府明年便会被降为伯爵候,从那之后只会更加没落,家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