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女扮男装后,被戏精死对头攻略了》

4. 选择

窦唯一放下手中的茶盏,书案上的文卷翻得有些卷旧,他一改方才慵态,开始一脸严肃看着面前的李净。

“这桩案子已经结了。”窦唯一对她说道。

李净一愣,不由得反问道:“为何?县衙内有人与苏氏勾结之事还未查清楚,为何结案?”

“死一个就已够了!”窦唯一难得一见动了怒,“李怀安,身为通判,那么多事务狱讼等着你处理,为何单揪着这个不放?”

此时的窦唯一像是突然变了个人似的,眼眸嘴角之上不再是平日里和和气气的笑意,他看向李净的眸光像是穿透了她一般,怒不可遏,还露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李净被他这么一训斥,纵使琢磨着自己并无错处,也被吼得一时恍惚,但回过神来她还是坚持说道:“大人您误会了,卑职不是紧抓着这桩案子不放,只是想尽我为官之本分。”

“况且这桩案子疑点重重,处处漏洞,明摆着的冤案,若是出现了第四位无头尸,大人身为百姓之父母官,又该当如何?”

“行,本官且问你。”窦唯一带些质问的意味,“收税一事是你在经手?苏府上纳的税也是你一一清点?”

李净听闻此话,察觉到不对,她迟疑三分硬着头皮回道:“是我。”

窦唯一又道:“那苏氏贪税之责在谁?苏氏年上缴所税皆乃正确数目,如此,多出去的税除了在苏氏的手里,最大嫌疑还可能进了谁的口袋?”

“大人,您怀疑我?”李净眸光一颤。

“若是你执意一意孤行要查下去,就不只是怀疑了。”窦唯一难得叹了一口气,“与那些世家相较而言,我们不过是一介蜉蝣蝼蚁,乌纱帽在身又何如?”

“再者,你是不怕苏氏。倘若苏氏背后的人呢,你如今一个微乎其微的通判,同他们争个鱼死网破,是想要一辈子都留在幽州?”

李净蓦然缄默。

不,她不想,也不能。

世间千千万万个苏氏,轻易而举摘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喽喽而已,她算什么人物?

李净踏出了衙门正堂,她耷拉着肩,有些泄气,脑海里不断浮现窦唯一方才所说。柳砚跟在她身后,亦没发声。

自当任通判来,她所接触的不过是些小案子,不涉及权贵,不沾染世家,一些无人在意的案子,好似结不结都不会激起多大水花。

若她插手,自身便要卷入其中,势力盘根错杂的大族,背后又有怎样的大人物操盘,一个甚微,甚至死了也无人在意的通判如何斗得过。

窦唯一保不了她,她如今也自保不了,断不能止步于此。

“罢了,不管了!”李净忽然喊出声,像是说与谁听,也像是说服她自己。

柳砚跟在她身后一直默不作声,此时倒是淡淡开口道:“李通判倒是跟从前不一样。”

李净顿住脚步,蹙眉转身回头看他。

他同以前在世清书院一样没怎么变过,玉面如山如画。前不久李净已经听闻柳氏全族浮诛,他才经历了血海动荡,堕入尘埃,眉眼间却丝毫不见戾气愤慨,仇恨落差,总是那副鹤立清波,波澜不惊的模样。

若是伪装,做到这般境界,活得也真够是累的,若不是,也当真冷血无情。

李净忍不住反问:“你很了解我?”

话外之意:兄台,我与你很熟吗?

一个不曾说过几次话的萍水之人,就算从前是一个书院的,有什么资格说她变没变。

柳砚倒是从容:“属下无意冒犯。”

李净浅浅收回眸光,这时身后又响起柳砚的声音。

“通判大人,在下还是斗胆说一句,有些时候目光所及处,亦未必是真相。”

李净微顿,却没停下脚步,留下年轻男子渐渐消绝的余音,头也不回的走了。

等供书一下达,处死肖边云乃三日后午时,这三日窦唯一不让她插手县衙内任何事务,她只能整理整理文书,誊抄各种综卷,闲暇之余同那些差役一起打打杂,跑跑腿。

“哎呦,小李通判今儿多亏了您,得亏您是抓鸡一好把手,改明儿我给你介绍巷子口的刘二娘,她家的鸡更是闹腾!”东大门卖烧鸡的大娘粗着嗓子,脸上笑开了花。

是的,不过两日,除了日常的文书整理,她已经帮街上的大娘们抓了三十三只鸡,替桐子林的孩童赶了九次野狗,劝和了五场市井口舌之争。

一朝回头,又做起了杂事,李净甚是苦闷,漫无目的准备走回知州衙,终是天不负有心人,一进门,她便听到路过的差役再讨论一个小案子。

李净心念一动,眼里忽地露出光亮来,朝官廨内快步离去。

此时时候正合适,官廨内差役乌泱一片。

“九月村的村头今日来衙门说,村口有户人家昨日深夜进了贼,谁同我去一趟?”

李净拿了本簿册朝差役问着,还没反应过来,下一瞬,有个庞然大物忽然如烈风疾速飞驰般跌落过来,正正躺在李净脚边。

她立马退后几步,方看见那人模样,此时正呲牙咧嘴倒在地上的竟是黑头,有生之年看见有人能让黑头吃瘪也是罕见,这是哪方的有勇之士做此番义举。

李净视线从黑头身上缓缓上移,抬头一眼便瞧见前方不远的柳砚站在那,脸上没什么神情,他换上县衙差役的窄袖束腰官服,身姿挺拔,整个人显得干练起来。

“你们这是……”李净问道。想不到柳砚还会功夫。

小六匆匆跑到李净身边,笑嘻嘻回道:“他们……在切磋呢!”

看目前这样子,柳砚在这里怕是不会轻易受欺负罢,顶多背地里多些冷嘲热讽。有时瞧着他一脸书生气,竟还忘了他舅父乃定安候,久经沙场点兵,战功赫赫,其侄子会点武功也是寻常。

李净收回目光,对他们道:“既如此,你们几个随我去一趟九月村。”

她点了小六几人,柳砚初来乍到,小六又悄悄叫上他跟着。

“大人,你什么时候开始管这种小事了?”小六凑到李净身侧一脸疑惑问道。

“您平时日理万机,这种小事我们去就成。”他见李净不理,又好言好语接着劝道。

李净一脸颇为欣慰,笑不见眼:“不妨事。”小六这厮一如既往的没眼力见,她说罢不着痕迹横了他一眼。

到了九月村村口,那坐落着一户人家,房梁青瓦已碎了不少,土泥石墙因常年经风经雨已裂了几条纹缝,白烟袅袅,老妇人忙着烧饭,务农的白发老人提着锄头正归家,背篓理满满一篓红薯,沾着新鲜的泥土。

门前有一半大孩童玩弄着木棍,瞧见他们一行人,冲里屋喊着:“姥姥,村头伯伯来了!还带了一群人。”

老妇人应了一声,刚回来的务农老头洗净手看了他们一眼,无视不理直直进了屋,过了好一会儿,里头才出来一个年轻女子,带着围裙,挽起袖子走出来。

村头见了她,笑道:“春来,你昨个儿说家里进了贼,我思来想去总不安心,这种事报官比较妥。”

那位唤春来的女子抬眼,脸色有些淡漠,随口应付:“不必了,我已处理好了,各位官爷回去罢。”

“这……”村头面露难色。

此时坐在门槛口那孩童指向他们,脆生生扭头同村头说:“村头伯伯,我姐姐说了,黑幞头,青玄衣,视民若草足碾之,您找他们是没用的!”

“小屁孩,说什么呢你!”小六顿时炸毛起来,又对李净宽慰道,“通判,从前九月村这快你没经手过,这儿的村民个个刁蛮无理,手下人办事也很是头疼……”

李净点点头,丝毫不恼,温和同那女子问道:“既如此,春来姑娘可是知晓那贼人为何人?”

春来不说话,僵持了好一会儿,里屋传来年迈老者的声音:“春来,让他们进来吧。”

此番,他们一众人才进去,留了几个在屋外查探。

里头甚为简陋,中间摆着一张快要腐朽破败的陈年木桌,短缺的一只桌角用石子抵着,摇摇欲坠。桌上摆着四只瓷碗,中间就放了碗碎米粥,周围两只长凳只能坐四人,除此,隔着远远摆着一张小独凳,落满了灰。

进了屋,他们几个直愣愣杵在那瞧着他们吃饭,李净退到一旁静静等着他们吃完,再准备问话。

那晚碎米粥少得可怜,甚至可以称不上是粥,那孩童吃不够,耷拉着脑袋一脸苦恼揉着肚子。

这样苦寒的人家,竟还有贼人惦记,李净不由得纳闷。

这时,一旁的柳砚默默从怀里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